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化学方程式练习(最新整理)

八年级化学方程式练习(最新整理)

2018年05月06日依米教育10的初中化学组卷一.选择题(共11小题)1.已知反应X+3O22CO2+2H2O,则X的化学式为( )A.C2H6B.C2H4C.C2H2D.C2H6O2.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W、G、H、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物质W G H P反应前质量/g181232反应后质量/g待测26212对该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A.W待测值是13B.该反应是分解反应C.P是生成物D.物质H是该反应的催化剂3.已知3NO2+H2O→2HNO3+X,则X的化学式为( )A.NO B.NH3C.N2D.O24.下列各方程式中,书写正确是( )A.P+O2↑PO2B.4Fe+3O2═2Fe2O3C.CH4+2O2CO2+2H2O D.C+2CuO2Cu+CO25.有关2CO+O22CO2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氧化碳和氧气混合就生成二氧化碳B.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C.两个一氧化碳分子和一个氧分子混合就生成两个二氧化碳分子D.2g一氧化碳和1g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2g二氧化碳6.现有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5.6g,与过量的CO充分反应后,得到固体物质为4.8g,则原混合物中铜单质的质量分数为( )A.10.2%B.20.4%C.28.6%D.40%7.在化学反应A+B2═2C中,已知20g A和足量B2充分反应后,生成30g C.已知B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则C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A.20B.32C.48D.968.1.6g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

据此判断该有机物组成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B.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C.只含有碳、氢元素,不含有氧元素D.无法确定9.将一瓶盐酸分别倒入两只大烧杯中,将烧杯放在天平两边,并调节天平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间,然后在左盘的烧杯中加10g碳酸钙,在右盘的烧杯中加入10g 碳酸钠,待烧杯中固体物质完全消失后,天平指针( )A.仍在中间B.偏向左盘C.偏向右盘D.无法确定10.向质量为m克的CaCO3和KHCO3的混合物中,加入质量分数为a%的稀盐酸n 克,恰好完全反应后,得到二氧化碳的质量是w克.(已知:KHCO3+HCl═KCl+H2O+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混合物中CaCO3和KHCO3的质量比一定是1:1B.混合物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m+n×a%﹣w)克C.混合物中CaCO3和KHCO3无论以任何比例混合,消耗稀盐酸的总质量均为n 克D.混合物中CaCO3和KHCO3无论以任何比例混合,生成二氧化碳的总质量均为w 克11.在CO和CO2的混合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64%,将该气体5g通过足量的灼热的CuO粉末,完全反应后,气体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得到白色沉淀的质量是( )A.5g B.6.7g C.15g D.20g二.计算题(共1小题)12.将6.8g含杂质的锌粒,加入到盛有50.0g过量的稀硫酸的烧杯中(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充分反应后,称得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为56.6g.试计算:(1)生成氢气的质量。

(2)锌粒中所含锌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

三.解答题(共1小题)13.某课外小组,用大理石与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大理石中杂质不与盐酸反应).甲、乙、丙三同学分别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烧杯的质量为25.0g).烧杯+盐酸大理石充分反应后烧杯+剩余物甲75.0g13.2g83.8g乙75.0g16.0g86.6g丙95.0g13.2g103.8g若甲、乙、丙三同学中有一名同学所取的大理石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1) 同学所取的盐酸与大理石恰好完全反应.(2)计算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2018年05月06日依米教育10的初中化学组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1小题)1.已知反应X+3O22CO2+2H2O,则X的化学式为( )A.C2H6B.C2H4C.C2H2D.C2H6O【分析】根据反应X+3O22CO2+2H2O,利用质量守恒定律的元素守恒来推断X的化学式。

【解答】解:在反应X+3O2×中,该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则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原子个数不变,O原子个数在反应前后都是6,没有变化,在反应后有C、H两种元素,则X中含有C、H两种元素,反应后共2个C原子、4个H原子,则X中含有2个C原子、4个H原子,又X 的化学计量数为1,则可知X的化学式为C2H4。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利用化学方程式和质量守恒定律来推断物质的化学式,学生应学会利用元素守恒、原子守恒的方法来解答。

2.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W、G、H、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物质W G H P反应前质量/g181232反应后质量/g待测26212对该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A.W待测值是13B.该反应是分解反应C.P是生成物D.物质H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化学反应后,质量增加的物质是生成物,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

利用这一性质进行判断。

【解答】解:由表中信息可知,P物质的质量减少为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是20克;G物质的质量增加为生成物,生成的质量是25克;H物质的质量不变故H 物质不参与反应。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W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是5克。

A、反应后物质W的质量为:18g﹣5g=13g。

故A正确;B、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属于化合反应,故B错误;C、P物质的质量减少故为反应物。

故C错误;D、物质H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在化学反应中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

3.已知3NO2+H2O→2HNO3+X,则X的化学式为( )A.NO B.NH3C.N2D.O2【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中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都不变分析。

【解答】解:已知3NO2+H2O→2HNO3+X,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都不变,可知反应前有3个氮原子、7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反应后除X外,含有2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和6个氧原子,因此一个X分子中含有一个氮原子和一个氧原子,X的化学式是NO;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金属的化学性质及质量守恒定律的运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不大。

4.下列各方程式中,书写正确是( )A.P+O2↑PO2B.4Fe+3O2═2Fe2O3C.CH4+2O2CO2+2H2O D.C+2CuO2Cu+CO2【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解答】解:A、该化学方程式氧气是反应物,后面不需要标注↑,且生成物应为五氧化二磷,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4P+5O22P2O5。

B、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

C、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

D、该化学方程式二氧化碳后面没有标注↑,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C+2CuO2Cu+CO2↑。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5.有关2CO+O22CO2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氧化碳和氧气混合就生成二氧化碳B.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C.两个一氧化碳分子和一个氧分子混合就生成两个二氧化碳分子D.2g一氧化碳和1g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2g二氧化碳【分析】A、反应条件是点燃,否则一氧化碳与氧气不反应;B、根据方程式的读法考虑;C、根据用微粒来读方程式的方法考虑;D、根据相对分子质量比进行分析.【解答】解:A、反应条件是点燃,否则一氧化碳与氧气不反应,故A错;B、该方程式从质的方面可以读作: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B正确;C、从微观方面说,该方程式读作:两个一氧化碳分子和一个氧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两个二氧化碳分子,故C错;D、计算出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该方程式可读作:每56份质量的一氧化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88份质量的二氧化碳,故D错。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化学方程式的读法,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6.现有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5.6g,与过量的CO充分反应后,得到固体物质为4.8g,则原混合物中铜单质的质量分数为( )A.10.2%B.20.4%C.28.6%D.40%【分析】根据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与过量的CO充分反应后,得到固体物质4.8g为铜的质量,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中铜元素的质量为4.8g,则氧元素的质量为5.6g﹣4.8g=0.8g,据此计算出氧化铜的质量,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与过量的CO充分反应后,得到固体物质4.8g为铜的质量,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中铜元素的质量为4.8g,则氧元素的质量为5.6g﹣4.8g=0.8g,则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为0.8g÷(×100%)=4g。

则原混合物中铜单质的质量分数为×100%≈28.6%。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化合物的有关计算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在化学反应A+B2═2C中,已知20g A和足量B2充分反应后,生成30g C.已知B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则C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A.20B.32C.48D.96【分析】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物B2的质量,进而确定了B2和C的质量关系,然后依据化学反应中物质之间的质量比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和的比求解即可.【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20gA和B2充分反应生成30gC时参加反应的B2质量应为30g﹣20g=10g;设C的相对分子质量是x,则A+B2=2C32 2x10g 30gx=48故选:C。

【点评】此题是对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把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和化学方程式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判断.8.1.6g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

据此判断该有机物组成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B.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C.只含有碳、氢元素,不含有氧元素D.无法确定【分析】由题意“1.6g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则可推测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二氧化碳与水中的氧元素、氢元素、碳元素的质量,从而推测答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