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油气管道动火管理规范
•目次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输油气管道动火作业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油气管道及其设施的动火作业。
•规范性引用文件
•SY/T6150-1995
•《输油气管道不停输机械封堵作业技术规程》
•SY/T6065-94
•《管道干线囊式封堵技术规定》
•动火
•动火是指在油气站库、干线及在储存过油气等易燃易爆介质的容器和生产场所内,使用各种直接或间接明火的施工作业。
•动火级别划分
•一级动火
•二级动火
•三级动火
•一级动火
•在273(包括273毫米)毫米以上管径的输油气管道干线和输油气站场油气管道上的动火。
•在500立方米以上运行原油罐及其附件上的动火。
•二级动火
•在273毫米以下管径的油气管道干线和输油气站场油气管道上的动火。
•在输油、气管道外壁进行的焊接动火
•输油气站内设备及管道上采取置换或清洗、吹扫等措施动火。
•在500立方米以下运行原油罐及其附件上的动火
•油品装卸栈桥、装卸台上的动火
•成品油罐区防火堤以内非油气管线及设备上的动火
•三级动火
•在曾盛装过油、气及其它易燃易爆介质的容器上的动火。
•对输油、气管道针孔漏点进行的正压补漏
•输油(气)站等生产区域内非油气工艺系统的动火。
•输油(气)站等生产区域内除一、二级动火外的其他动火。
•技术要求
•正常情况下,在带压油气管道上焊接, 应提前降低管道内介质压力
在运行的原油管道干线上焊接时,焊接处管内压力应小于此段管道允许工作压力的0.5倍;
在运行的输气干线管道上焊接时,焊接处管内压力应小于此处管道允许工作压力的0.4倍。
•技术要求
管道允许带压施焊的压力
P=2σ(t-c)F
D
式中:
P-管道允许带压施焊的压力,MPa
σ-管材的最小屈服极限,MPa
t-焊接处管道实际壁厚,mm
c—因焊接引起的壁厚修正量,mm(通常取2.4mm)
D-管道外径,mm
F-安全系数(原油、成品油管道取0.6,天然气、煤气管道取0.5)
•技术要求
•对油气管道进行切割时不应采用明火, 且切割管段处的管内压力应降为零。
•不应在运行的成品油、天然气储罐和压力容器上进行动火作业。
•技术要求
•对输油气站场非运行的设备及容器动火前,应进行置换或清洗、吹扫等措施,并进行可燃气体检测。
•对与动火部位相连的存有油气等易燃物的容器、管段,要进行可靠的隔离、封堵或拆除处
理。
•需动火施工的容器、管段及室内、沟坑内的可燃气体浓度应低于爆炸下限的25%;
•技术要求
•动火作业前,应按方案要求做好所有施工设备、机具的检查和试运, 关键配件应有备用.
•对新的设备和压力容器在安装前应进行现场试压。
•对油气管道实施封堵作业时,应执行SY/T6150-1995和SY/T6065-94。
•动火作业坑除满足施工作业要求外, 应分别有上、下通道,通道坡度应小于50度。
如对管道进行封堵, 封堵作业坑与动火作业坑之间应有不小于1米的间隔墙。
•技术要求
•动火现场的电器设施、工器具应符合防火防爆要求,
•动火施工现场20米范围内应做到无易燃物, 施工、消防及疏散通道应畅通。
•施工现场如遇有5级(含5级)以上大风不应进行动火作业。
特殊情况需动火时,应进行围隔并控制火花飞溅。
•方案审批
•凡进行有计划的动火作业,生产单位应提出动火申请,编制动火作业方案,并按动火级别报上级部门审批后组织实施。
•作业前,生产单位和施工单位填写工业动火票,由生产技术、安全(消防)等部门负责人及方案审批负责人签发。
•经审批后的动火方案和签发的动火票,不得随意更改。
•动火方案及动火票编制内容见附录A、附录B。
•动火方案由各生产单位的主管领导组织本单位生产、技术、安全(消防)等部门人员以及设计、施工单位的人员进行编制,并经本单位主管领导审查签字后,以文件形式报上级审批
•方案的审批
•一级动火作业方案的审批由股份公司地区公司(分公司或子公司)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部门技术人员进行讨论审查,审查意见经主管领导审核签字后,以文件形式批复给动火生产单位。
•二级动火作业方案由地区公司(分公司或子公司)的二级厂、处(公司)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部门技术人员进行讨论审查,经主管领导审核批准并将方案报地区公司生产和安全部门备案后实施。
•三级动火作业方案由厂、处(公司)所属输油气站(大队)负责人审查批准,将方案报厂、处(公司)生产和安全部门备案后实施。
•动火方案、批复文件及动火票由各级生产安全、技术部门、动火生产单位存档
•方案审批
•特殊情况下的抢修动火,由单位主管生产的领导组织有关生产技术、安全部门的人员视现场情况确定,并及时电话上报上级运行调度、生产技术及安全部门,施工结束后,按动火级别将动火情况等文字资料报生产、安全技术部门备案。
•动火前生产单位应与施工单位应签定施工期间的安全作业合同,明确职责和责任。
施工单位应按管理体系要求制定出详细的施工作业指导书,并按照指导书的内容进行操作。
•严禁越级审批动火方案。
•现场组织
•施工单位应根据动火方案和有关法规编制作业指导书。
•动火作业前,按照动火作业方案及批复意见,生产应组织有关人员对现场动火的各项准备工作和保障措施的落实情况逐项进行核查,未达到要求不得开工。
•实施动火作业时,动火审批单位的主管领导或技术负责人及生产、安全部门管理人员应到动火现场,进行指挥协调或监督。
•现场组织
动火人资格与职责
•动火人员应经过培训,具备相应的资质等级,持证上岗;
•按动火票上签署的任务、地点、时间作业;
•动火前应确认安全措施是否符合要求;
•按规定摆放动火设备;
•熟悉应急预案,掌握应急处理方法。
•现场组织
监护人资格与职责
•监护人应经过专业培训并具有较强的责任心;有一定的生产实践经验、了解生产工艺过程和方案实施过程;能正确处理异常情况和熟练使用消防器材及其他救护用具。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及生产单位未按动火方案措施执行,或安全设施不落实,消防设施不到位,监护人有权责令整改或暂不进行作业。
•监护人要配戴明显的标志,并配备专用安全检测仪器,坚守岗位。
•监护人应熟悉应急预案,并能指挥处理异常情况。
•现场组织
•动火票是动火现场操作依据,不得涂改、代签,要妥善保管。
一张动火票只限一处使用。
•动火施工现场设明显的标志,并设定范围。
与动火施工无关的人员不准进入现场,
非施工车辆应远离现场;
•动火作业现场应按动火方案规定的数量、地点及型号,配备消防车和消防器材;
•工作人员按规定穿戴劳保用品。
•动火作业完工后,监护人员应对现场进行检查,确认无火险隐患后方可撤离。
•现场组织
禁止以下动火
•无动火作业方案和动火票动火;
•无监护人动火;
•安全措施不落实动火;
•特殊情况下动火方案有重大变动且没有经过批准的动火;
•与动火方案和动火票内容不符的动火
•动火方案
工程概况
•工程概括。
•动火原因、地点、部位及时间。
•主要内容及工作量。
•动火级别。
组织机构及职责
•动火施工组织机构及负责人。
•管理单位的职责和责任。
•动火、施工单位各自的职责和责任。
•动火方案
生产安排
•动火期间输油气生产的安排。
•动火部位及区域内的生产设施的生产情况。
•动火可能对输油气生产的影响及有关数据分析。
•动火方案
动火施工
•施工准备。
•施工程序及预计作业工时。
•焊接及安装工艺。
•施工机具、设备、备件及所需材料。
•施工现场安排。
•动火方案
•施工附图
• 1 施工场地平面图及相关尺寸;
• 2 封堵作业点、动火作业点部位祥图;
• 3 工艺流程图;
• 4 机械设备、消防车辆及消防器材摆放位置及施工消防道路简图;
• 5 站外管道干线动火,应有站间(包括动火部位)干线纵断面图。
•动火方案
•保障措施
•动火作业的防护技术措施,注明应配备的消防设施、器材及数量。
•动火作业的事故预想及应急措施。
•质量保证措施。
•人员健康保证措施。
•现场环境保护措施。
•动火方案
•基础工作
•验收标准。
•动火记录与竣工资料
申请动火单位
动火施工单位
动火级别动火时间
动火地点
动火部位
动火原因
动火部位内生产介质及数据分析
动火作业组织机构
主要安全措施及应急防范措施
动火申请单位负责人签字年月日动火施工单位负责人签字年月日生产技术负责人签字年月日质量安全环保负责人签字年月日现场施工作业总指挥签字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