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6《用户体验与系统创新设计》-第六章 格式塔原理
206《用户体验与系统创新设计》-第六章 格式塔原理
在哲学层面,格式塔心理学受到了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和埃德蒙 德·胡塞尔的现象学思想的影响。康德认为,客观世界可以分为“现象” 和“物自体”两个世界,人类只能认识现象而不能认识物自体,而对 现象的认识则必须借助于人的先验范畴。格式塔心理学接受了这种先 验论思想的观点,只不过它把先验范畴改成了“经验的原始组织”, 这种经验的原始组织决定着人们怎样知觉外部世界;康德还认为,人 的经验是一种整体现象,不能分割为简单的元素,心理对材料的知觉 是赋予材料一定形式的基础并以组织的方式来进行的。康德的这一思 想成了格式塔心理学的核心思想源泉以及理论构建和发展的主要依据; 胡塞尔认为,现象学的方法就是观察者必须摆脱一切预先的假设,对 观察到的内容作如实的描述,从而使观察对象的本质得以展现;现象 学的这一认识过程必须借助于人的直觉,所以现象学坚持只有人的直 觉才能掌握对象的本质,并提出了具体的操作步骤。这也给格式塔心 理学的研究方法提供了具体的指导。
用户体验与系统创新设计
User Experience and System Innovation Design
第六章 格式塔原理
王晨升 编著,用户体验与系统创新设计[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
内容
CONTENTS
01 格式塔的概念 02 格式塔理论的主要观点 03 格式塔心理学原理 04 格式塔原理的应用 05 针对格式塔理论的批评
格式塔心理学断言:人们在观看时,眼脑共同作用,并不是在一开 始就区分一个形象的各个单一的组成部分,而是将各个部分组合起 来,使之成为一个更易于理解的统一体;在一个格式塔(即单一视 场或单一的参照系)内,眼睛的能力只能接受少数几个不相关联的 整体单位;这种能力的强弱,取决于这些整体单位的不同与相似及 它们之间的相互位置;如果一个格式塔中包含了太多互不相关的单 位,眼脑就会试图将其简化,把各个单位加以组合,使之成为一个 知觉上易于处理的整体;如果办不到这一点,整体形象将继续呈现 为无序状态或混乱,从而无法被正确认知,也即看不懂或无法接受。
(4)混乱(Confusion):当整体当中包含太多性 质不相关的局部时,视觉系统很难判断出整体到底是 什么,这个时候就产生了“混乱”。如图(4)中大量局 部对象互不相干,使视觉系统看不懂整体要表达的意 图,无法接受整体的感官印象,由此造成了视觉上的 混乱。
(6-3)
(6-4)
(6-1)
(6-2)
王晨升 编著,用户体验与系统创新设计[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
体对知觉所呈现的整体特征,即完形的概念。
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也称完形心理学,是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主要学派之一。它认为人们的审美观对 整体与和谐具有一种基本的要求,视觉形象首先要作为统一的整体被认知,而后才以部分的形式被认知,也即人们总是 先“看见”一个构图的整体,然后才“看见”组成这一构图整体的各个部分。格式塔心理学派既反对构造主义心理学的 元素主义,也反对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刺激-反应公式,主张研究直接经验(即意识)和行为,强调经验和行为的整体性, 认为整体不等于且大于部分之和,主张以整体的动力结构观来研究心理现象。
格式塔理论也指出:眼脑作用是一个不断组织、简化、统一的过程, 正是通过这一过程,才产生出易于理解、协调的整体。格式塔心理 学的核心可归结为:人们总是先看到整体,然后再去关注局部;人 们对事物的整体感受不等于对局部感受的简单累积,整体感受大于 局部感受之和;视觉系统总是在不断地试图在感官上将图形闭合。
王晨升 编著,用户体验与系统创新设计[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1 格式塔的概念
The concept of Gestalt • 格式塔的定义 • 格式塔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王晨升 编著,用户体验与系统创新设计[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
格式塔的定义
格式塔,是德语Gestalt的音译,意思是组织结构或整体,它有两层含义:一是事物具有特定的形状或形式;二是一个实
2.变化(Changes):在“和谐”的基础上,对象 局部产生了形状、大小、颜色的变化,但这种变化并 没有改变所有局部观感的同一性质,这就是“变化”。 图(2)中的变化是来自和谐基础上局部的外观改变;白 色镜头的加入使局部色彩、形状发生了改变,但其整 体感官知觉仍属于同一类性质的物体。
3.冲突(Conflict):在“和谐”的基础上,对象局 部不仅有形状、大小、颜色的“变化”,而且有性质 上的改变,与整体中的其它局部“格格不入”,此即 为冲突。图(3)中由于水瓶的加入使某个局部与整体其 他部分的性质格格不入,在视觉感官上形成了冲突。
王晨升 编著,用户体验与系统创新设计[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
格式塔的定义-视觉关系
一般来说,在一个格式塔中的各个对象,通常存在以下几种视觉关系:
1.和谐(Harmony):指组成整体的每个局部的形状、大小、颜色趋近一致,并且排列有序,这时产生的整体视觉观 感就是“和谐”。如图(1)中的单反相机镜头具有类似的构成,整体观感和谐一致,可见和谐来自所有局部的感官元素视 觉特征的接近,这减轻了人的视觉认知负担。
德国心理学家马克斯·韦特海默
王晨升 编著,用户体验与系统创新设计[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
格式塔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科学界的许多新发现,如物 理学的“场论”思想,也给格式塔心理学家们带来了 启迪。科学家们把“场”定义为一种全新的结构,而 不是把它看作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的简单相加。格式塔 心理学家们接受了这一思想并希望用它来对心理现象 和机制做出全新的解释;他们在自己的理论中提出了
格式塔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格式塔一词最早是由奥地利哲学家克里斯提安·冯·埃伦费尔斯于1890
年提出的。1912年,德国心理学家马克斯·韦特海默在法兰克福大学 做了似动现象(Phi Phenomenon)实验,并发表了《移动知觉的实 验研究》来描述这种现象,被认为是格式塔心理学学派创立的标志; 由于初期的主要研究是在柏林大学的实验室内完成的,所以也称柏林 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