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检测实验室的安全

检测实验室的安全

检测实验室的安全首先记住安全是第一位的,生命是最重要的,不要拿生命来做实验。

上周清华大学实验室发生一起实验事故,实验室爆炸,造成一个博士后当场死亡,事故让人痛心,生命的逝去,对我们有什么警示呢?今天我们在悲伤的同时,我们来看一看实验室危险化学品该如何使用与管理。

在质监领域,检测实验室是最容易接触到化学品的地方。

那么问题就来了,实验室危险品为何会爆炸?那些不规范的操作会引发爆炸?危险品如何管理?应急救护措施有那些?1 什么是危险化学品危险化学品是指化学品中具有易燃、易爆、毒害、腐蚀、放射性等危险特性,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和废弃物处置等过程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毁损、污染环境的均属危险化学品。

2 八大危险化学品的分类( GB 13690-1992 《常见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和标志》)(1)爆炸品。

爆炸品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摩擦、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间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的压力急剧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设备、人员造成破坏和伤害的物品。

(2)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指压缩的、液化的或加压溶解的气体。

这类物品当受热、撞击或强烈震动时,容器内压力急剧增大,致使容器破裂,物质泄漏、爆炸等。

(3)易燃液体。

本类物质在常温下易挥发,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4)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这类物品易于引起火灾。

(5)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这类物品具有强氧化性,易引起燃烧、爆炸。

(6)毒害品。

指进入人(动物)肌体后,累积达到一定量后能与体液和组织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作用,扰乱或破坏肌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或持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物品。

如各种氰化物、砷化物、化学农药等等。

(7)放射性物品。

它属于危险化学品,但不属于《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管理范围,国家还另外有专门的“条例”来管理。

(8)腐蚀品。

指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伤的固体或液体。

实验室发生爆炸事故起因有很多种,比如,最常见的就是:随便混合化学药品。

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混合物在受热、摩擦或撞击时会发生爆炸。

3 爆炸的分类两种。

(1)物理性爆炸:这种爆炸是由物理变化引起的,物质因状态或压力发生突变而形成爆炸的现象称为物理性爆炸。

例如,容器内液体过热气化引起的爆炸,锅炉的爆炸,压缩气体、液化气体超压引起的爆炸等。

物理性爆炸前后物质的性质及化学成分均不改变。

(2)化学性爆炸:由于物质发生极迅速的化学反应,产生高温、高压而引起的爆炸称为化学性爆炸。

化学爆炸前后物质的性质和成分均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4 哪些不规范操作会爆炸?由于实验操作不规范,粗心大意或违反操作规程都能酿成爆炸事故。

如:(1)配制溶液时,错将水往浓硫酸里倒,或者配制浓的氢氧化钠时未等冷却就将瓶塞塞住摇动都会发生爆炸。

(2)减压蒸馏时,若使用平底烧瓶或锥瓶做蒸馏瓶或接收瓶,因其平底处不能承受较大的负压而发生爆炸。

(3)对使用的四氢呋喃,乙醚等蒸馏时,由于这类试剂放久后会产生一定的过氧化物,在对这些物质进行蒸馏前,未检验有无过氧化物并除掉过氧化物,过氧化物被浓缩达到一定程度或蒸干易发生爆炸。

(4)制备易燃气体时,一定要注意附近不要有明火,在制备和检验氧气时,一定要注意不要混有其它易燃气体。

例如氧气制备、氢气制备,实验中若操作不慎易发生爆炸(见着火一节)。

(5)金属钾、钠、白磷遇火都易发生爆炸。

5 如何合理存放危险化学品对于危险化学品的存放,可以专门设立一间屋子作为存放室,也可以在药品室内设置专柜。

存放室应有坚固的防盗措施,实行双人双锁专人管理。

存放室或专柜只能用于存放危险化学品,其他常规化学试剂及仪器均不应和其放于一处。

危险化学品的存放应安照防止不同种类药品间相互反应的原则,实行分类存放。

酸性物质与碱性物质分开;易燃品与氧化剂分开;毒品与酸分开;每个药品存放室都要安装排风扇,定期排风;每个药品柜都有排气管道通向室外;防止因室内药品浓度过大而发生爆炸以及药品因空气潮湿而变质。

存放室和实验室内均应设置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或二氧化碳灭火器,人员熟练掌握灭火器的性能和操作方法。

6 危险化学品的管理(1)危险化学品要专人管理、领用,建立严格的领取使用登记制度。

管理人员要建立危险药品各类帐目,药品购进后,及时验收、记帐,使用后及时消帐,掌握药品的消耗和库存数量;不外借药品,因特殊需要外借药品时,必须经领导批准签字。

(2)加强对火源的管理。

危险化学品存放室(柜)周围及内部严禁火源。

实验室的火源要远离易燃、易爆物品,有火源时不能离人。

(3)试剂容器都要有标签。

无标签药品不能擅自乱扔、乱倒,必须经化学处理后方可处置。

对字迹不清的标签要及时更换,为防止标签脱落,可采一些小方法,例如:用宽透明胶带覆盖标签,在标签上涂蜡或刷透明漆。

(4)注意化学品存放期间的检查。

检查有无混放情况;包装是否破损,封口是否严密,稳定剂的量是否符合要求;标签是否脱落,试剂是否变质;检查存放室的温度、湿度、通风、遮光、灭火设备情况。

7 规范危险化学品的使用经常要使用到危险化学品,主要包括易燃品、氧化剂、毒害品和腐蚀品。

为了确保人身安全和实验顺利进行,在实验中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酸碱具有腐蚀性,不要把它们洒在皮肤或衣物上。

稀释浓硫酸时,切忌将水倾入浓硫酸中,以免喷出伤人。

废酸应倒入酸缸(或指定的容器内),注意不能往酸缸内倾倒碱液,以免酸碱中和反应,放出大量的热量而发生危险。

(2)强氧化剂(如氯酸钾)与某些药品的混合(如氨酸钾与红磷的混合物)易发生爆炸。

使用和保存时应注意安全。

(3)白磷有剧毒,并能烧伤皮肤,切勿与人体接触。

它在空气中能自燃,应保存在水中。

取用时要用镊子。

(4)有机溶剂(乙醚、乙醇、苯、丙酮等)易燃,使用时一定要远离火源,用后应把瓶塞盖严,放到阴凉的地方。

一旦不慎因有机溶剂引起着火时,应立即用沙土或湿布扑灭,火势较大的,可用灭火器,但不可用水扑救。

(5)钡盐有毒(硫酸钡除外),不得进入口内或接触身体伤口;汞易挥发,它在人体内会积累起来,引起慢性中毒。

如遇汞洒落时,须尽可能地收集起来,可用硫磺粉盖在洒落的地方,使汞变成硫化汞。

(6)硝酸盐不能研磨,否则会引起爆炸。

(7)金属砷、钠等不能与水接触或暴露在空气中,应保存在煤油里,并在煤油里切割,取用时,要用镊子。

(8)下列实验应在通风橱内进行:对于那些制取具有刺激性、恶臭的和有毒的气体( H 2 S 、 Cl 2 、 CO 、NO 2 、 SO 2 、 Br 2 等)或进行能产生这些气体的反应;进行能产生氟化氢( HF )的反应;加热盐酸、硝酸和硫酸时。

8实验室常见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实验室里经常要装配和拆卸玻璃仪器装置,如果操作不当往往造成割伤,高温加热可能造成烫伤或烧伤,因接触各类化学药品容易造成化学灼伤等。

所以,不仅应该按要求规范实验操作,还要掌握一般的应急救护方法。

9 化学实验室里应设有急救箱,箱内备有下列药剂和用品。

(1)消毒剂:碘酒、 75% 的卫生酒精棉球等。

(2)外伤药:龙胆紫药水、消炎粉和止血粉。

(3)烫伤药:烫伤膏、凡士林、玉树油、甘油等。

(4)化学灼伤药: 5% 碳酸氢钠溶液、 2% 的醋酸、1% 的硼酸、 5% 的硫酸铜溶液、医用双氧水、三氯化铁的酒精溶液及高锰酸钾晶体。

(5)治疗用品:药棉、纱布、创可贴、绷带、胶带、剪刀、镊子等。

10 各种应急救护方法我们应始终把安全意识放在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除了要时刻保持高度的谨慎和责任感,还要掌握各种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

(1)创伤(碎玻璃引起的)。

伤口不能用手抚摸,也不能用水冲洗。

若伤口里有碎玻璃,应先用消过毒的镊子取出来,在伤口上擦龙胆紫药水,消毒后用止血粉外敷,再用纱布包扎。

伤口较大、流血较多时,可用纱布压住伤口止血,并立即送医务室或医院治疗。

(2)烫伤或灼伤。

烫伤后切勿用水冲洗,一般可在伤口处擦烫伤膏或用浓度高的高锰酸钾溶液擦至皮肤变为棕色,再涂上凡士林或烫伤药膏。

被磷灼伤后,可用 1% 的硝酸银溶液, 5% 的硫酸银溶液,或高锰酸钾溶液洗涤伤处,然后进行包扎,切勿用水冲洗;被沥青、煤焦油等有机物烫伤后,可用浸透二甲苯的棉花擦洗,再用羊脂涂敷。

(3)受(强)碱腐蚀。

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 2%醋酸溶液和饱和硼酸溶液清洗,然后再用水冲洗。

若碱溅入眼内,可用硼酸溶液冲洗。

(4)受(强)酸腐蚀。

先用干净的毛巾擦净伤处,用大量水冲洗,然后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或稀氨水、肥皂水)冲洗,再用水冲洗,然后涂上甘油。

若酸溅入眼中时,先用大量水冲洗,然后用碳酸氢钠溶液冲洗,严重者送医院治疗。

(5)液溴腐蚀,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用甘油或酒精洗涤伤处;氢氟酸腐蚀,先用大量冷水冲洗,再以碳酸氢钠溶液冲洗,然后用甘油氧化镁涂在纱布包扎;苯酚腐蚀,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 4 体积10% 的酒精与 1 体积三氯化铁的混合液冲洗。

(6)误吞毒物。

常用的解毒方法是:给中毒者服催吐剂,如肥皂水、芥末和水,或服鸡蛋白、牛奶和食物油等以缓和刺激,随后用干净手指深入喉部引起呕吐。

注意磷中毒的人不能喝牛奶,可用 5~10mL1% 的硫酸铜溶液加入一杯温开水内服,引起呕吐,然后送医院治疗。

(7)吸入毒气。

中毒很轻时,通常只要把中毒者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松开衣服(但要注意保温),使其安静休息,必要时给中毒者吸入氧气,但切勿随便使用人工呼吸。

若吸入溴蒸气、氯气、氯化氢等,可吸入少量酒精和乙醚的混合物蒸气,使之解毒。

吸入溴蒸气的也可用嗅氨水的方法减缓症状。

吸入少量硫化氢者,立即送到空气新鲜的地方,中毒较重的,应立即送到医院治疗。

(8)触电。

首先切断电源,若来不及切断电源,可用绝缘物挑开电线。

在未切断电源之前,切不可用手拉触电者,也不能用金属或潮湿的东西挑电线。

如果触电者在高处,则应先采取保护措施,再切断电源,以防触电者摔伤。

然后将触电者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休息。

若出现休克现象,要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送医院治疗。

记住! 安全第一别拿生命做实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