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业有害生物灾害应急预案

农业有害生物灾害应急预案

南京市农业有害生物灾害应急预案(修订稿)一、总则(一)编制目的为有效防范和应对农业有害生物灾害,全面提高我市应对重大农业生物灾害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农业有害生物灾害损失,保障我市农业生产、农产品质量和生态环境安全,结合南京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农药管理条例》《植物检疫条例》《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农业部分)》《江苏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和《江苏省植物检疫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

(三)工作原则坚持预防为主、分级负责、科学应对的原则,建立健全高效有序的重大农业生物灾情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及时做好重大农业有害生物的防控与处置工作。

(四)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市范围内重大农业生物灾害防控和应急处置。

(五)概念解释农业有害生物:是指列入全国农业植物检疫对象、江苏省农业补充植物检疫对象名录的病、虫、草、鼠等有害生物;本地区发生的对粮油作物和蔬菜等经济作物具有重大成灾威胁的病、虫、草、鼠等有害生物。

重大农业生物灾害事件:是指由农业有害生物引发,可能对农业生产、人类健康、生态环境等造成重大影响,危及地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安全的灾害性事件。

二、指挥系统(一)市指挥部组成市政府成立市农业有害生物防控指挥部(以下简称市指挥部),总指挥由分管副市长担任,副总指挥由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和市农委主任担任,成员单位由市农委、市委宣传部、市财政局、市公安局、市环保局、市物价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民政局、市气象局、金陵海关、上海铁路局南京办事处等相关部门组成。

市指挥部下设办公室,作为日常办事机构和发生农业有害生物灾害时的指挥平台,市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市农委。

(二)市指挥部职责提出农业有害生物灾害应急防治工作的方针政策,审定各项工作预案,分析、判断灾情,提出紧急应对措施及工作部署;组织、协调成员单位解决防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对各地防治工作进行指导、检查和督促;研究、处理其他有关防治事项及灾后补救措施的落实。

(三)市指挥部成员单位职责市农委:负责对灾情进行全面分析,制定灾情控制技术方案;监督、指导各区相关部门做好防治发动宣传;提出灾害防控资金的使用计划,并对资金使用绩效进行评估;对相关专业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做好救灾物资的储备,协调救灾农药的生产和供应,提出和落实灾后技术补救措施;协调救灾政策的落实与督查。

市委宣传部:做好新闻报道、舆论导向工作。

市财政局:负责保障应急救灾物资所需的经费,并对经费使用情况进行监管。

市公安局:协助做好灾区救治和疫区封锁,加强灾区社会治安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

市环保局:负责灾区(疫区)水、气、土环境监测,配合做好相关应急处置。

市物价局:负责维护农药、药械等应急防控物资的价格秩序,严厉打击哄抬物价的违法行为。

市交通运输局:负责紧急救灾物资的运力保障,配合做好外来有害生物的检疫、预防和封锁;配合相关部门制定外来有害生物的交通设卡方案(镇街及农村公路设卡方案由所在区政府组织制定);协助相关部门、单位做好植物检疫检查工作。

市民政局:负责对因重灾所致的生活困难农户实施救助,妥善安排重灾农户的基本生活。

市气象局:及时提供重大农业生物灾害事件发生区域的天气实况及趋势预报信息。

金陵海关:负责做好出入境人员携带的植物产品的检疫,防止检疫性有害生物的传入,参与制定检疫性有害生物处置的技术标准。

上海铁路局南京办事处:负责协助做好应急防控物资铁路运送的保障,配合植物检疫机构做好铁路运输农产品的检疫监督工作,负责管辖区内的有害生物的处置。

各区政府应当成立农业有害生物防控指挥部,负责本辖区农业有害生物灾情防控应急预案的制定以及灾害的封锁、控制和扑灭。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设在同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负责本辖区农业有害生物灾情应急防控日常工作。

三、灾情分级我市农业有害生物灾情分为三个等级。

(一)一级灾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一级灾情:1.本市区域内有4个及以上区(包含江北新区,下同)农业有害生物发生趋势为5级(5级指根据监测分析,预计病、虫、草、鼠害大发生,且大发生区域超过该有害生物危害的农作物种植面积的50%,下同);2.本市区域内有5个及以上区农业有害生物发生趋势为4级(4级指根据监测分析,预计病、虫、草、鼠害中等偏重发生,且偏重发生面积超过该有害生物危害的农作物种植面积的50%,下同);3.检疫性有害生物入侵和蔓延,对本地区农业生产已构成严重威胁等特殊情况,需要划为一级灾情的。

(二)二级灾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二级灾情:1.本市区域内有3个区农业有害生物发生趋势为5级;2.本市区域内有4个区农业有害生物发生趋势为4级;3.有特殊情况要划为二级灾情的。

(三)三级灾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三级灾情:1.本市区域内有2—3个区农业有害生物发生趋势为4级;2.本市相邻区域多点发生,对本地农业生产具有潜在威胁的。

四、应急响应(一)灾情确认各级植保植检机构作为农业有害生物灾害监测的实施单位,做好有害生物的监测预警工作,及时分析预测灾情发生发展趋势。

一旦发生疑似灾情,相关区植保植检机构应在24小时内上报市植保植检机构。

市植保植检机构接报后,立即组织专家进行取样和鉴定,并报请省植保植检机构进行调查复核,复核发现有害生物具有大范围严重发生趋势时,应立即向市指挥部办公室报告,确定灾情级别。

(二)灾情报告灾情确认后,市指挥部在24小时内将有关情况上报省农业农村厅。

在启动应急预案后,各级应急防控指挥机构实行每日值班制度,灾情状况、防控进展、防控效果等实行“两天一报制”,必要时每天一报,直至灾情控制结束。

(三)分级响应1.一级灾情,由市人民政府应急响应,启动《南京市农业有害生物灾害应急预案》,开展相应的应急处置行动,同时按照规定上报省农业农村厅。

2.二级、三级灾情,由区人民政府应急响应,启动应急预案,开展应急处置行动,同时上报市指挥部办公室。

(四)响应程序1.重大农业有害生物灾害事件发生后,区级人民政府积极组织有关部门、单位和个人进行先期应急处置和防控救灾,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灾害或疫情扩散蔓延。

2.区指挥部召开成员单位紧急会议,由指挥部办公室组织技术专家提出具体的救灾方案,向市指挥部办公室报告,救灾方案一旦确定,区指挥部成员单位应立即赶赴现场开展救灾减灾工作。

3.应急程序启动后,市、区指挥部应根据预案的规定,组织、指挥、协调各有关部门和有关辖区应急组织机构开展检疫封锁、紧急防治等应急处置工作。

五、应急处置农业有害生物灾害应急防控应坚持“预防为主、属地负责、分级控制、快速反应”的原则。

一旦发生灾情,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行动、早控制,坚决防止灾情扩散或加重。

(一)灾情发布有关灾情的信息发布应当遵循实事求是、及时准确的原则,报市指挥部同意后由市指挥部办公室发布。

检疫性有害生物疫情上报后,由省农业农村厅公布,并报农业农村部备案;非检疫性农业有害生物灾情由市指挥部公布,并通报有关部门、单位和各区政府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二)灾情控制灾情发生后,市、区指挥部应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调动应急防控预备队伍,启动响应应急防控预案,采取综合防控措施,迅速控制灾情。

1.组织动员。

利用广播、电视、手机短信、手机微信等新媒体进行防治宣传,积极引导农民适时、主动防治。

2.技术指导。

通过组建技术指导小组开展面上防治技术指导工作。

3.科学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根据农业有害生物发生规律,确定科学的防控方案。

4.统防统治。

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组织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统一开展防控或扑灭工作,提高防控效果,控制疫情蔓延。

5.督查指导。

在灾情控制过程中应及时开展跟踪督查,帮助解决防控中的困难和问题,确保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三)灾后处置农业有害生物灾害防控结束后,各级植保机构要组织做好受灾情况的后期评估工作。

受灾评估报告要在20日内上报本级人民政府。

市、区指挥部各成员单位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做好相关灾后处置工作,加大扶持力度,尽快恢复农业生产。

六、保障措施(一)队伍保障成立各级农业有害生物灾害防控专家组,成员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及有关科研、教学、推广部门的专家组成,负责灾情鉴定、复核,提供防控决策与技术建议。

市、区指挥部可组建应急防控队伍,并配备一定数量的技术人员。

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植保体系建设,增强农业有害生物灾情预报和防控能力。

(二)资金保障农业有害生物灾情应急防控所需资金由市、区财政负责保障,同时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支持。

(三)物资保障建立市、区农业有害生物灾害应急防控物资储备制度,储备相对充足的应急防治物资。

储备库设在交通便利,具备贮运条件、安全保险的区域。

市应急防控物资由市指挥部统一调配。

(四)技术保障各级植保植检机构负责应急防控技术措施的制定与指导。

市、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强化植保基础设施、实验手段、通讯能力建设,提高农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能力。

(五)宣传培训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农业有害生物防控的日常科普宣传,提高广大农民群众和社会公众对农业生物灾害的防范意识。

建立农业有害生物灾情的上报机制,全面有效地发动群众进行群防群控。

同时,应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并组织应急演练,不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七、其它事项(一)责任追究对违反本预案规定,造成检疫性农业有害生物疫情扩散或非检疫性农业有害生物灾情加重,致使农业生产遭受严重损失或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应依法追究责任。

(二)应急演练市、区指挥部每年应组织农业有害生物灾害应急防控演练,确保应急能力不断提升。

(三)预案解释本预案由南京市农业委员会负责解释,自印发之日起施行,原南京市政府2013年发布的《南京市农业有害生物灾害应急防控预案》(宁政发〔2013〕143号)同时废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