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心理健康教育项目计划书
时间:2009-12-29浏览次数:548
一、项目实施背景:
据调查显示:当前,我国约3.4亿17岁以下未成年人中至少3000万人存在着各类学习、情绪、行为障碍;其突出表现为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和学习适应性等方面的问题。
因此,维护和促进青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已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社会教育所面临的无法回避的现实课题。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实施以来,各地教育部门、学校和广大教育工作者认真贯彻落实,作了大量努力和探索,取得了许多经验和新成果;而音乐、绘画、舞动(舞蹈)等教学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学科,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据了解,目前日渐成熟的音乐心理辅导及治疗,已成为心理障碍疏导或医治心理创伤特殊而有效的方法,特别是针对少年儿童。
音乐的力量是无限的,少年儿童都不会排斥音乐,它可以满足情感的需要、激发好奇心,尤其是孩子们即兴创作的音乐既可以彰显他们的活泼的天性,又能为他们压抑的情绪提供一个宣泄的出口;而灵活多样的互动方式也是孩子们喜欢的。
音乐在潜移默化之中拉近了教师与少年儿童的距离,对疏导少年儿童的不良情绪、协调人际关系、铸造完善人格、促进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等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参考附件一:音乐心理辅导----奥尔夫乐器在心理游
戏中的应用)。
因此,在全国开展“儿童音乐心理健康教育”项目,不仅能够充分表现出音乐在个体和团体心理辅导方面具有其他言语和活动所无法替代的优势,而且也是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精神,切实执行全国、省、市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和德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提高素质教育质量,提高教育实效性的重要举措。
我们期望更多的基层单位以及教育工作者们参与到本项目的实施当中,也希望此项目能够在全国架构起一个有效沟通、共同提高少年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交流平台。
二、项目实施:
1、队伍建设:
做任何事情,人是关键因素。
“儿童音乐心理健康教育”项目也不例外,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所在。
因此,如何培养出一只专业的师资队伍,真正领悟音乐心理辅导内涵和理念,并最大化的加以运用是项目推广工作的重中之重。
师资培训可以采取两种方式开展。
一是在京定期开设师资特训班,外地学员统一集中到京参加面授集训;二是当地集体组织学员开展面授教学。
专家授课团队由中国儿童中心统一派遣。
培训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级别,需遵循认知规律,不得随意跨越学习;同时为保障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每期学员不得少于20人;所有学员培训考核合格后,均由中国儿童中心颁发合格证书,便于今后科学有序的开展儿童音乐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表1)
培训内容主要以接受式音乐治疗方法技术(如:音乐放松、音乐系统脱敏、指导性音乐想象、非指导性音乐想象、歌曲讨论等等)为主,并适当安排诸如变态心理学、生理解剖、心理咨询/治疗理论、乐理、音乐名作等方面的课程穿插进行。
由于接受式音乐治疗方法是以聆听为主,并不要求学员具有演唱演奏的能力,所以非音乐背景的人士都可参加。
中国儿童中心负责制定教学计划、课程教材编写以及授课师资等管理工作;各地项目实施方负责宣传“儿童音乐心理健康教育”项目以及组织实施工作。
双方责、权、利,详见项目合作协议(附件二:关于“儿童音乐心理健康教育”项目合作协议)。
通过系统的学习,使每位学员具备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和技能,进而培训出一只专业的师资队伍,并在各地积极建立“儿童音乐心理辅导室”,能够真正发挥中间层面的作用,从而整体推动当地的少年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
2、开展方式
(1)项目申报: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有效地开展青少
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儿童音乐心理健康教育”就是一个切实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方式。
为有效开展本项目,中国儿童中心将其作为科研课题进行科研与推广,拟设立“儿童音乐心理健康教育”总课题组,期望更多的基层单位以及教育工作者们能够参与到我们的课题研究当中,并围绕“自我成长、情绪管理、学习管理、人际交往、意志品质、生涯规划”六个子课题进行科研推广工作。
首先由各地“儿童音乐心理健康教育”项目合作方提出书面申请(附件三:课题申报表),自愿承担课题研究任务,科研经费自筹,并提交总课题组管理办公室进行审核备案。
总课题组管理办公室于10个工作日内提交总课题专家组进行立项审查。
对于审核通过的申报单位由总课题组管理办公室下发《子课题立项通知书》;未审核通过的申报单位将按照总课题专家组评审意见重新修改、再申报。
为有效开展课题研究需要,各地“儿童音乐心理健康教育”项目合作方原则上必须于当地在小学、初中、高中各自选取不得少于一所学校作为课题实验单位。
办理课题科研启动程序后,均由中国儿童中心颁发——“儿童音乐心理健康教育”课题实验基地”牌匾及相
关证书,积极指导开展课题研究工作。
课题实验单位管理办法详见加强申报及管理工作的有关规定(附件四:关于加强子课题研究申报及管理工作的有关规定)。
(2)项目交流:
加入“儿童音乐心理健康教育”项目大家庭后,总课题组将指导各参与单位。
实施教育科研活动,其强大的专家团队支持和丰富的资料信息,帮助课题实施、撰写论文与研究报告等专业化的指导与培训。
◆整合已有的资源优势和优秀实践经验,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不定期举办全国大型的专题研讨会;
◆组织课题研究工作的指导及宣传报道,积极宣传报道有关课题研究单位的动态、成果等。
课题成果报告可择优推荐在《中国教育专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国健康心理学》、《中国校外教育》等核心教育期刊杂志上公开发表;
◆组织对优秀成果、优秀教案及教学活动设计及软件资源评选;出版影像资料、论文集,推荐优秀研究成果发表;举办有关课题研究经历、成果的大型展览;举办先进研究基地、先进工作者评选活动,表彰先进单位及个人等;
◆组织区域互访、学术论坛、出国考察、年会(见附件五:关于承办及组织;课题交流活动的若干说明)等多种交流方式,形成信息畅通、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良好机制;
◆整合专家资源,开发家长培训项目,组织家庭教育系列培训;生涯规划以及学生夏令营(附件五:夏令营方案)等活动,促进少年儿童全面发展;
附件一:音乐心理辅导----奥尔夫乐器在心理游戏中的应用
附件二:关于“儿童音乐心理健康教育”项目合作协议
附件三:课题申报表
附件四:关于加强子课题研究申报及管理工作的有关规定
附件五:夏令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