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大学生法律知识讲座 ppt课件
大学生法律知识讲座 ppt课件
相关法条规定:
▪ 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公私财物, 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 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 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 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 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 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 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大学生法律知识讲座
主讲:赵伟
同学们:大家好!
▪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 紧要处却常常只有几 步。”
▪ “一失足成千古恨” ▪ 案例:“马加爵事件” ▪ “清华大学泼熊事件”
一、大学生常见的违法犯罪行为
▪ 盗窃
▪ 定义:
是指一种以非法占有为 目的,秘密窃取国家、集 体或他人财物的行为.它 是一种最常见的并为人民 群众、师生最为深恶痛绝 的违法犯罪行为。盗窃案 在高校发生的各类案件中 是最多的,大约占60%以 上。
(二)常见形式
▪ 1、校内外的不法青少年通过多种途径与少数大学生进 行交往,如发生矛盾或纠葛,便有目的地入校寻衅滋事、 伺机报复,在游泳、沐浴、购物、看电影、参加舞会、 观看比赛、甚至走路等偶然场合,与大学生矛盾,有时 进而酿成冲突。
▪ 2、有的不法青年,专门与女同学或有目的地到女生宿 舍、教室等处污辱、搔扰、调戏女生,甚至对女同学动 手动脚,致使女大学生受到种种伤害。
▪ 三、以出售产品或提供服务为幌子,从事集资诈 骗等违法犯罪的商业欺诈,用欺骗手段甚至强制 进行交易的敛财行为;
打架斗殴
▪ (一)寻衅滋事罪
▪ 寻衅滋事罪,是指肆意挑衅,随意殴打、骚扰他人或任 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或者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严 重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刑法第293条规定:有下列寻 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 刑、拘役或者管制:
的行为。
传销的鉴别
▪ 一般人们把“专卖店加直销员”的多层次经营方 式称为“直销”。而把无专卖店的多层次经营方 式称之为“非法传销”。具备下列三种情形之一 均为传销:
▪ 一、在没有提供实质性业务或服务情况下,以发 展人员数量为主要经济来源;
▪ 二、以宣传或承诺高额回报为诱饵,采取非法集 会或类似于更人性化的家庭宴会方式,巧立名目 或以产品变相收取不等价、不客观的费用等手段 进行非法集资;
▪ 注释:“数额较大”起点五千元,诈骗数额在二千元上为 立案标准。“数额巨大”起点五万元,“数额特别巨大” 起点五十万元。
(一)校内诈骗作案的主要手段
▪ ①假冒身份,流窜作案 ▪ ②投其所好,引诱上钩 ▪ ③真实身份,虚假合同 ▪ ④借贷为名,骗钱为实 ▪ ⑤以次充好,恶意行骗 ▪ ⑥招聘为名,设置骗局 ▪ ⑦骗取信任,寻机作案
(二)高校盗窃案件的行窃方式
▪ 1.顺手牵羊 ▪ 2.乘虚而入 ▪ 3.窗外钓鱼 ▪ 4.翻窗入室 ▪ 5.撬门扭锁
(三)防盗的基本方法
▪ 防盗的基本方法有人防、物防和技防三种
▪ ①最后离开教室或宿舍的同学,要关好窗户锁好 门,千万不要怕麻烦。
▪ ②不要留宿外来人员。 ▪ ③发现形迹可疑的人应加强警惕、多加注意。 ▪ ④同学们应积极参加教室和宿舍等部位的安全值
班,协助学校保卫部门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 ⑤注意保管好自己的钥匙。
(四)几种特殊易盗物品的防盗 措施
▪ ①现金--存入银行;不要选用自己的出生日期
做密码;不要与自己的身份证、学生证等证件放
在一起;丢失后立即挂失 。
▪ ②各类有价证卡
▪ ③贵重物品--如电脑、手机、数码产品等较长
时间不用的应该带回家中或托给可靠的人代为保 管;暂不使用时,最好锁在抽屉或箱(柜)子里; 门锁钥匙不要随便乱放或丢失;做上一些特殊记 号。
(五)发生盗窃案件的应对办法
▪ ①立即报告学校保卫部门,同时封锁和保 护现场,不准任何人进入。
▪ ②发现嫌疑人,应立即组织同学进行堵截, 力争捉拿。
▪ ③配合调查,积极主动地提供线索,不得 隐瞒情况不报学校,有责任为提供情况的 同学保密。 ④如果发现存折被窃,应当 尽快到银行挂失。
诈骗
▪ 定义:
(一)高校盗窃案件的特点
▪ 1、时间上的选择性-- 作案必然选择作案 地点无人的空隙实施盗窃 ;
▪ 2、目标上的准确性-- 高校中内盗案件比 较多 ;
▪ 3、技术上的智能性-- 高校中盗窃案件一 般以高学历、高智商的人为多,有的本身 就是大学生 ;
▪ 4、作案上的连续性-- "首战告捷"以后极 易屡屡作案而形成一定的连续性。
▪
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
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方法骗取款
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由于
它一般不使用暴力,而是在一派
平静甚至“愉快”的气氛下进行
的,受害者往往会上当。
相关法条规定:
▪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 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 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 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 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 定的,依照规定。”
▪ (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 (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
重的; ▪ (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
乱的。 ▪ 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
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二)高校诈骗案件的预防措施
▪ ①提高防范意识,学会自我保护。 ▪ ②交友要谨慎,避免以感情代替理智。 ▪ ③同学之间要相互沟通、相互帮助。 ▪ ④服从校园管理,自觉遵守校纪校规。
(三)传销
▪ 传销是指组织者或者经营者发展人员,通过对被 发展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发展的人员数量或者 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或者要求被发 展人员以交纳一定费用为条件取得加入资格等方 式牟取非法利益,扰乱经济秩序,影响社会稳定
▪ 3、青少年犯罪团伙邀约到Fra bibliotek园内斗殴滋事,从而使围 观或路过的大学生无端遭殃。
▪ 4、外来人员或某些法纪观念淡薄的教职工子女与学生 争抢活动场地、喧宾夺主,从而引发矛盾和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