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考题出题模式汇总分析一.单选题:1. 都考察了记忆性的单位:(09)1、下列物理量中,以科学家的名字欧姆作为单位的物理量是( )A 、电压B 、电流C 、电阻D 、电功率(10)1.在图1所示的四位科学家中,以其名字命名电流单位的是(11)1.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 A.千克 B.牛顿 C.帕斯卡 D.焦耳 2.都考察了光现象:(09)2.图1所示的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10)2.图2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11)2.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图1法 拉 第 A 焦 耳B 安 培C 欧 姆D DAB C 景物在镜中成像 手在墙上形成手影 山在水中形成“倒影”钢勺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 图23.都考察了导体绝缘体:(09)3.下列用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A .玻璃棒 B.塑料尺 C.橡皮 D.铁钉 (10)3.下列用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A .橡胶手套B .玻璃杯C .塑料盆D .钢尺 (11)3.下列用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绝缘体的是 A.金属勺 B.瓷碗 C.铅笔芯 D.铁钉 4.都考察了三种杠杆:(09)4.图2所示的用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10)7.图5所示的用具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11)7.图3所示的四种情景中,所使用的杠杆属于费力杠杆的是5.都考察了物态变化(09)5.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固的是图5AB C D筷 子钳 子 天 平镊 子冬天,树枝上形成“雾凇”春天,草叶上形成“冰挂”夏天,草叶上形成“露珠”冬天,窗玻璃上形成“冰花”图4ABCDA.寒冷的冬天,湖水结成冰B.炎热的夏天,冰棍周围冒“白气”C.初冬的清晨,地面上出现霜D.秋天的夜晚,草叶上出现露珠(10)5.图4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11)5.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熔化的是 A.铁块化成铁水 B.盘子里的水晾干了 C.湖水表面结冰 D.水沸腾时水面出现“白气” 6.都考察了影响蒸发的因素:(09)6.下列措施中,为了减慢蒸发的是A.将地面上的积水向周围扫开B.将湿手放在干手器下吹干C.将湿衣服晾在通风的地方D.将新鲜蔬菜装入保鲜袋(10)8.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A .用地膜覆盖农田B .给盛有饮料的瓶子加盖C .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D .把新鲜的樱桃装入保鲜盒(11)6.下列四个实例中,能够使蒸发减慢的是 A.将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B.将湿手伸到干手器下方吹 C.将新鲜的黄瓜装入塑料袋 D.将新收获的玉米摊开晾晒 7.增大减小压强的方式考察了两次:(09)7.图3所示的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压强的是(10)无(11)9.图4所示的四个实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8.都考察了能量转化,均是电能形式能量转化,其中电流热效应两次 (09)8.下列用电器中,可以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A.电烙铁B.电灯C.电熨斗D.电动机 (10)6.下列用电器中,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A .电风扇B .电动机C .电视机D .电饭锅(11)8.下列家用电器中,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 A.笔记本电脑 B.电冰箱 C.电风扇 D.电暖器9.考察了两次估计性试题(09)9.下列选项是对质量和长度的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0gB.一位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mC.一块橡皮的质量约为10kgD.一直未用过的2B 铅笔的长度约为15mm(10)9.下列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 .普通课桌的高度约为10cmB .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mC .一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D .一袋普通方便面的质量约为0.5g(11)无10.考察了两次改变摩擦的方法: (09)无(10)4.图3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11)4.图2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BCD图3A 自行车的车把上刻有条纹汽车轮胎上刻有花纹 自行车脚蹬上刻有纹线轴承中装有滚珠11.考察了两次电路变化问题: (09)无(10)10.图6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 闭合时,灯L 正常发光。
如果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右滑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灯L 变亮 B .电压表的示数变小,灯L 变暗C .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灯L 变暗D .电压表的示数变小,灯L 变亮(11)11.如图6所示的电路,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
闭合开关S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右滑动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电压表V 1示数变小,电压表V 2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B.电压表V 1示数变大,电压表V 2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C.电压表V 1示数变小,电压表V 2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D.电压表V 1示数变大,电压表V 2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12.考察了两次电路结构: (09)无(10)11.小宁设计了一种照明电路图,其设计要求是:用两个开关控制一盏灯,两个开关同时闭合灯才能发光,只闭合其中任意一个开关灯都不能发光。
图7所示的四幅电路图中,既符合上述设计要求,又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11)10.某种电脑键盘清洁器有两个开关,开关S 1只控制照明用的小灯泡L ,开关S 2只控制吸尘用的电动机M 。
在图5所示的四个电路图中,符合上述要求的是LV R 2R 1 P S图7AL S 1 S 2 B L S 1 S 零线C L S 2 S 零线 火线D L S 2 S 113.浮力压强综合题考察了三次:(09)12.甲溢水杯盛满密度为ρ1的液体,乙溢水杯盛满密度为ρ2的液体。
将密度为ρ的小球A 轻轻放入甲溢水杯,小球A 浸没在液体中,甲溢水杯溢出液体的质量是32g 。
将小球B 轻轻放入乙溢水杯,小球B 漂浮,且有1/6的体积露出液面,乙溢水杯溢出液体的质量是40g 。
已知小球A 与小球B 完全相同,ρ大于ρ1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小球A 的质量为32g B.小球B 的质量为8g C.ρ1与ρ2之比为2:3 D.ρ1与ρ2之比为24:25(10)12.如图8所示,将甲、乙两个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甲、乙两容器的底面积分别为S 甲和S 乙。
甲容器中盛有密度为ρ1的液体,乙容器中盛有密度为ρ2的液体。
现将体积相等的A 、B 两个物体分别放入甲、乙两容器后,物体A 悬浮,物体B 漂浮且有一半体积露出液面,此时两容器中液面相平。
液体对甲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 1、压力为F 1,液体对乙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 2、压力为F 2。
已知物体A 与物体B 的密度之比为2:3,S 乙等于4S 甲。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p 1=p 2,F 1>F 2B .p 1<p 2,12F 1=F 2C .3p 1=p 2,6F 1=F 2D .p 1>p 2,F 1= 4F 2(11)12.甲、乙两个圆柱形容器盛有相同深度的液体,放置于水平桌面上,如图7所示。
甲、乙两容器的底面积分别为S 1和S 2,且1223S S =。
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为1ρ,液体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为1p 。
乙容器中液体的密度为2ρ,液体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为2p ,且212p p =。
将A 球浸在甲容器的液体中,B 球浸在乙容器的液体中,两容器中均无液体溢出。
液体静止后,甲、乙两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力相等,A 、B 两球所受浮力分别为1F 和2F 。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1212,F F ρρ><B.1212,F F ρρ=<C.1212,F F ρρ<>D.1212,F F ρρ<<二.多选题:1.内能比热容考察了三次:物质 密度ρ/(kg m -3) (常温常压下)物质熔点/℃ (在标准大气压下)物质 比热容 c/[J (kg ℃)-1] 煤油 0.8⨯103铜 1083 干泥土 0.84⨯103纯水 1.0⨯103 铝 660 水 4.2⨯103 铜 8.9⨯103 铅 328 铜 0.39⨯103 铝2.7⨯103锡232铝0.88⨯103A.用来熔化铜的器皿可以用锡制成B.质量相等的纯水和煤油,纯水的体积较小C.体积相等的铜块和铝块,放出相等热量,铝快温度降低得较多图8 甲乙ABD.质量相等的干泥土和水,吸收相等热量,干泥土温度升高得较多(10)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越高的物体,放出的热量越多B.在“摩擦生热”的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铁块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着斥力D.内陆地区比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大,原因之一是砂石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小(11)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加热的方法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B.温度升高越多的物体,吸收的热量越多C.长时间压在一起的铅板和金板互相渗入,这种现象是扩散现象D.打扫卫生时房间内尘土飞扬,这种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2.电与磁考察了三次:(09)13.下列关于电磁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B.发电机是根据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C.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与电磁铁线圈的匝数有关D.只要导体在磁场中运动,就会产生感应电流(10)15.关于电磁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通电螺线管能够产生磁场B.电动机能够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C.改变电磁铁线圈的匝数,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就会改变D.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11)15.关于电磁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磁场是由磁感线组成的B.磁场对放入其中的小磁针一定有力的作用C.导体中的负电荷在做定向移动时一定产生磁场D.利用撒在磁场周围的铁屑可以判断该磁体周围各点的磁场方向3.相互作用力,平衡力,力与运动关系考察了三次:(09)15.如图5所示,一杯水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杯中的水所受重力为G1,杯子所受重力为G2,杯中的水对杯底的压力为N1,杯子对桌面的压力为N2,桌子对杯子的支持力为N3,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N1与N2大小相等B.G1、G2之和与N2大小相等C.N1与N3是一对平衡力D.N2与N3是一对相互作用力(10)16.下列关于运动和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将锤柄在石墩上撞击几下,松动的锤头就紧套在锤柄上,这是利用了锤柄的惯性B.竖直向上抛出后的排球,在空中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受到的合力方向向上C.踢出去的足球还能在水平地面上继续运动,是因为足球具有惯性D.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该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11)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机械能保持不变B.密度越大、体积越大的物体的质量也越大C.鸡蛋掉地到板上摔破了,地板对鸡蛋的作用力大于鸡蛋对地板的作用力D.悬浮在水中的物体受到水的压力,压力的合力与该物体受到的重力是平衡力三.填空题:1.透镜的应用考察了三次:(09)19.凹透镜对光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