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氧压机操作规程样本

氧压机操作规程样本

氧压机
一、岗位任务
负责三台ZW—65/30型氧压机的操作及设备维护为转化工序输送合格的氧气。

二、岗位管辖范围
三台ZW—65/30型氧压机及辅机、进口氧气储气罐、出口氧气储气罐及与上述设备连接的阀门、管道、电气、仪表均为本岗位所管辖。

三、基本原理
氧气压缩机为活塞式压缩机,工作原理是气体依靠在气缸内做往复运动的活塞来进行压缩, 具体是经过曲轴、连杆机构将驱动的圆周运动变为活塞的往复运动, 从而周期性的改变气缸容积, 使气体在气缸内完成膨胀、进气、压缩、排气的过程, 达到压缩气体的目的。

吸气时由于活塞移动气缸容积增大, 吸气阀在压差作用下开启, 工艺气体进入气缸。

当活塞反向移动时, 气缸容积减少, 气体被压缩, 排气阀在压差的作用下被顶开, 压缩气体被排出。

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活塞继续运动, 往复循环以完成工艺气体的连续性压缩和输送。

四、工艺流程简述
4.1氧压机气体系统
由空分送来的氧气, 经进气缓冲罐、氧压机滤清器、一级吸气缓冲器, 进入一级气缸压缩; 压缩后的气体经一级排气缓冲器、
进入一级换热器进行换热、经二级吸气缓冲器, 进入二级气缸压缩; 压缩后的气体经二级排气缓冲器、进入二级换热器、经三级吸气缓冲器, 进入三级气缸压缩, 压缩后的气体经三级排气缓冲器, 经出气缓冲罐, 送转化岗位。

三级缓冲器后设有排气截止阀及放空阀, 放空阀为气体紧急
放空、吹除及试车用。

每台氧压机设有一回一阀门做为氧压机气量调节阀门, 氧气
总管设有三回一阀门, 调节送出氧气量。

4.2冷却水系统
氧压机岗位循环水由空分循环水总管送至每台氧压机进水总管, 然后由进水总管分别进入压缩机各级气缸和各换热器; 经换热后
回水汇至回水总管送循环水岗位。

4.3润滑油系统
润滑油循环路线为; 曲轴箱→粗滤油器( 曲轴箱内) →齿轮
油泵→油冷却器→油过滤器→进油总管→各主轴瓦→连杆大头瓦
→连杆小头衬套→十字头销→十字头滑道→曲轴箱。

五、工艺操作指标
5.1、压力
一级进气压力 0.005 MPa
一级排气压力 0.26±0.05 MPa
二级排气气压力 0.80±0.05 MPa
三级排气压力≤2.6 MPa
润滑油压力<0.27MPa
循环油压 0.2~0.3 MPa
冷却水上水压力 0.35~0.45 MPa
5.2、温度
排气温度(冷却前) ≤160℃
排气温度(冷却后) ≤40℃
润滑油温度≤45.5℃
机身内油量≤60℃
总进水温度≤35℃
油冷却器冷却水回水温度≤35℃
冷却水回水温度≤35℃
电动机电压 10KV
电动机电流 90A
活塞杆温度报警 80℃停车90℃
轴瓦温度报警 70℃停车80℃
六、开、停车步骤( 原始开车, 大修后开车)
6.1 开车前的准备工作:
a.复查各间隙是否符合要求, 并盘车数圈, 以检查运行部分有无干涉现象。

b.全面检查压缩机各运动与静止部件的紧固及防松情况。

c.首先对电动机的安装、调整、耐压试验及干燥等各现工作进行严格检查。

应特别注意电机的紧固、定位和防松情况, 首次试车
时, 应注意电机转向是否正确。

d.开启10kv氧压机时, 应先将励磁电机调试完好, 具体调试参照以下内容:
1、准备启动10KV高压同步电动机前, 首先把电动机转子手动盘车至少两周, 如机械没有异常情况, 再做以下工作。

2、送上水阻柜交流电源, 检查水阻柜允许开机指示灯是否正常。

3、水阻柜允许开机指示灯正常后, 合上水阻柜高压隔离开关, 检查水阻柜高压隔离开关是否合到位。

4、以上设备正常后, 送上励磁柜交流电源,把转换开关打到调试位置,手动把励磁电流调至150A左右, 按下检测按钮, 观察励磁电压表是否到零位, 如按下按钮励磁电压表检测到零后, 把转换开关打到允许开机位置, 这时空分值班及检修人员严禁到电动机传动设备上工作。

5、通知厂调度需启动氧压电动机, 厂调度通知206开闭所值班人员检查供电设备, 做好供电准备。

6、 206值班配电工接到指令后, 根据煤泥电厂电网的用电负荷及设备情况决定是否能够启动高压电动机后, 再向厂调度汇报。

7、决定能够启动高压电动机后, 由206值班配电工填写操作票, 做好开机前的送电工作。

8、 206值班配电工送电准备工作做好后, 向厂调度室汇报能够启动高压电动机, 经厂调度室同意下达能够启动高压电动机命令, 由现场的岗位操作人员, 在现场启动高压电动机, 严禁在206变
电所启动高压电动机。

9、在启动高压电动机时, 如遇到异常情况, 206值班人员或现场操作人员能够紧急停掉高压电动机。

10、电动机启动正常后, 值班人员需向厂调度汇报, 并做好记录。

11、电动机启动运行正常后, 空分值班人员应经常检查同步电动机励磁柜上的励磁电压表, 励磁电流表, 功率因数表, 定子电流表的变化, 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向检修电工及领导汇报。

12、在高压电动机正常或紧急停机后, 空分值班人员应把励磁柜转换开关打到停机位置, 再把水阻柜隔离开关断开, 严禁在高压电动机运行时带负荷拉开隔离开关。

13、停机后关掉励磁柜及水阻柜交流380V电源。

e、启动辅助油泵, 运转5~10分钟, 检查润滑系统中各油路畅通情况及各部分供油情况。

同时检查机身内储油量是否在要求范围内( 润滑油路如不干净, 需要松开主轴承座上方的有关接头开移开, 启动油泵电机, 让油先循环一定时间, 待油干净后停辅助油泵, 连接好油管路) 。

并调整辅助油泵油压为0.15~0.3 Mpa。

f.将压缩机组周围打扫干净, 拿开机器附近及放置在其上面的一
切工具、零件。

6.2无负荷试车
a.将各级吸排气阀全部拆下。

b.启动辅助油泵, 向各润滑部位供油。

c.辅助油泵电机启动1~2分钟, 油压正常后, 启动主电机, 使其
转速稳定后立即停车检查, 机组应无异常声响。

d.第二次启动主电机并运转5~10分钟, 同时检查压缩机各部位的声响、发热和振动情况, 应特别注意主油泵运转后油压是否正常, 应立即停车消除。

e.上述检查合格后, 让压缩机组在无负荷情况下运转4~8小时、同时检查各部分温度是否正常。

应使油温不超过60℃, 润滑油供油压力不低于0.15 Mpa, 同时各紧固件是否紧固牢靠。

6.3压缩机、辅机、气管路系统的吹洗;
管子在制好以后, 必须进行清理和冲洗, 把所有的焊渣和氧化物去掉, 并进行脱脂处理。

所有的管路安装前还必须吹洗。

吹洗的目的是压缩气体把辅机和管路系统中的灰尘和污物吹掉, 以免污物带入缸内, 造成气缸、活塞等的严重磨损, 此事非常重要, 请用户充分重视, 吹洗用气要用于干燥的空气或氮气。

吹洗每个气缸及其附属设备和管路时, 应将这个缸及其附属设备个管线按装配关系装好, 并将该缸的气阀装好, 但不应于下一级缸连接。

吹扫时所排除的气体应与压缩机相隔绝。

对吹洗的要求是一直到管道排出的气体彻底干净为止( 一般每级至少要吹洗2小时) 吹洗过程中要不断敲打管路, 把管路中的焊渣和氧化物震下来, 前一级气缸吹扫完毕后, 将下一级吸入管路及其吸排气阀装好, 按上述程序吹洗, 一直到全部气缸及全部管道吹洗完毕为止。

一级缸进口前的管路和设备, 在压缩机开车前必须彻底吹洗,
否则不允许与压缩机相接。

吹洗后应将各级气阀及气缸中的气体通道彻底清扫干净。

6.4压缩机负荷试车
压缩机负荷试车的步骤:
a.盘车数圈, 检查有无异常。

b.打开冷却水路上各阀门, 检查供水情况。

c.启动辅助油泵电机, 是润滑油供应压力稳定在0.2~0.3Mpa。

d.全开放空阀和进气阀, 全关排气阀。

e.启动压缩机, 空运转30分钟后, 就可利用放空阀, 逐渐分次加负荷, 第一次加压至0.6Mpa, 运转1小时; 第二次加压至1.2Mpa, 运转1小时; 第三次加压至2.4Mpa, 运转1小时; 最后加压至额定排气压力, 该工况下运转时间不少于4小时。

f. 停车, 并进行全面检查。

试车过程中及停车以后, 应进行以下各项检查和记录:
a.润滑油压力、温度、各润滑部位的供应情况。

b.压缩机各部位的密封( 包括有否漏气、漏水、漏油现象) 及各磨檫部位的温度、振动等情况, 各连接部位有无松动现象, 各运动部件有无异常响声。

c.各级吸排气压力及温度, 各换热器的进、排气温度及压缩机吸排气阀的工况情况。

d.压缩机的排气量
e.主电机的电流、电压及温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