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专项练习题及答案∶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一、初中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1.每年的4月1日为“国际爱鸟日”,在这个节日到来之际,阳光中学开展了“爱护鸟类,呵护自然”的专题实践活动,你也参与其中。
有同学查阅了《说文解字》,知道了“鸟”的意思是长尾飞禽的总称;还有同学找到了关于汉字“鸟”的字体演变过程的一张图片。
①甲骨文②金文⑥行书⑦草书(1)根据有关“鸟”的解释和古文字的写法来推测,这个字的造字方法是()A. 象形B. 指事C. 会意D. 形声(2)根据汉字的演变过程,选出③④⑤横线上对应的字体()A. 隶书篆书楷书B. 篆书隶书楷书C. 楷书篆书隶书D. 楷书隶书篆书。
【答案】(1)A(2)B【解析】【分析】第一小题考查造字方法。
第二小题考查汉字的演变。
(1)本题考查造字方法。
常用的造字方法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和假借。
根据甲骨文的鸟字可知,这种文体是模拟了鸟的形状,所以造字方法是象形。
故选A。
(2)本题考查汉字的演变。
根据图中各个字体的形状和特点可知,第三种写法为小篆,第四种写法为隶书,第五种写法为楷书,故选B。
【点评】综合读写即给出一段材料(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大家熟悉的),考察学生的审题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皆在培养学生综合读写、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2.名著阅读(1)“闲来乘兴入江楼,渺渺烟波接素秋”,这两句诗所涉及的《水浒》中的一个情节是________。
(2)名著往往有鲜明的艺术特色。
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以其辛辣的讽刺成为中国古代讽剌小说的高峰:法国作家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因________高度结合的艺术特色而成为科幻小说的顶峰之作。
(3)“离开,有时是无奈,有时是理性抉择的结果,而最终都会带来成长”,这句话在下列名著中如何体现?请从下列名著中选取一部,结合相关情节加以分析。
备选名著:《简爱》《西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傅雷家书》《水浒传》《朝花夕拾》示例:我选《水浒传》。
平方腊后鲁智深不愿接受朝廷封官,离开宋江,在杭州六和寺出家,最终在六和寺圆寂,鲁智深的离开是理性的选择,是思想成熟的表现,这个选择让他成为梁山好汉中少有的得以善终的好汉之一。
【答案】(1)宋江醉酒后在浔阳楼题反诗(2)科学与幻想(3)示例《简爱》:简爱在得知罗切斯特有妻子后选择离开桑菲尔德,体现了她的自尊自爱(理性),圣约翰的求婚,让她更坚定了自己对罗切斯特的感情,从而离开圣约翰回到遭遇变故后残疾的罗切斯特身边,懂得追求真爱,体现了她的成长。
《西游记》【示例1】《西游记孙》中孙悟空有三次离开团队。
第一次是受不了唐僧的唠叨,一怒之下主动开,第二次是悟空打死白骨精后,唐僧赶他走,孙悟空向师父下拜告别,嘱咐沙师弟,止不住流泪,表现了孙悟空重师徒之情。
与第一次离队的表现相比,孙悟空由任性急躁变得成熟稳重,说明他成长了。
第三次是孙悟空打死了一群草寇,唐僧赶他走,孙悟空苦求不成,离开后又回来向师父求饶,被拒后,向观音菩萨求助。
与第一次离队的表现相比,孙悟空能理性地处理问题,说明他成长了。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在朱赫来影响下投身革命,一次参加工友聚会,保尔带着穿戴整洁的冬妮娅同去,遭到工友们的嘲笑,保尔意识到冬妮娅和自己不是一个阶级,希望她能和自己站到同一战线上,却遭到拒绝,两人的感情产生裂痕,保尔离开了冬妮娅。
保尔的离开是在爱情与阶级立场之间的一个重要选择,是理性战胜情感的选择。
也是他成长的结果。
《傅雷家书》傅聪离开中国到波兰学习音乐,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与傅雷的精神引领战胜了远离祖国的孤独感和感情受挫的痛苦,在国际大赛中屡屡获奖,为祖国赢得了荣誉,也让自己在音乐上获得了很高造诣。
《水浒传》:在山神庙中侥幸免于被火烧死的林冲怒杀陆虞侯等人后离开草料场,冒着风雪连夜投奔了梁山泊。
林冲的这个选择虽不得以,却也是他从忍气吞声、委曲求全到敢于反抗的蜕变,是他人生成长中最关键的一步。
《朝花夕拾》鲁迅为了治病救人离开中国来到东京,又受东京清国留学生不学无术的风气的刺激选择离开东京来到仙台,经过匿名信事件和课间放电影事件后又离开仙台回到中国,在一次次离开的过程中,鲁迅先生明白了疗救国人精神麻木的病症的重要性,从而弃医从文。
【解析】【分析】(1)《闲来乘兴入江楼》是明代小说家施耐庵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该诗回顾了宋江因题反诗入狱的经历,描绘了梁山众好汉劫法场、大闹江州城的宏大场面。
(2)《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长篇小说,是“凡尔纳三部曲”凡尔纳被公认为是科幻小说之父《海底两万里》因科学与幻想高度结合的艺术特色而成为科幻小说的顶峰之作。
(3)此题围绕要求“离开,有时是无奈,有时是理性抉择的结果”然后从几部名著中搜集与离开有关的情节,然后加以叙述概括,并从中分析所体现出的“最终都会带来成长”。
言之成理,语句通顺即可。
据此理解作答。
故答案为:⑴宋江醉酒后在浔阳楼题反诗;⑵科学与幻想;⑶《简爱》:简爱在得知罗切斯特有妻子后选择离开桑菲尔德,体现了她的自尊自爱(理性),圣约翰的求婚,让她更坚定了自己对罗切斯特的感情,从而离开圣约翰回到遭遇变故后残疾的罗切斯特身边,懂得追求真爱,体现了她的成长。
《西游记》:《西游记孙》中孙悟空有三次离开团队。
第一次是受不了唐僧的唠叨,一怒之下主动开,第二次是悟空打死白骨精后,唐僧赶他走,孙悟空向师父下拜告别,嘱咐沙师弟,止不住流泪,表现了孙悟空重师徒之情。
与第一次离队的表现相比,孙悟空由任性急躁变得成熟稳重,说明他成长了。
第三次是孙悟空打死了一群草寇,唐僧赶他走,孙悟空苦求不成,离开后又回来向师父求饶,被拒后,向观音菩萨求助。
与第一次离队的表现相比,孙悟空能理性地处理问题,说明他成长了。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在朱赫来影响下投身革命,一次参加工友聚会,保尔带着穿戴整洁的冬妮娅同去,遭到工友们的嘲笑,保尔意识到冬妮娅和自己不是一个阶级,希望她能和自己站到同一战线上,却遭到拒绝,两人的感情产生裂痕,保尔离开了冬妮娅。
保尔的离开是在爱情与阶级立场之间的一个重要选择,是理性战胜情感的选择。
也是他成长的结果。
《傅雷家书》傅聪离开中国到波兰学习音乐,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与傅雷的精神引领战胜了远离祖国的孤独感和感情受挫的痛苦,在国际大赛中屡屡获奖,为祖国赢得了荣誉,也让自己在音乐上获得了很高造诣。
《水浒传》:在山神庙中侥幸免于被火烧死的林冲怒杀陆虞侯等人后离开草料场,冒着风雪连夜投奔了梁山泊。
林冲的这个选择虽不得以,却也是他从忍气吞声、委曲求全到敢于反抗的蜕变,是他人生成长中最关键的一步。
《朝花夕拾》鲁迅为了治病救人离开中国来到东京,又受东京清国留学生不学无术的风气的刺激选择离开东京来到仙台,经过匿名信事件和课间放电影事件后又离开仙台回到中国,在一次次离开的过程中,鲁迅先生明白了疗救国人精神麻木的病症的重要性,从而弃医从文。
【点评】⑴掌握名著中的重要故事情节是应考的基本策略,还要在平时与同学交流时,多关注名著中易记错的故事情节,只要认真、仔细识记,就不会出错。
长期坚持下去,对名著情节的辨析能力一定会提高。
⑵阅读名著,尽可能的写点读后感,这样阅读名著才会更有意义。
阅读名著最好读原著,也可以读一些介绍性的文字,总之对一些名著方面的常识要熟悉。
做此类常识题,注意题干要求答什么,简要回答即可。
⑶这是一道考查名著阅读的题型,名著阅读着重考查考生对中外文学名著的了解情况和阅读状态。
因此,解答文学名著题必须建立在阅读基础之上,不近要“博文强记”,还要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3.《苏菲的世界》和《格列佛游记》二选一。
(1)格列佛在利立普特受到优待,作为条件他必须做什么除了()A. 替国王递送信件B. 帮助工人搬运石头修建王宫C. 讲解欧洲政府、宗教、法律、风俗D. 参加战斗摧毁敌人(2)下列不属于《苏菲的世界》中的句子是()A. 你太习惯这个世界了,才会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到惊奇。
B. 我们把世界看错,反说它欺骗了我们。
C. 我们来到这个美好的世界里,彼此相逢,彼此问候,并结伴同游一段短暂的时间。
D. 这个世界不可能大家都喜欢我,我也不需要每个人都喜欢我,我只能说很多人还不了解我。
【答案】(1)C(2)B【解析】【分析】(1)这是格列佛在小人国的经历,根据名著原文可知,作为条件,他必须替国王递送信件,帮助工人搬运石头修建王宫,参加战斗摧毁敌人。
而没有讲解欧洲政府、宗教、法律、风俗。
故选C。
(2)“我们把世界看错,反说它欺骗了我们”出自泰戈尔的《飞鸟集》。
故选B。
故答案为:⑴C;⑵B。
【点评】⑴掌握名著中的重要故事情节是应考的基本策略,还要在平时与同学交流时,多关注名著中易记错的故事情节,只要认真、仔细识记,就不会出错。
长期坚持下去,对名著情节的辨析能力一定会提高。
⑵这是一道考查名著阅读的题型,名著阅读着重考查考生对中外文学名著的了解情况和阅读状态。
因此,解答文学名著题必须建立在阅读基础之上,不近要“博文强记”,还要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4.实验中学九年级(1)班组织了一次“与小说人物对话”的读书活动,请你按照相关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1)活【动一:都是你们惹的“祸”】在小说人物艺术画廊中,一个个鲜活的、个性突出的人物穿越时空,永远飞翔在文学的天空。
这不,简·爱和林黛玉就这样相遇了,她们同是寄人篱下的孤女,惺惺相惜。
可偏偏来了个多事的猪八戒,他硬是要对两人做一番评头论足。
于是吸引了一群好事之徒的热议,她们的“粉丝”竟然互相攻击起她们来了,请你为她们写出相应的理由。
①简·爱的“粉丝”:我不喜欢林黛玉,理由是:________。
②林黛玉的“粉丝”:我不喜欢简·爱,理由是:________。
(2)【活动二:我为你正名】文学作品对人物的刻画往往带有作者明显的感情倾向,以致作品中的人物与历史中的原型有很大的出入,曹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试结合你的阅读感受和学习历史的体会,谈谈你对曹操的认识。
《三国演义》中的曹操:________。
历史中的曹操:________。
(3)【活动三:他的心思向谁说】范进、孔乙己都是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一个喜极而疯,一个悲惨而死,这天他们结伴而行,来到了法院,对封建科举制度进行了控诉,请你帮他们拟好诉讼词。
【答案】(1)任性,多愁善感,不坚强,动不动就流泪;太桀骜不驯了,太坚强独立了,缺乏女性的温柔(2)是一个诡计多端、嫉贤妒能、生性多疑的奸雄;是一个胸襟坦荡、有雄才大略、求贤若渴的军事家和政治家(3)略【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林黛玉和简·爱的评价,所不同的是要写出人物的缺点。
这就需要考生对名著中的人物要有一个自己独特的认识,并能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表述。
(2)本题除了考查小说中曹操的人物形象,还考查历史中的曹操,这就不仅需要学生要有一定的历史宽度,还要能把准确的表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