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用科学发展观引领基层党建工作的思考

用科学发展观引领基层党建工作的思考

用科学发展观引领基层党建工作的思考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也是指导新时期基层党建工作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当前,全市正处在“实施四大战略,推进五个突破,打好老区建设发展翻身仗”和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阶段,各级党组织应全面学习和领会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自觉以科学发展观理论指导基层党建工作实践,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基层党建的全过程。

坚持发展为先,围绕中心抓党建
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基层党建工作,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理念,坚持把服务发展作为基层党建的工作方向,体现到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

工作内容上突出发展。

创新发展理念,自觉把基层党建工作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大局,融入党委和本单位的中心工作,使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在目标上相统一,在部署上相统一,在效果上相统一,真正做到中心工作强调什么,党建工作就突出什么;中心工作需要什么,党建工作
就保障什么;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党建工作就跟进到哪里。

工作对象上侧重发展。

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积极组织党员学习科学发展观,切实增强围绕中心、服务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创新党员发展模式,坚持把党员培养发展的视线投向经济建设主战场,投向解“四难”工作一线,投向民生工作部门和服务窗口,投向重点行业和专业技术岗位,重点把助推发展能力强、解决“四难”业绩好、服务民生质量高、人民群众认可的同志发展入党,不断壮大基层党建工作推动发展的力量。

工作力量上兼顾发展。

创新党务干部管理模式,注重培养兼职党务干部,采取“岗位练兵”、“党员示范岗”、多岗锻炼、专题培训等方式,着力引导党务干部拓宽视野,修炼“内功”,提升素质,服务发展,做既精通党务工作的“专家”,又了解经济工作、熟悉业务工作的“行家”,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推动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两结合、两促进、两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凝聚民心促党建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党建工作本质上是做人的工作。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基层党建工作,一定要增强服务意识和民生意识,始终坚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切实把以人为本贯穿于基层党建的全过程,体现到基层党建工作的各环节。

发展上集中民智。

充分尊重和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党员和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在制定党建工作计划、召开民主生活会、开展行风评议、举行主题实践活动时,要高度关注他们的呼声和心愿,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尽量使各项活动贴近工作实际,贴近党员干部的思想实际,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实际,真正把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调动起来。

决策上赋予民权。

充分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大力发扬党内民主,不断完善党员权利保障机制,充分落实和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一是完善党内选举制度,全面推行基层党组织公推公选和公推直选,落实和保障党员的选举权;二是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度,进一步扩大党务公开,落实和保障党员的知情权;三是完善党员意见表达制度,实行党内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和集体表决,落实和保障党员的参与权;四是完善党员监督、询问和质询制度,进一步扩大党内监督,落实和保障党员的监督权。

情感上温暖民心。

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爱、帮扶机制,诚心诚意关心爱护广大党员:一是建立政治上的激励机制,适时对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对特别优秀的优先向上级组织推荐提拔使用。

二是建立工作上的保障机制,切实关心党员的思想、工作和成长进步,努力为党员创造干事创业的环境和条件。

三是建立生活上的帮扶机制,如推行党员生病必访、受灾必访、家中发生大事必访,
探索实行困难党员生活补贴,开展老党员和困难党员结对帮扶,让党员充分享受到组织的温暖,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坚持和谐为要,统筹协调兴党建
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基层党建工作,必须把基层党建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妥善处理系统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保证基层党建工作和谐发展。

在整体推进中体现和谐。

着眼基层党建全面发展,在制定基层党建工作规划时,要总体把握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做到通盘考虑,整体推进;在制定基层党建工作制度时,要将目标、责任、考核和监督有机结合,做到四位一体,环环相扣;在部署基层党建工作时,要充分体现系统性,把握连续性,力求科学性,做到前后呼应,有始有终。

通过基层党建的全面发展,促进机关的总体和谐。

在有机协调中创造和谐。

着眼基层党建协调发展,妥善处理基层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关系,做到围绕中心点防止自转,明确立足点防止乱转,找准结合点防止空转,认清共同点防止独转;妥善处理组织部门、直属工委、基层党组织之间的关系,同级党组织与业务部门的关系,上下级党组织之间的关系,做到上下左右目标同向、思想同心、工作同步;
妥善处理基层党建工作自身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关系,确保党建工作各个环节互为补充,相互促进,协调运转。

在继承创新中维护和谐。

着眼基层党建的可持续发展,妥善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注重当前与长远的辩证统一,注重速度、质量与效益的统一,注重理论、工作、制度和方法的辩证统一。

对经过实践检验的好的做法和经验,坚持继承完善,发展出新;对于当前的基础性工作,坚持常抓不懈,切实推进,在发展中求突破;对于客观存在的弱、难点工作,坚持从容应对,改革创新,以理论创新推动工作创新、制度创新和方法创新,使基层党的建设与时俱进、充满生机。

坚持整体联动,整合资源强党建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基层党建工作是一项长期的政治要求和历史任务,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整体联动。

强化组织领导拉动。

各级党组织应高度重视基层党建工作,坚持组织部门牵头抓,基层党委(党组)书记带头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组织部门应强化对基层党建工作的统一领导,搞好分类指导,加强组织协调。

各基层党委(党组)应切实把基层党建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认真研究,注重实效,确保基层党组织作用充分发挥。

党组(党委)主要领导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应带头谋划研究基层党建工作,带头讲党课,带头参加党组织的
活动。

完善工作机制驱动。

重点在强化基层党建目标考核、创新考核工作机制上下功夫:一是创新考核内容,重点考核基层党组织助推经济发展、服务解“四难”、扶贫扶智、支持业务工作等情况。

二是创新考核办法,综合运用“单位自查—平时抽查—重点督查—年终考评”的方式、采取“听、查、评、议”的办法深入基层党组织进行考核。

三是创新成果运用,坚持把基层党建考核结果作为创“四好班子”、评选“五个好”乡镇党委和村支部的依据,纳入年度综合考核,使基层党建目标考核更加科学和管用。

凝聚各方力量推动。

组织部门在发挥基层党建工作领导作用的同时,应加强与纪检、宣传、直属工委、团委等部门的联系,建立健全基层党建联席会议制度。

各级党组织应该正确运用政治、组织、服务优势和引导、宣传、带动作用,积极主动团结和动员民主人士、党外人士、统一战线、共青团、妇联等组织力量认同党的性质、宗旨和纲领,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齐心协力做好基层党建工作,共同为“实施四大战略,推进五大突破”和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贡献力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