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美术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主要原因是其课程教育中所独特的能力培养,这些恰恰也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比及的。
美术教育是整个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美术教学创新意识课程改革
根据当前课程改革的需要,在美术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必须选择能够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学生学习心理、能够正确把握学生创造力特点和突出学科特点、易被学生接受、行之有效、恰当的教学方法,才能保证学生创新精神的养成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一、贯彻正确的美术课程理念
必须正确认识美术课在整体课程中的重要性,使学生在潜意识里面没有主课与副课之分,正确对待每一门课程。
有了这一前提,之后的一切才会应运而生,顺理成章。
美术教育被公认为是培养学生创造力最具成效的学科之一,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但是目前在我国的美术教育中多多少少存在一些隐性的弊端,主要还是家长、社会、以至于绝大多数教育工作者思想意识里面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中小城市、县区和乡镇尤其严重)。
传统教育观念的根深蒂固,主课与副课无意识区分,过度的强调升学率等等,美术课教师的教学常常处于一种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从而导致美术教师的积极性一点点被磨灭,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消退,课堂学习和课堂作业也只是为了应付差事,
根本谈不上什么创新意识的培养。
因此,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应该彻底改变全社会的传统教育观念。
二、注意开放式教学环境的构建
实施高中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必须坚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学习美术的能力,都能在他们不同的潜质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的客体地位,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体,让他们知道人人皆可创造出美丽独特的作品,给他们以足够的勇气和信心你将会发现不同凡响的改变。
对于艺术创作,学生总会产生一种畏惧心理,即认为这些艺术作品不是一般人所为,我们是不可能表现出来的。
殊不知这种认识阻碍了我们创造性的发挥以及创新的激情与动力。
而创新,首先应该养成善于创新,敢于创新,勇于创新的精神,要让学生务必形成“创造力人皆有之”的概念,形成创新活动并非局限于科学家和艺术家等少数人身上,创新活动应成为每一个人都可以从事的一种活动,要让每个学生明白,发明创造并非局限于发明创造新产品、新理论、新定理,发明创造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一处。
生活中的每一处景物、每一件事物都可能成为艺术表现的素材,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勤于动脑、敢于创新,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成为艺术家。
比如在课堂当中我会经常设置《绘画集体联展》、《现代设计优秀作品展》,启发引导学生在作品完成之余参与到欣赏与评论当中,适当运用发现的眼睛去看待每一件作品,从而完善提高自己。
只有使学生能够大胆、自信、有个性地表达,想象力和思维创造能力才能得到丰富的发展。
三、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老师欣赏或肯定学生作品的某些方面,学生就会对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实践证明,兴趣是最大的动力,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美术课感兴趣,才能吸收美术知识和培养美术技能。
学生如果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学习,便会由被动变为主动,由强迫变为自觉,心情也就会变得愉快,进而使注意力变得集中和持久,观察力变得敏锐,想象力变得丰富。
对美术兴趣盎然的学生,思想活跃,信心十足,表现出强烈的创造欲望和热情。
比如:在讲课中我常将同学们带入大自然,让他们闭上眼睛在清新的空气里自由地行走,随意地触摸身边任何物体。
同学们会高兴地大叫,张开胳膊飞翔,人与自然的完美融合实在是太珍贵了。
在同学们放松的同时从而感受大自然的美、生活的美。
那么,如何来培养他们的兴趣呢?一是因地制宜,寻找学生最感兴趣的材料和游戏、最感兴趣的话题;从学生的生活入手、身边入手,通过装点自己的居室、生活学习用品进而深入到课堂美术学习中。
比如:根据本地优异闪光的陶瓷艺术生产产业,我经常组织学生深入调查、欣赏,在充分了解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技法后在美术课堂上让同学们运用陶泥来进行塑造和表现。
在激发出学生兴趣和自豪感的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是要善于从学生的诸多不足中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每一次小小的成功,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让他们明白学习美术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
美术创作毕竟不是理性思考,没有1+1=2那么难,只要你用心去做、
用独特的不同于他人的意识思维去创造都会创造出优秀的作品,当然教师也要及时加以肯定,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是发挥学生的特长和爱好,创造条件满足他们的表现欲,让他们挖掘自身潜力,享受成功的喜悦。
适当地提出任何主题的表现不会只有一种方法,应该挑选大家最擅长的。
有些学生动手能力特别强,那么就发挥他的长处,有的绘画课,可以用剪贴或其他的方法表现出来。
总之,美术课的学习应是一个喜欢创新、学会创新和实现创新的过程。
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机会无处不在,需要我们不失时机,机智地、耐心地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
当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感受到了快乐,体验到了成功时,创新之美也就得以实现了。
美术教师只有在传授美术知识的同时,积极探求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才能真正实现美术教育的独特价值。
参考文献:
[1]《教育与创造》
[2]《美术课程标准》
[3]《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