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组合定律公开课
P的纯种黄色圆粒和纯 种绿色皱粒的遗传因子组 成是什么?
(1)豌豆的粒形和粒 色是两对相对性状,分 别由两对遗传因子 (用Y与y,R与r表示) 控制。
(2)两亲本的 遗传因子
分别是YYRR 和yyrr,分别 产生YR和yr的 配子。
(3)杂交产生的F1 遗传因子是YyRr,表 现类型为黄色圆粒。
棋 盘
F1配子
YR yR Yr yr
法
YR YY Yy YY Yy
RR RR Rr Rr
yR Yy yy Yy yy RR RR Rr Rr
Yr YY Yy YY Yy Rr Rr rr rr
yr
Yy Rr
yy Rr
Yy rr
yy rr
绿 共绿 纯 角双单 对黄 共(Y色 占色合 线杂杂角色 占Y圆 3皱子 上R合合线皱 3圆/1R/粒(粒,16子子为粒、6。((Y共。((轴y(yYYYyy占YY而YR—rRrRYy_Rr4R)呈rR)/出rR—1出)、、r出对6)r现)。现、Y出Y现称在Y位y在现Y在分Rr一于ry三在R三、布R个一、角三R角y,点条、yY形角形R共y上对的YRR形的占(角y、r三y的)r三8y共r线y/个r三1、y个r占6上r)角个。yr共角9y),上/角R占上1位共6r(和1y)(。于Y/占y1三R以Y6另4R边r/。1r纯一、、6上。合条yYy子对Ryrrr))
孟德尔观察菜园里的豌豆,有两种类型,一种是 黄色圆粒的,一种是绿色皱粒的。 1.黄色的豌豆一定是圆粒的,绿色的豌豆一定是皱 粒的吗? 2.决定粒色的遗传因子对决定粒形的遗传因子有影 响吗? 回忆:分离定律所采用的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 发现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探究一、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YR
Yr
yR
yr
配子组合方式有_1_6_种 表现类型__4__种
P
×
1、哪个性状对哪个性状
黄色圆粒
绿色皱粒 是显性性状?为什么?
F1
黄色圆粒
2、 F2中可能有哪些性 状组合?
F2
数量 比例
黄色 黄色 绿色 圆粒 皱粒 圆粒
绿色 皱粒
315 101 108 32 9 :3 :3 :1
3、 F2中哪些是亲本具有 的性状组合?哪些是亲本 所没有的性状组合?
4、F2比例为多少?
质疑:假设他们俩真的结合了,那么他 们的孩
子可能出现几种情况?
孟德尔通过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
的遗传实验,总结出基因的分离定律,后来, 他又通过豌豆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 验,总结出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
界首一中高一生物备课组 钱向华
一对相对性状的分离对其他相对性状有没有影响呢?
(4)、 F1产 生配子 的情况 是怎样 的?
P
YY RR
黄色圆粒
yy rr
绿色皱粒
配子 F1
Y R
y r 亲本配子
Yy R r F1产生的雌、雄配子各4种 黄色圆粒
1YR:1yR:1Yr:1yr
F1 配子
Y R
y R
Yr
y 重组配子 r
(4)F1产生配子时, 成对的遗传因子(Y与 y,R与r) 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 传因子(Y与R,Y与r;y
• F32/的16性、的状1规/有1律62。2=4种,其比值分别是9/16、3/16、 • F2中遗传因子组合有32=9种 • 其中黄色圆粒:YYRR (1/16)、YYRr(2/16)、
YyRR(2/16)、YyRr(4/16) • 绿色圆粒: yyRR(1/16)、yyRr(2/16) • 黄色皱粒: YYrr(1/16)、Yyrr(2/16) • 绿色皱粒: yyrr(1/16)
温故知新
1、完成下面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过程图解
P 亲本 高茎 × 矮茎
F1 子一代
高茎
F2 子二代
比列
高茎 : 矮茎
3:
2、对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解释 1、生物体性状都是由(遗传因子 )控制的。
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 )存在。
3、配子形成时,成对遗传因子( 彼此分离), 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配子中只含有
孟德尔对每一对相对性状单独分析
• 粒 黄色种子 315+101=416 比例 3 :(显) • 色 绿色种子 108+32=140 近似 1 (隐)
• 粒 圆粒种子 315+108=423 比例 3 : (显) • 形 皱粒种子 101+32=133 近似 1 (隐)
• 豌豆的粒形和粒色的遗传都分别遵循了基因的分离定律。
思考:从数学角度分析:F2四种性状表现比例
9:3:3:1与3:1有何关系?
9:3:3:1是(3:1)2的展开式。
即F2 中:( 3黄色:1绿色)×(3圆粒:1皱粒)=
9黄色圆粒: 3黄色皱粒: 3绿色圆粒: 1绿色皱粒
活学活用
• 小麦高秆对矮秆为显性,抗病对不抗病为显 性,两对相对性状有两对遗传因子控制且分离 时互不干扰,用高秆抗病和矮秆不抗病两个品 种做亲本,在F2中选育矮秆抗病类型,其在F2
每对遗传因子中的( 一个 )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遗传因子恢复成对。
3、分离定律的本质
(1)、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
传因子 成对存在,不相融合。
(2)、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子 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
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趣味故事:
一位漂亮的女模特对遗传学教授说:“让我们结 婚吧,我们的孩子一定会像你一样聪明,像我一样 漂亮。”教授平静地说:“如果我们的孩子像我一 样丑陋,像你一样愚蠢,那该如何是好?”
与R,y与r) 可以自由 组合,结果产生比值
相等的雌、雄各四种
配子:YR,Yr,yR,yr.
(5)F1的各种雄配子与
各种雌配子结合机会是
均等的。
因此雌雄配子有16种结 合方式,结果F2有9种 遗传因子组合方式,4 种表现类型 比例接近于 (9:3:3:1)
F2中4种性状表现类型和9种遗传因子组合方式
中所占的比例约为(C)
• A、1/16 B、2/16 C、3/16 D、4/16
F2:(3黄色:1绿色)×(3圆粒:1皱粒)=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 9黄色圆粒: 3黄色皱粒: 3绿色圆粒: 1绿色皱粒
❖ 探究二 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1、 豌豆的子叶颜色和
种子形状分别由一对遗传因 子控制,黄色和绿色分别由 Y和y控制;圆粒和皱粒分别 由R和r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