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由近义形容词的辨析看形容词的不同功用

由近义形容词的辨析看形容词的不同功用

2005年7月第21卷 第4期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J iangsu I nstitute of Educati on(Social Science)Jul.,2005Vol,21 No.4由近义形容词的辨析看形容词的不同功用3季 静(苏州大学文学院,江苏苏州 215006) [摘 要] 现代汉语形容词是个颇有争议的类别,各家讨论的方法也不尽相同。

本文从词义和句法两个基本维度出发对现代汉语中一组意义和功能接近的形容词“仔细、细心、细致、精细、详细”进行了一个横向的比较研究,是研究近义形容词不同功用的一个尝试,同时也清楚地揭示出同一组形容词之间存在的差别是对外汉语形容词研究的一个重要手段。

[关键词] 近义形容词; 词义对比; 句法特点[中图分类号] H04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1-1696(2005)04-0065-04一、引言形容词是现代汉语中一个重要的实词类别,一直以来都是汉语语法学界一个颇有争议的类别,其具体功用有哪些,语法学家观察的角度不同,各家观点也不一致,都各持其理,言之有故,但似乎还可以作进一步的探讨。

本文打算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全新角度对汉语中一组意义和功能接近的近义形容词进行一个横向的比较研究,即站在与前人对形容词研究的不同立足点上,尝试对汉语近义形容词进行对比以分析形容词的不同功用,以期对对外汉语的形容词教学有所帮助。

我们认为近义形容词由于词汇意义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词汇特点,对它们可以多角度进行辨析,其中词义和句法特点的异同是两个基本的维度,通过这个视角能够对形容词的功用有深入一步的认识。

这里有几点需要说明一下,我们所说的近义形容词,包括意义相同或相近的,但仍在某些方面存在细微差别的形容词。

当然,能构成一组近义形容词,其前提必须是被考察的这组近义词的词性都是形容词,如果某个形容词还有动词义项,我们则不予考虑。

其次,本文选取进行比较分析的全部都是双音节形容词,排除了单音节和多音节的情况,其原因是单音节、多音节和双音节无论在性质上还是充当的句法成分上都有很大的区别,而近义形容词里数量最大的是双音节形容词,我们想先讨论大家认可的较为复杂的双音节形容词部分,以组为视域,从它们的辨析入手,希望能够找出一些带有一般规律性的东西。

二、词例分析在前人近义词研究的基础上,我们选定了“仔细、细心、细致、精细、详细”这组形容词近义词进行描写和讨论,以下是分别从词义、句法对它们的具体考察。

(一)词义对比。

词义内容包括概念义(G)和附属义(F)。

词的概念义可以分析为表示对象特征(t)(形容词表性状特征)和表示适用对象(d)两个方面,附属义也称词的附属色彩,包含形象、感情、语体色彩。

“仔细、细心、细致、精细、详细”这5个形容词,它们有共同的语素“细”,因而都含有“周密”的意思,但差别就体现在它们的不同语素上。

首先,它们的意义着重方面不同。

“仔细”着重表示“细致而认真”的意思,着重于动作者的主观态度,其效果则不一定好;“细心”是“用心细密”,观察和做事都小心谨慎;“细致”是做事或做某种动作时“精细周密”,连最小的地方都不放过,着重于动作的客观效果;“精细”着重于“精”,是“精确、细密”的意思,虽并不一定完备,但一定在于关键之处;“详细”是“周密完备”的意思,着重于“详尽、完备”上。

其次,它们的适用对象和搭配关系并不完全相同。

词义的不同影响了词与词的搭配关系,马庆株先生在《汉语语义语法范畴问题》中指出“词义是若干义素的集合。

义素是可以分类的,有些义素经常决定该词与其他词语的搭配关系,有的义素则不决定该词的搭配关系,或者只是偶尔对搭配起制约作用。

这里所谓搭配关系是指类与类的搭配。

”[1](P.5)在“周密”的意义上,“仔细”一般用来指人们处理事情的态度,因而通常修饰动词,做状语,如“~看”、“~想”、“~听”、“~读”、“~写”、“~查看”、“~讨论”、“~搜寻”、“~分析”、“~研究”、“~报告”等等,另外还有较少的修饰名词的情况,如“仔细人”。

“细心”一般修饰人的为人的品性和做事、观察等时小心谨慎的态度,如“细心的送报员”、“细心关怀”、“细心审视”。

“细致”常指人做事或考虑问题的细心、认真的态度,客观效果比较好,常修饰思想方法和工作态度,如“提倡深入细致的工作”、“应当把神舟5号的发射当作非常严谨细致的一次科技工程来完成”;“精细”常指建筑物、物品、工艺品的手工精确细密,如“这种彩陶的手工非常精细”,有时还可以来形容语言,如“这类同义词区别精细,在表达上很有作用”,有时也指人做事不粗心大意,考虑问题细致周到。

“详细”一般用来说明表达的内容和反映的情况,一些名词如“事实”、“情况”、“资料”、“说明”、3[收稿日期]2005-02-21[作者简介]季 静(1981-),女,江苏扬中人,苏州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03级硕士研究生。

“经过”等等都能与它搭配,而且上述能与“仔细”搭配的动词,都能与“详细”搭配,但语义指向上有所区别,这在下文会作详细论述。

最后,“仔细”有两个意义都是其余的词所没有的,一个是“小心、当心、谨慎”的意思,如“天黑路滑,你仔细点儿走”;还有一个是“俭朴、俭省”的意思,多做补语,形容过生活、过日子,如“孙嫂家的日子过得仔细”。

在这两个义项上,“仔细”与其他四个形容词不构成近义关系,所以我们这里也不予讨论。

(二)句法特征对比。

周光庆先生指出“词的语法功能和搭配特点,往往成为词的意义所反映的一个重要方面。

同义词的意义差别,常常反映在语法功能的不同上面。

”[2](P.211)我们下面就由对上面这组近义形容词的词义分析来看看它们所在的句法结构上的差异。

1.定语位置上的考察。

在早期的语法著作和语法教材中,如《实用汉语语法》[3](PP.73-74),形容词主要的语法功能是作定语,但是,朱德熙、吕叔湘和赵元任都把形容词做谓语看成这个词类的主要语法功能。

莫彭龄和单青的《三大类实词句法功能的统计分析》和胡明杨的《现代汉语词类问题考察》两文综合分析了形容词的句法功能和句法特征,统计结果表明形容词在定语位置和在谓语位置的出现频率差不多,在书面语中,甚至出现在定语位置上的频率还要高。

因此,我们把作定语和作谓语都看作形容词的主要语法功能。

我们先来看看这组近义形容词在定语位置上的分布情况。

先看“仔细”作定语的例子:(1)他是一个挺仔细的人。

(2)但妻子说这是个仔细活儿,我干不了,还是让她来。

(3)当时,如果对那份公告作一番仔细的分析,看出其中的奥妙,则可以以静制动。

(4)还有图书馆出版的剪报大全,当中对五、六十年代电影界的资料有非常仔细的记录。

(5)一个项目的投资需要认真的分析和仔细的考察,同时要有成熟可靠的技术支持,避免盲目投入而造成经济损失。

“仔细”在“细心、认真”这一义位上,作定语,它所修饰的中心语除了少部分是“工作”、“活儿”(例(2))和“人”外(例(1)),其余多为名动词(例(3)(4)(5)),如“分析”、“检查”、“记录”、“研究”、“讨论”等等,并且可以受程度词“挺”、“非常”、“特别”等修饰。

“仔细”与所修饰的中心语之间可以不加定语标记“的”直接作定语,但如果其前有程度词修饰则“仔细”后必须加“的”才能作定语,如例(3),也可以说“……作一番仔细分析……”,但例(4)中的“的”就不能省略。

其中,(1)、(2)、(3)例中的“仔细”都可以用“细心”来替换,但是(4)、(5)例中的“仔细”如果换成“细心”,意义就有点儿差别,“细心”更强调人的小心谨慎的主观态度。

“细心”做定语时也有上述用法,如:(6)在你作出投资决策之前,一定要弄清该“消息”的具体内容,对它所涉及的“项目”作一细心的分析与研究。

(7)摘柿子是个细心活儿,要一个个小心翼翼地摘,不能摔坏,摔坏了就不能加工柿饼。

(8)多谢妈妈细心的记录,让我们看到一个生动的多多。

我们可以看出,“细心”作为定语所在的小句后基本都有后续句,从反面或从正面来强调行为者细心后的效果,而且“细心”的意思更侧重在小心谨慎上。

在搜集语料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个“仔细”的重叠式“仔仔细细”做定语的例子:“一走进那座房子,进到巴黎妇女们的生活内幕,想到那种仔仔细细反反复复的详细过程她就觉得高兴。

”(莫泊桑《死恋》第七章)“仔细”是这组近义形容词中唯一一个能重叠并且重叠后还能做定语的形容词,可是它的重叠式做定语的频率也非常低。

上述例句中能受“仔细”修饰的名动词几乎都能被“详细”修饰,如:(9)在北京举行秘密会谈的详细记录。

(10)但彼得斯太太没有心情去听他对这封信做更详细的分析。

(11)……对全区215名保外就医、缓刑、管制、假释、剥夺政治权利的五类罪犯进行了详细的考察。

虽然“仔细”和“详细”都可以修饰相同的动名词,但两者的语义指向不同:例(1)中的“仔细”是指向“他”这一动作施事者,描写其态度的,即语义是指向主体的。

例(9)的“详细”是形容动词宾语的,用来描写动作的状态或结果,语义指向动作过程或客体。

作定语时,“详细”不能修饰“人”、“工作”和“活儿”,其定语中心语多为表达的内容或反映的情况,如“详细(的)情形”、“详细(的)过程”、“详细的文字处理材料”、“非常详细的处理意见”、“详细的旅游日程表”、“容不得他来做个详细的分析”等等,定语“详细”和中心语之间可以不加“的”这样的定语标记,只要“详细”前面没有程度词修饰,而且定语中心语也不是很复杂的结构。

“细致”作定语时,和“仔细”、“细心”、“详细”不同的是其中心语多为名词,如思想方法、工作服务态度和人的五官、身体、思想感情以及一些经多次加工后的具体事物所具有的特性,并且定语和中心语之间必须加定语标记“的”,否则不成立。

当“细致”修饰思想方法和工作服务时,多与“全面”、“严谨”、“深入”、“入微”等共同修饰中心语。

由此也可以看出“细致”侧重于精细周密,连最小的地方也不放过。

例如:(12)有的青年思想出现反复是难免的,这就需要我们做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

(13)由于其在抗击非典期间以细致入微的服务引领了省会餐饮业卫生、健康的潮流,……(14)这女人细致的眉眼间闪烁着轻灵的气质。

(15)她拥有一双修长细致的腿,……(16)……他们有丰富细致的思想感情。

(17)“真是细致的刺绣呀!”在定语位置上的“精细”多修饰具体物品和工艺品的外貌特征和做工雕刻,还可以用于人,其中的定语标记“的”也不可以省略。

例如:(18)腾格拉尔这次进来的时候,看到男爵夫人……正坐在那架镶嵌得极其精细的钢琴前面,而德布雷则站在一张小写字台前面,正在翻弄着一本纪念册。

(19)周围摆放着几个雕刻有精细花纹的石鼓凳……(20)某些记者即使有精细的头脑,由于缺乏坚定的唯物主义世界观,也容易把伪科学当作真实的新闻去报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