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pic的汽车空调控制器的设计

基于pic的汽车空调控制器的设计

5 源自本设计原理:温度设置 模式选择
内外温度 检测,光 强等检测
PIC模糊 控制
显示 模块
鼓风机 压缩机
热水阀
运行模式
6工作计划
(1) 2010年9月---2010年12月:查阅有关汽车空调、 PIC单片机以及传感器等方面的资料,进行知识储 备和对理论基础的扎实掌握,学习单片机的相关知 识对课题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基于PIC的汽车空调智 能控制器的设计
1 课题的来源
当今,单片机技术在汽车工业和微电子工业中应用已经相 当广泛,汽车空调也相当普及。人们对车内的环境要求也 越来越高,舒适的环境和便捷的驾驶技术也越来越是人们 的追求。
手动控制一方面会出现车内温度与乘员舒适要求相差很大, 不能满足舒适性和节能性的要求;另一方面容易分散驾驶 员的注意力,降低行车的安全性。汽车空调的进一步发展 成为我国汽车空调发展的瓶颈问题。为了扭转这个局面, 自动空调智能控制器的研究事在必行。采用模糊控制的智 能方法研究的智能调控器能够有效地自动控制汽车内的环 境使得乘客乘车舒服,操作简单,自动智能。
国外一些大汽车公司的汽车空调系统代表了全自动空调的 最高水平。目前,美国,欧洲,日本等汽车工业发达国家 的汽车公司已经相继开发出各自的自动空调系统。
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预期目标
1) 通过对汽车空调工作原理和空调总成的结构分析,研究 以PIC单片机为核心的单片机控制系统,并将对控制器硬 件电路部分进行设计。
(2) 2011年1月---2011年3月:学习课题所需要的硬件 知识和软件知识。对硬件进行设计。
(3) 2011年4月---2011年7月:完成软件程序的编译。 (4) 2011年7月---2011年9月:对程序进行调试仿真。 (5) 2011年10月---2011年12月: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
谢谢!
8 总结
目前,我国汽车年销售量超过1500万辆,2010年 将达到1700万辆,汽车空调市场有着广阔前景。 现在进口汽车空调控制器的价格较高,而实际的 生产成本较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汽车 工业的发展,全自动控制的空调汽车由于具有较 好的舒适性和节能性以及方便驾驶员操作等优点 将会越来越受到人们喜爱,自主开发研制先进的 汽车空调控制系统,不仅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而且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汽车工业的发展都具有 促进作用。
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为乘客提供舒适的乘车环境,减少事故发 生率。
提高汽车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打破一些高档次汽车公司的垄断。 提高我国汽车行业的研发能力,为项目的
开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
3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内汽车空调产业起步晚,存在散、乱、差的格局。汽车 空调厂家的设计力量不足,技术落后。就国内几家主要汽 车空调厂而言,仍处于仿制国外空调系统的阶段,软件的 利用率不高,设计人员基本上没有蒸发器、暖风机和鼓风 机的全新开发设计能力。虽然我国现有主要汽车空调生产 厂家有多家,其中绝大部分是引进国外技术生产线和生产 设备,还有些是中外合资企业,国内汽车空调技术的研究 和开发特别在自动控制方面与国外的差距很大,由于没有 掌握核心技术,导致产品缺乏竞争力,难以满足整车企业 的系统化、模块化采购。
2) 建立实现模糊控制算法的控制系统。实现对汽车空调系 统的自动化模糊控制。
3) 通过温度等一系列传感器采集信号后传送给单片机进行 处理和控制。
4) 编程过程中,将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方法,对各个子模块 分别进行编程、调试,再按控制要求将它们连接起来,进 行调试、分析。
本设计主要根据乘客的要求实现车内空调的自动控制,以 满足乘客对乘车舒适度的要求,使人类乘车更加方便、快 捷和安全。
总结,完成对毕业论文的撰写。
7 课题研究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具体实施方案
汽车的使用环境非常严酷 ,汽车外部的环 境温度最高为50℃,最低为-40℃,本课题 中温度的控制在系统处于过渡过程时采用 了模糊控制技术,控制目标是使车内温度 达到设定的温度。其次,要满足智能控制 的要求,长期以来乘客手动调节车内空调 温度,使用PIC单片机智能控制系统解决手 动调节,实现汽车空调的自动智能控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