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现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现象
(2)镜面反射:如黑板反光,用平面镜改变光 路等。
(3)平面镜成象:如照镜子,水中倒影等。 思考:
有一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
仪器,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
射光线打到光电屏(能将光信
号转化为电信号进行处理)上
来显示液面高度,然后通过一定的装置调节液面的
高度,如图所示,当光屏上的光点由S1移到S2时,表
示液面 上升
物体发出或被反射的光 线射到凸透镱上经折射 凸 后,折射光线会聚成实 透 象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 镜 长线相交成虚象,每一 成 条光线遵循光的折射规 象 律。
光路图
规律
物距u
象距v
象的
应 用
性质
任意 v=u
等大 潜 对称 望 虚象 镜
倒立 照
u>2f
2f>v>f
缩小 相 实象 机
2f>u>f v>2f
(1)影的形成:如立竿见影。
(2)针孔成象:如树影下的光斑。 (3)日食、月食。 (4)其它:如激光准直,射击时瞄准等。
思考: 在排纵队时,如果你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 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这可以用 光__的__直__线__传__播__来解释。
2、利用光的反射定律解释
(1)漫反射:如看电影,我们能看见周围的物 体等。
2、如图所示,有些电工 仪表的刻度盘上有一个弧形 缺口,缺口下面有一面镜子, 它能使眼睛在读数时处于正 确位置。你能解释其中的道 理吗?
答案: 当眼睛看到指针和镜中的象重合时, 便 处于正确位置了。这是根据物体在平面镜中所 成的象和物体的连线跟镜面垂直的道理。
4、利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 (1)河底看上去比实际的浅。 (2)水中筷子向上 “偏折”。
3、实象和虚象
原理
承接
实例
实 象
由实际光线(也 包括反射光线 和折射光线)会 聚而成。
能呈在光屏上, 也能使照相底 片感光。
焦点外物体通 过凸透镜所成 的象。
虚
象 实际的反射光 线或折射光线 发散,由它们 的反向延长线 相交而成虚象
不能呈在光屏 上,但能由人 眼通过镜片观 察到。
平面镜成象; 从水面上看水 中物体所成的 象; 焦点内物
(1)①已知平面镜及一发点,
作出发光点在平面镜中所成的象。 S
S’
②已知一发光点及一象点,作 出平面镜。
关键: 明确物体在平面镜中所
成的象和物体关于镜面对称。
S
S'
作法:
注意:
1、连线应画成虚线。
2、应注明连线和镜面垂直,且物、象和镜面 的距离相等。
(2)已知平面镜及一物体,作出物体在平 面镜中所成的虚象。
③根据透镜的成象特点:凸透镜能成放大的虚 象,凹透镜成缩小的虚象,可通过镜片观察书本上 的字或其它细小物体,若能观察到放大的象,则为 老花眼镜,反之为近视眼镜。
5、平面镜成象和凸透镜成象
原理
平 物体发出或被反射的光 面 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反 镜 射光线反向延长线在镜 成 后相交而成,每条光线 象 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③两角 而减小。
均为零度
相等。 ③光路可逆。
光 光从一种 的 介质斜射
折 入另一种 射 介质时,
传播方向
要发生改 变。
①三线 ①方向和速度
透镜成
共面; 均改变。 ②折
象及改
②分居 射角随着入射
变光路
两侧; 角的减小而减
水中筷
③两角 小。
子向上
不等。
③光路可逆。
入射角、折射角 均为零度 传播 方向不变
凹透镜 发散光线
系统
及其 调节 远视眼 矫正
光现象 概念辨析
1、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
现 象 光 路 图 规 律 说 明 特例(垂直入射) 实 例
光
的
光射到物 体表面上
反 时,有一
射 部分光被
反射回去
①三线 ①方向改变,
镜面成
共面; 速度不变。
象及改
②分居 ②反射角随着
变光路
两侧; 入射角的减小 入射角、反射角 等。
2、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如果一普通 照相机的镜头焦距为50mm,则底片与镜头之间的距 离应_略__大__于_(选填“略小于” 、“等于” 或 “略大于” )50mm。用该照相机给小李拍照,当 拍完一张半身相后,还想在原处再拍一张全身相, 那么,摄影师与小李的距离应该大_些____(选填“大 些”、“小些”或“不变”,下同);暗箱长度 (即底片到镜头的距离)应该_小__些__,才能拍到清 晰的相片
思考:
如右图所示,人眼在 A 处
看见河里 B 处有一白色鹅卵石,
A
若从 A 处用激光手电筒的激光
束能照射到白色鹅卵石上,请画
出从 A 处射出的激光束照射到
B
白色鹅卵石上的光路图。
5、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和光的折射规律作图
关键: 1、熟悉三条光线的位置关系,三个角的大小 关系。 2、反射光线和 折射光线之间没有直接关系, 但可通过入射光线相联。
倒立 投 放大 影 实象 仪
正立 放 u<f v>u 放大 大
虚象 镜
注意: 1、平面镜成象的动态特点:
平面镜成的虚象跟物体关于镜面
对称(如图),当物体以v的速
度离开平面镜时,象也以v的速
V
V
度远离平面镜,但象的大小不变
2、凸透镜成象的动态特点:
凸透镜所成的象与物体在主轴上移动的方向一致,但移动的速度大小不同; 物体沿垂直主轴上下移动时,虚象移动方向跟物体一致,实象移动方向跟 物体相反
(3)渔民叉鱼时鱼叉对着“鱼”的稍下面。
(4)药酒中的人参看起来比实际的大。
(5)看到玻璃砖下面的字发生了 “偏移”。
(6)海市蜃楼。 思考:
潜水员在水中看见岸上的“景物”实 质是( C )
(A)景物的实象,象在景物的上方 (B)景物的实象,象在景物的下方 (C)景物的虚象,象在景物的上方
(D)景物的虚象,象在景物的下方
2、应注明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思考: 右图是宇航员在月球上放置的 一种称为“角反射器”的光学装置, 目的是为了精确测量月球与地球间 的距离。该装置由两块连在一起的 互相垂直的平面镜S1、S2组成。从地面发出的激光 沿ab方向入射到S1上。试在图中作出经S1、S2反射 后的光线。
2、根据平面镜成象特点作图
(三)实验类
1、研究针孔成象 常见题型:
如图所示,用自制针孔照 相机观察烛焰,有以下四句说 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B )
(A)薄膜上出现烛焰的象是倒立的; (B)薄膜上烛焰的象可能是缩小的,也可能是等 大的,但不可能是放大的; (C)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后拉动内筒 增加筒长,烛焰的象变大;
思考:
右图中,OB是一束光线由空气 B O
射到水面时的反射光线,请在 图中 画出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方 40°
空气 水
向。
6、根据透镜的光学特性作图 关键:记住每种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注意: 1、一条入射光线对应一条折射光线。 2、箭头不要漏画。
(二)解释现象类
1、利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
A B
A’ B’
B
A
A’ B’
关键:了解物体是由无数个点组成,每个物点 都在平面镜中成一个对应的象点,所有的象点组成 了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虚象。
作法:
注意:
1、虚象应画成虚线。 2、表示物体正倒的箭头应画在线段相应的顶 端,不要漏画或错画。
思考: 已知时钟在平面镜中所成的象如下图所示, 则它表示的时刻为( B ) (A)7点25分 (B)4点35分
作法一:
S
作法二:
(3)已知平面镜、镜前一发光 点S及另一点A,作出由S点发出经 平面镜反射后过A点的光线。
关键:
1、理解符合题意的光线有且
只有一条。
2、假设A点是眼睛。
S
作法:
(4)已知平面镜及一发光点, 作出平面镜前可以看到发光点的象 的范围。
关键: 明确要看到虚象必须有 反射光线进入人眼。
作法一:
弯折、 河底变 浅等。
思考: 1、下列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B ) (A)立竿见影 (B)水中月,镜中花 (C)通过放大镜观察小昆虫
(D)筷子浸在水中部分向上偏折
2、如图所示是光从一种物质斜 射入另一种物质的光路图。由图可 知,反射角是__5_0__度,折射角是 __3_0__度。
2、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C)5点35分 (D)8点25分
3、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象特点作图
(1)已知平面镜及一发光点作出发光
点在平面镜中成象的光路图
S
关键: 理解平面镜成象原理。
作法:
(2)已知平面镜及由同一发光
点发出经平面镜反射的两条光线, S
S’
作出发光点。
关键: 明确反射光线的反向延 长线的交点即为虚象点。
凸中 央
透厚 边
镜缘 薄
பைடு நூலகம்
会聚 光线
光路图
凹中 央
透薄 边
镜缘 厚
发散
光线
F
F
F
F
成象 特点
能成 实象 和虚 象。
应用
照相机、 幻灯机、 投影仪的 镜头, 放大镜、 老花镜的 镜片。
只能 近视眼镜 成虚 的镜片。 象。
思考:给你一副眼镜,请你根据所学知识,设计 一个实验,判断它是老花眼镜还是近视眼镜
答案:①根据透镜的定义,可用手模镜片,比较中 央及边缘的厚薄,如中央厚边缘薄,为老花眼镜, 反之为近视眼镜。
②根据透镜的光学特性:凸透镜能会聚光线, 凹透镜发散光线,可将一束平行光线垂直照射在镜 片上(或将镜片正对太阳光),移动镜片位置,如 能在镜片后的光屏(或地面上)出现一亮点,为老 花眼镜,否则为近视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