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光现象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光现象复习课件
结论:450+θ/2
平面镜成像实验专题
1、下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 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2 (3)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将对实验产生什么影响? 。 物与像不能重合 (4)使点燃的蜡烛在两 个不同的位置,分别测出 物距和像距相等的两组数 据,得出实验结论之一: “像距与物距相等”。 你认为这种方法是否合 理?理由是____________。
(4)反射分为 镜面反射 和 漫反射 。 漫反射 使我们从各个方向都能看清物体。
平面镜
白纸
(5)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光路图:
50°
光路作图注意事项:
1、要借助直尺等工具规范作图; 2、实际光线画实线,
不是实际光线(法线和虚像)画虚线;
3、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成像特点:
像和物(1)大小相等(等大) (2)到镜的距离相等(等距) (3)连线与镜面垂直(垂直) (4)像是虚像(虚像)
(1)成像 (2)改变光路
(5)凸面镜对光线具有 发散 作用,应用如:
街角反光镜
汽车观后镜
凹面镜对光线具有
应用如:
会聚
作用。
焦点F
太阳灶
反射式望远镜
手电筒反光装置
平面镜作图专题
1、有关平面镜反射作图光路法
400
r=500
2、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对称法
S
作出由A发出经平面镜 反射后经过B点的光线
如图是两条反射光线,请 找出光源S,并补充光路
S'
A
S
B
S1
B’ A’
3、如图所示是由发光点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 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在图中确定发光点S的位置
S
S’
4、如下图所示,S是一个发光点,S’是它在平面 镜中成的像,SA是S发出的一条光线,请在图中画 出平面镜的位置和SA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
(2)光在折射时光路也是 可逆 的。
(3)生活中光的折射现象有:
ww w
有经验的渔民在叉鱼时,要向看到的 下 鱼的___方投叉,才能叉到鱼.
S′
虚像
s
(3)生活中光的折射现象
铅笔怎么断了? 海市蜃楼 池水变浅
(4)根据光的折射规律作光路图:
A
空气
水 O 空气 玻璃
练习
1、光线射到空气和某 种介质的界面发生反射
2.在探究平面镜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直尺的 上面,再取两段等长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 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 到镜面距离 的关系; (2)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 大小 的关系; (3)移去蜡烛B,并在其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不能 接 收到蜡烛A的火焰的像(填“能”或“不能”),这说明平面镜 虚 成的是_______像; (4)从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____ 物和像的大小相等 、 物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 像与物对镜面是对称的 。 (4)、我们做这一实验使用的 研究方法是 等效替代 。
3、在做“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 (1)小明在水平桌面上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薄玻璃板前, 然后把另一支同样大小未点燃的蜡烛放在点燃的蜡烛附近并 移动,使它跟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中成的像重合。但操作中 小明在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手中的蜡烛,都不能与像重合, 其原因可能是 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 。 (2)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 A (填“A” 或“B”)这一侧观察。小明无论怎样调节后面的蜡烛,都不 能与蜡烛的像重合,请你推测可能的原因是 。 (3)张红用跳棋代替点燃的蜡烛进行实验, 但看不清跳棋的像。请你帮她想个办法 看清跳棋的像: 。
一束光线,从空气中传播,斜射入水中, 这些过程中会发生哪些光现象呢?
光源
空气
O
水
《光现象》全章内容
一、光的直线传播
二、光的反射 三、平面镜成像
四、光的折射 五、光的色散
作业校对: 1、光的直线传播
(1)光源:能够 自行发光 的物体。
(2)光的传播规律: 光在 同种均匀介质中 沿直线传播。
由于光沿直线传播而产生的一些现象:
3、相关成语: 立竿见影
坐井观天 一叶障目 4、光速: 真空中 v=3.0×108m/s =3.0×105km/s
V真空> V空气>V水>V玻璃
5、光年:长度单位
1、排纵队时,如果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 前面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这可以用 光沿直线传播 来解释。 2、人沿着街道走向街灯,再从街灯下走远,则他的 影子长短变化是( D ) A、变长 B、先变长再变短 C、变短 D、先变短再变长 3、光从空气射入水中,速度( B ) A、保持不变 B、变小 C、变大 D、无法确定
平面镜成像实验专题
3、平面镜成像
(2)成像原理:光的 反射 。
虚像
(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
(3)实像与虚像 实像: 实际光线 会聚形成的像。
(特点:能用光屏承接。) 虚像: 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 形汇聚该处,能看 到但不能呈现在光屏上。)
(4)平面镜的应用
A
B
B' 图8 5、如图所示,物体AB上的点B在平面镜里成的像点 为,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和物体在平面镜中的 像
6、请在下图中填上合适的镜子.
光线转动问题
1、一条光线垂直入射到平面镜上时,作图说明: (1)入射角为多大?反射角又是多大? (2)若保持光的传播方向不变,而将平面镜沿逆时针 方向转动20°角,则反射光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多大?
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 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光线、入 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4、光的折射
光的折射 光由一种介质斜射入 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 向发生 偏折 的现象 叫光的折射。
A N
空气
O
水
光的折射有关的术语
N/
B
4、光的折射
(1)光在发生折射时, 入射光线 跟 反射光线 和 法线 在同一平面内, 入射光线 和 折射光线 位 于 法线 的两侧;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 入射 角大于 折射 角,光从水或玻 时 , 璃斜射入空气时, 折射 角大于 入射 角。
5、如图所示光的反射实验: 由图甲可得到的信息是: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 由图乙可得到的信息是: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图甲
图乙
6.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当E、F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AO沿纸 板E射向镜面,在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测出入射角和反 射角的大小;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再观测几组入射角和反 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 若将AO 射角,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比较______ 。 靠近 向ON 靠近,则OB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ON. (2)如图乙,以法线ON为轴线,把纸板F向后缓慢旋转, 探究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
6、有一只大雁在平静的湖面上飞翔,有时我们能 看到大雁好像在水中游动,有时只能看到大雁似的 阴影在水面上移动,则( C ) A、前者光线较强,后者光线较弱,原理相同 B、前者光线较弱,后者光线较强,原理相同 C、前者是大雁的像,后者是大雁的影 D、前者是大雁的影,后者是大雁的像
2、光的反射
光的反射现象: 光射到物体表面上时,一部分光 被反射回去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4、太阳光垂直照射在很小的正方形孔上,则 圆形 地面上产生光斑的形状是______,这种现 象叫做__________,它可以用__________ 小孔成像 光的直线传播 的原理来解释。
5、大伟同学在课外按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 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 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B ) A.蜡烛的正立像 B.蜡烛的倒立像 C.三角形光斑 D.圆形光斑
(1)
光的反射现象的几个名称: 一“点”: 入射点O 三“线”: 入射光线、 反射光线、 法线ON 两“角”: 入射角i: 反射角r:
r
i
O
(2)光的反射定律: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 和 光在发生反射时, 法线 在同一平面内; 反射光线和 入射光线 分别位于 法线 两侧; 反射角 等于 入射角 。
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3)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 可逆 的。
4、“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 竖直 (1)实验时玻璃板应该______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4)小明在实验过程中,让玻璃板沿00'轴(玻璃板与 桌面的接触部分)方向水平向右移动,结果他发现镜 不 中的像相对于A_______移动(选填“向右”.“向左 ”或“不”);他又将玻璃板绕00'轴转向自己,发 转向自己 ___(选填“转向自己”、 现镜中的像___ “转离自己”或“不动”).
影子的形成
小孔成像
日食月食的形成
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
步枪的瞄准射击
排队看齐
激光准直
3×108 m/s, (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在空气中的速度接近于在真空中的速度。
光在其他介质中的速度都比真空中的 小 。
光在一年中传播
的距离—— 光年 。
一、光 的 直 线 传 播
1、光在 同一种均匀介质 中是沿直线传播。 2、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影子 排队 日食、月食 激光准直 小孔成像 瞄准射击 管中窥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