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换热器设计校核流程图

换热器设计校核流程图

换热器计算方法1.平均温压法
(1)设计计算流程
(2)校核计算流程(缺点:dψ/dP大→查图误差大,影响计算精度)
2. 效能——传热单元数法(ε——NTU )
(1) 原理:
定义:换热器效能()21max
t t t t '-'''-'=ε (11-27)
(实际最大温升与最大可能温升之比)
冷热流体换热量相同,大温升对应于小热容:
()()()()21
m in m ax m in t t c q t t c q m m '-'⋅⋅=''-'=Φ⇒ε (11-28) 对顺流式换热可导得(参见参考文献[1]P334~335):
()()[]B B NTU ++--=
11ex p 1ε (11-29) 对逆流式换热可导得: ()()[]()()[]
B NTU B B NTU ------=1exp 11exp 1ε (11-30) 上述两式皆为无量纲方程:()B NTU f ,=ε
式中:()min
c q kA NTU m = (11-31) ——传热单元数,表征换热能力大小(一般情况下,k ↑→运行费用上升,
A ↑→初投资上升)。

()()m a x m i n c q c q B m m = ——两种流体水当量比 (11-32)
当有一侧发生相变时,()0m ax =⇒∞→B c q m
()N T U --=e xp
1ε (11-33) 当两侧水当量相等时,B=1
顺流:()[]NTU 2ex p 12
1--=ε (11-34) 逆流:(不定型→分子分母同时对B 求导) NTU NTU +=
1ε (11-35) 查参考文献[1]图9-22~9-27计算时要注意参变量的定义和适用的换热器形式。

(2)设计计算(与平均温压法相比,由于不计及ψ的大小,不能反映流动形式与逆流之间的差距)
(3)校核计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