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课程重修教学管理办法
根据《艺术与信息工程学院本科生学分制学籍管理规定(试行)》,为做好我校本科生重修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重修资格的认定
第一条在本科生专业培养计划规定的必修课程和专业方向限选课中,课程考核成绩(含补考)不及格,期末考试旷考、作弊或被取消考试资格等,实行重修。
其他课程不及格没有重修。
第二条各系、教务办按下列方式统计重修学生名单,并发布重修通知:
1.各学生所在系必须根据新学期校历于开学补考结束一周之内将新学期重修名单报教务办。
上报的内容包括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和重修学生班级、姓名。
2.教务办对各系重修名单进行汇总审核,并根据学期教学工作安排发布重修通知,学生按通知要求办理重修手续。
第三条学生重修必须按教务办通知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办理重修手续,逾期不办理手续者,均不得参加重修学习和考核。
第二章重修教学组织
第四条课程重修方式有单独开设重修班(组班重修)和随后续班听课(跟班重修)两种重修方式。
第五条重修人数达20人(含20人)以上时,原则上学校单独开设重修班进行重修教学,上课时间一般安排在双休日和晚上,学时为计划规定学时的1/3~1/2。
第六条重修人数在20人以下时不单独开设重修班,采取随后续班听课进行重修,即通过随本专业下届听课或随其他专业同类课程(与本专业培养计划要求相同或高于本专业培养计划要求)听课,完成作业并参加该班级的期末考试。
第七条因无后续班等原因无法安排重修的,由教务办安排补考。
第八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不及格,当年不安排重修,学生可以申请延长修业年限;符合结业条件的可申请结业,结业后一年内可向学校申请重修一次,成绩及格者,换发毕业证书。
第九条课程重修一般安排在下一学年该课开出的学期。
单独开设重修班的重修课程教学排课由教务办和各系负责,由各系通知有关任课教师和学生。
随后续班听课进行重修的学生必须根据后续班的课程安排听课。
若培养计划调整,学生应在班导师指导下调整重修时间。
随后续班级听课重修的课程如后续班教学大纲进行部分调整,则按调整后的教学大纲进行重修。
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学生可以选择听课班级和重修学期。
第十条参加重修的学生在学校公布重修教学安排后,根据教学安排通知,必须按下列办法进行重修注册,并参加重修教学活动:
1.参加单独开设的重修班进行重修的学生在重修课程的第一次课必须持重修听课单向任课教师报到,在教师的重修考勤名单中确认自己的姓名、学号、班级等信息。
随后续班听课进行重修的学生应当在导师的指导下,在办理重修手续后一周内持随后续班重
修选课申请单,到开课系选择重修随听班级,并在持重修听课单主动向任课教师报到,并在教师的考勤名单中确认自己的姓名、学号、班级等信息。
未按规定向任课教师报到均视为放弃重修。
2.学生应当按重修时课程的教学要求参加该课程的教学活动,其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方式均按该课程的要求进行。
3.重修课程与其他课程教学时间冲突可以视需要按相应规定办理免听或者部分免听。
办理免听的具体办法按《艺术与信息工程学院本科生课程免听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执行。
4.重修考试与正常修读的学生同时进行并使用相同试卷,特殊原因如:教学大纲内容调整达三分之一以上、教学计划调整后停开此课等,需经开课系申请,教务办批准方可独立举行考试。
第十一条重修成绩按实际考核成绩记载,重修学生的成绩由开课系单独上报。
第十二条本办法由教务办负责解释。
本科生课程免听实施细则
第一条办理免听条件
1.随后续班重修(跟班重修)课程如果与新修读课程上课时间发生冲突,可以按规定程序办理重修课程的部分免听或完全免听。
2.随后续班重修(跟班重修)免听课程范围限定为必修课程和专业方向限选课程,其他课程不得免听。
实验课和集中进行的实践教学环节不得申请免听。
第二条办理免听程序
1.申请免听的学生应当在教务办通知办理重修手续1周内或该课程上课前填写免听申请表;
2.经任课教师和课程所在系主管教学主任批准,送课程所在系和教务办备案;
第三条被批准免听的学生,必须主动与任课教师建立联系,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自学方式完成课程理论部分的学习,参加必要的实践教学、测验、期中考试等,并通过参加期末考试取得该课成绩和学分。
第四条免听学生在自主修读过程中如困难较大,经任课教师同意可以随堂听课。
第五条免听课程为考试课程的以期末考试成绩记为该课程成绩。
免听课程为考查课的,成绩由任课教师根据除听课以外的其他环节(包括平时实验、实习、作业、论文、设计以及平时测验情况等)综合评定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