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气象灾害
7. 2012年2月27日央视《新闻1+1》播出《干旱:为什么总在云南?》,云南省 水资源总量居全国第三,却连续三年遭遇大旱。2012年春天,云南省又以一个 干旱开年。 (1)简析该地区近几年来常形成旱灾的原因。
①气候异常,降水偏少,②气温偏高,蒸发旺盛; ③喀斯特地貌发育,植被破坏严重,涵养水源能力降低; ④农业水利设施落后,抗旱能力差。
的热量交换。寒潮携带大量冷空气向热带倾泻,使地面热量 进行大规模交换,这非常有助于自然界的生态保持干衡,保 持物种的繁茂。
气象学家认为,寒潮是风调雨顺的保证。每当寒湖南侵时, 常会带来大规模的雨雪天气,从而可缓解冬季的旱情,使农 作物受益。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专家认为,寒潮带来的低温是目前最有 效的“天然杀虫剂”,可大量杀死潜伏在土中过冬的害虫和 病菌,减轻来年的病虫害。 寒潮能带来风力资源,科学家认为风是一种无污染的宝 贵动力资源。
沙尘暴初春的沙尘暴天气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
许多影响,但科学家眼中的沙尘暴却并非一无是处。据 研究人员介绍,由陆地释放的粉尘粒子及其携带的铁元 素,通过大气环流沉降到海洋中,作为营养物质促进海 洋浮游生物的生长。同时,也吸收并减少了大气中的二 氧化碳,减轻温室气体所引起的全球增暖效应。
台风 昔日被视为第一天灾的台风,如今却有望得到
1、有没有找出关键词 ‘关键词是否正确(1分) 2、是否能根据关键词联 系课本知识或者联系材 料图表。(1~2分) 3、语言是否简洁流畅, 讲解是否简单易懂(1~2 分)
1
2 2
点评:
韩瑜
⑴先点评题目中的关键词;根据关键词联系课本的知识或者题目 材料和图中的信息,再点评对错,最后进行联系拓展。
⑵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积极思考、记好笔记、大胆质疑。
“平反”,人们将趋利避害,有效利用台风这一巨大资 源。其实台风还会带来很多好处,比如能调节气候,降低 气温。如,今年夏季高温期间,上海受到了4次台风的外 围影响,有效阻止了连续高温的势头,大大缓解了用电 紧缺。一次中等台风能提供30亿吨淡水,缓解旱情,对 水资源相对贫乏的中国而言,无疑是巨大补偿。台风还 能增加渔业产量,台风来时,翻江倒海,将江海底部的 营养物质卷上来,鱼饵增多,产量自然上升。
作物欠收,有的甚至绝收;人畜饮水困难; 河流断流、水库干涸等
旱灾应如何防御?
①修建水库; ②发展节水农业,如喷灌、滴灌; ③改进耕作制度,选育耐旱品种; ④通过宣传教育,培养公民节水意识; ⑤促进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水资源的利 用效率。 ⑥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利用率;
读图思考: 1.说出我国台风源地以及影响地区? 2.我国的台风路径方向如何?为什么?
【重点回顾】
2、我国台风源地、发生时间、影响、防治措施。 3、寒潮的发生时间、源地、影响、防治措施。
1、我国四大旱灾区的形成原因及其旱灾发生的主要时间。
4、寒潮资料补充问题。
5、华北沙尘暴多发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6.华北气象灾害多发的原因
训练展示,共同提高
内容及难度 展示 于芸娟 李嘉琪 于文静 点评 赵娜 宋雪婷 点评评价量规
总的说来,我国旱灾以春旱发生地域最广、频率最高,夏旱和秋 旱次之。
3.旱涝关系
(时间上交替、空间上交错出现)
2 5 2 0 1 0
图2.19中国洪水频率分布图(1949— 1989年) 5
思考:为什么华北地区既是重旱灾区又是发生特大洪 水的地区? 反映了旱、涝灾有何关系?
4.危害及防御
读表2.5旱灾有哪些危害?
(2)简述该地旱灾带来的危害。
①农业大面积减产; ②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水紧张; ③林地大面积受灾,森林火灾频发; ④河流断流、湖泊干涸、部分野生动植物死亡, 生物多样性减少。
8. 西藏平均海拔4 000米以上,是青藏高原的主体部分,常年受高空西风急 流(盛行于西风带对流层上层或平流层中的一股强气流 )的影响,也是我国 沙尘暴的主要发生区域。如图为西藏沙尘暴年均日数等值线分布图。读 图,回答问题:(10分) 指出西藏沙尘暴年均日数的空间分布规律,并分析其自然原因。
(分布、时间、成因、危害、 措施等)
台风
寒潮
旱灾
—渐发性
1.旱灾多发地区及成因
我国旱灾多发区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为什 么? (华北、华南、西南和江淮地区)
梅雨过后,受副高控制,形成伏旱 江淮地区 降水变率 大,春季 雨带未到, 气温回升 快,蒸发 量大,春 旱严重 华北 地区
旱灾多 发中心
华南地区
一是大风——形成沙尘暴的动力条件; 二是地面的沙尘物质—形成的物质条件 三是不稳定空气状态和局部地区的热力条件 ⑴每年3、4月,华北地区受西伯利亚冷空气进 退的影响,大风天气比较多 ⑵此时农田开耕地表比较裸露 ⑶此时地表已经解冻,春季加速升温,使地表干 旱加速
气象灾害多发区——华北地区
台风、寒潮、沙尘暴的“功”与“过” 扩展 寒潮地理学家的研究分析表明,寒潮有助于热风 和高温天 气影响, 形成四季 均可出现 的旱灾
雨带移到北方,受高 温影响,形成夏秋旱
2.不同区域的旱灾类型和特点 (1)东北地区盛夏干旱,“三天一小干,五天一大 旱”。 由于降水相对稳定,旱灾频次相对较少。 (2)华北地区春旱严重,有“春雨贵如油”的说法, 旱灾频次居首位。 (3)长江地区伏旱,有农谚“春旱不算旱,夏旱减一 半”。 7月份雨带北移,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易发 生旱灾,但是,台风雨经常可以缓解灾情。 (4)华南地区夏秋旱。 (5)西南地区四季均可发生旱灾。
4、台风的危害
强风、暴雨、风暴潮带来的危害
台风的危害
台风带来的强风、暴雨、风暴潮会 毁坏电力供应系统,造成停电 ,破坏城 市绿化系统 ,台风带来的大量降水容易 造成城市内涝和洪水,影响城市供水, 洪水造成交通瘫痪 ,危害山塘水库、海 塘的堤坝 淹没农田,粮食减产或绝收, 沿海渔业减产或绝收 。
1.说出寒潮的源地、 成因以及出现的 季节? 2.侵入我国寒潮 的路径主要有哪 几条?
①临近冬季风的源地②冬季风的通道③植被覆 盖度低④早春开始农事活动,晚秋作物还未收获 完毕
云贵高原:①远离冬季 风的源地; ②寒潮受到 山岭的重重阻挡势力大 为消弱,西藏:地势高, 冷空气难以爬升。
①离冬季风源 地远;②层层 山脉阻挡,势 力减弱;③经 过暖洋面,增 温
3.为什么云贵地区、西藏不易受寒潮的影 响?
学习目标
1.分析我国四大旱灾区的形成原因,认识我 国旱灾的区域特征。 2.掌握台风的时空分布特点。 3.了解我国寒潮发生的时间、路径及沿途的 天气变化,认识寒潮的危害。 4.理解我国气象灾害的多发区及其成因,认 识灾害多发区主要的气象灾害造成的危害。
旱灾
思考:
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学 习这些气象灾害?
分布规律:沙尘暴年均日数大致自东南向西北增加。 原因:常年受西风急流影响,大风日数频繁; 自东南向西北离沙尘源地越来越近; 自东南向西北年降水量越来越少,气候越来越干旱; 自东南向西北植被越来越稀疏; 与东南部比西北部地势较为平坦,大风过境,更易起风沙。
【整理 落实】
我的收获呢?
旱灾
中 国 的 气 象 灾 害
中路:从西伯利亚中部和蒙古-黄河河套-长江中下游、华东地区 西路:西伯利亚西部-新疆-河西走廊南下---西北、长江以南以 及华南地区 东路:西伯利亚东北-蒙古东部-东北和华北地区、黄河下游向南 扩散
疑难突破1 1.东北地区寒潮危害严重的原因有哪些?
①邻近冬季风的源地 ②初霜时农作物正值生长季节
2.华北地区寒潮多发的原因是什么?
分布 时间
台风
分析
思路
多发 地区
成因 危害
华 北 (关联性) 地 区
措施
寒潮
思考:海南岛为什么受寒潮的影响小?
沙尘暴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 使大气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特殊 天气现象。
沙尘来源地主要在蒙古国和我国内蒙古 1.我国北方沙尘暴 的沙源主要在哪里? 冬春季节是北方沙尘暴多发期 主要在什么季节?
2.沙尘暴产生需要 三个基本条件是什 么? 3.华北地区沙尘暴 春季多发的自然与 人为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