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生产许可现场核查要求
结合申请材料中的“生产加工场所及其周围环境平面图”,对生产加工场所的布局及各功能区划分进行核查:
(一)核查平面图与实际生产场所的布局及各功能区划分是否一致;
(二)核查各功能区划分是否明显,是否存在交叉污染现象;
(三)核查生活区与生产区是否保持规定的距离,或者采取了分隔措施。
3.厂区道路应当采用硬质材料铺设,厂区无扬尘或积水现象。厂区绿化应当与生产车间保持适当距离,植被应当定期维护,防止虫害孳生。
(五)库房的建筑材料、结构是否易于维护和清洁,防止虫害藏匿,并设有防止虫害侵入的装置。
2.原辅料、半成品、成品等物料应当依据性质的不同分设库房或分区存放。清洁剂、消毒剂、杀虫剂、润滑剂、燃料等物料应当与原辅料、半成品、成品等物料分隔放置。库房内的物料应当与墙壁、地面保持适当距离,并明确标识,防止交叉污染。
例如:通过影像资料发现外设仓库的基本条件不符合《食品、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现场核查评分记录表》1.3.1、1.3.2条款要求的。如通过现场核查方式核查外设仓库的实际状况,相关现场核查记录应填写在1.3.1、1.3.2条款的核查记录中。
外设仓库核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核查申请人关于外设仓库条件符合《食品、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现场核查评分记录表》1.3.1、1.3.2条款要求的承诺材料。
2.2
供排水设施
1.食品加工用水的水质应当符合GB 5749的规定,有特殊要求的应当符合相应规定。食品加工用水与其他不与食品接触的用水应当以完全分离的管路输送,避免交叉污染,各管路系统应当明确标识以便区分。
供水管路标识略有不足的,得1分。例如:个别管路标识不清,但未造成交叉污染的。食品加工用水的水质不符合规定要求,或者供水管路无标识或标识混乱,或者供水管路存在交叉污染,得0分。例如:食品加工用水的水质不符合规定要求,或者供水管路无标识或标识混乱,或者供水管路存在交叉污染的,得0分。
(三)生产设备设施是否与生产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食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有具体规定的,应遵照执行。
2.生产设备清洁卫生,直接接触食品的设备、工器具材质应当无毒、无味、抗腐蚀、不易脱落,表面光滑、无吸收性,易于清洁保养和消毒。
设备清洁卫生程度或者设备材质略有不足的,得1分。例如:个别设备、工器具的材质虽然符合规定要求,但表面不光滑,不利于清洁保养和消毒的。设备清洁卫生程度或者设备材质严重不符合规定要求的,得0分。例如:设备肮脏;设备、工器具材质不符合要求;多数设备表面不光滑,不利于清洁保养和消毒,甚至设备表面有裂缝藏污纳垢或卫生死角,不利于清洁、消毒的。
结合申请材料中的“食品生产加工场所信息表”所列库房信息进行核查:
(一)申请材料所列的库房的种类、数量与现场的库房实际情况是否一致。
(二)库房的种类是否符合审查细则的要求。
(三)库房是否保持清洁,是否以无毒、坚固的材料建成;库房地面是否平整,便于通风换气。
(四)库房的建筑材料、面积、结构是否与所生产产品的数量、贮存要求相适应。
(一)观察厂区道路是否采用混凝土、沥青或者其他硬质材料铺设,避免人员、车辆通过土质地面带来的泥土、粉尘污染厂房、车间的风险。
(二)观察厂区内是否有裸露地面,厂区地面是否采用铺设水泥、地砖或铺设草坪等方式,便于保持环境清洁,防止正常天气下扬尘和积水等现象发生。
(三)观察绿化区是否与生产车间保持适当的距离,防止虫害通过攀爬方式进入生产车间或在其附近藏匿;核查申请人是否定期维护绿化区内的树木、草坪等植被,采取适当的虫害清理灭除措施,防止虫害在厂区内孳生。
物料存放或标识略有不足的,得1分。
例如:个别物料未离墙、离地存放;个别物料标识不清晰或标识错误等。原辅料、半成品、成品等与清洁剂、消毒剂、杀虫剂、润滑剂、燃料等物料未分隔存放,物料无标识或标识混乱,存在严重交叉污染隐患的,得0分。
核查库房分类及物料存放情况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原料、半成品、成品、包装材料等物料是否在有效防止交叉污染的前提下,依据物料性质的不同分设贮存场所或分区域码放。
(二)核查申请人提供的外设仓库的相关影像资料。
(三)如果审查部门认为有必要对外设仓库进行现场核查的,核查组可以对外设仓库进行现场核查。外设仓库的现场核查人员、时间、核查范围由审查部门负责确定。
外设仓库定义:外设仓库定义以总局最新通知为准(暂时按原料入厂检验后---产品出厂检验前)
对于在同一地区的情况,能满足现场审查要求的,原则上需要进行现场审查。承诺、影像资料缺一不可。外设仓库影音资料应体现租赁仓库及存放物品的四周环境情况等信息。
例如:车间个别区域有杂物堆放;个别部位的建造材料及建筑结构略有不足;顶棚、墙壁和地面个别部位略有破损;个别区域的防虫害措施不足等。车间清洁程度以及顶棚、墙壁、地面和门窗或者相关防护措施严重不足的,得0分。例如:车间环境卫生脏、乱、差;顶棚、墙壁、地面和门窗破损严重;暴露食品上方设置的管路导致灰尘散落及水滴掉落入食品中;
(二)库房内的各类物料是否标识明确,防止混淆、误用、交叉污染。
(三)库房内贮存的物料是否与墙壁、地面保持适当距离,以利于空气流通、物品搬运以及检查物料贮存状况和虫害灭杀效果。
(四)清洁剂、消毒剂、杀虫剂、润滑剂、燃料等物质是否分别安全包装,明确标识,并与原料、半成品、成品、包装材料等分隔放置。原辅料、包装材料共用库房的情况:不造成交叉污染、分区存放、标示清晰清洁剂、消毒剂、杀虫剂、润滑剂、燃料等物料需单独设立独立库房或单独的存放间,或存放柜。
1.2
厂房和车间
1.应当具有与生产的产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厂房和车间,并根据生产工艺及清洁程度的要求合理布局和划分作业区,避免交叉污染;厂房内设置的检验室应当与生产区域分隔。
个别作业区布局和划分不太合理的,得1分。
例如:厂房面积与空间略显不足,设备安装或人员操作空间较局促,或者个别作业区布局、清洁度控制不太合理,略有交叉尚无交叉污
或者设备无法正常运转的。计量检定证书:企业应按相关要求执行,不再明确要求。
结合申请材料中的“食品生产主要设备、设施清单”进行核查:
(一)“食品生产主要设备、设施清单”与生产现场的主要生产设备的种类、数量是否一致;是否可以正常运行。
(二)生产设备的种类、性能及数量是否符合审查细则的规定,是否满足生产加工的需要。另外,设备是否安全、验收完毕,是否可以正常运行,也是现场核查的重要内容。
二、设备设施(共33分)
2.1
生产设备
1.应当配备与生产的产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生产设备,设备的性能和精度应当满足生产加工的要求。
个别设备的性能和精度略有不足的,得1分。
例如:个别设备的性能、精度或者维护稍差,能够基本满足生产需要,或者通过简单维护、维修可以满足生产需要的。生产设备不满足生产加工要求的,得0分。例如:缺少关键生产设备或设备的性能、精度不满足生产加工要求,
1.3
库房要求
1.库房整洁,地面平整,易于维护、清洁,防止虫害侵入和藏匿。必要时库房应当设置相适应的温度、湿度控制等设施。
库房整洁程度或者相关设施略有不足的,得1分。例如:个别部位库房地面不平整;部分区域卫生状况较差;个别虫害防护措施失效等。现场核查情况严重不符合规定要求的,得0分。
例如:库房地面大面积破损,垃圾、杂物大量堆放在原辅料、半成品、成品仓库中;未根据审查细则、生产工艺和产品贮存的需求设置必要的温、湿度控制设施或者温、湿度控制设施性能不满足贮存的需求等。
厂区环境略有不足的,得1分。例如:个别道路未硬化,个别厂区地面有土壤裸露现象或积水现象,绿化带距离生产车间较近等。厂区环境不符合规定要求,得0分。例如:厂区多数道路未硬化,多数厂区地面未硬化或绿化,厂区扬尘或积水现象严重,绿化带紧邻生产车间等。绿化带紧邻生产车间:虫害污染、杀虫剂带来的化学污染
核查厂区、道路及绿化情况,可以采用现场观察的方法进行:
2.厂区布局合理,各功能区划分明显。生活区与生产区保持适当距离或分隔,防止交叉污染。
厂区布局基本合理,生活区与生产区相距较近或分隔不彻底,对个别潜在的污染源有相应防范、清除措施,但个别措施效果不佳的,得1分;厂区布局不合理,或者生活区与生产区紧邻且未分隔,未对生活区的潜在污染源采取防范、清除措施或者虽有防范措施但措施效果普遍不佳,存在交叉污染的,得0分。
一、生产场所(共24分)
序号
核查项目
核查内容
核查得分
核查要求
1.1
厂区要求
1.保持生产场所环境整洁,周围无虫害大量孳生的潜在场所,无有害废弃物以及粉尘、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扩散性污染源。各类污染源难以避开时应当有必要的防范措施,能有效清除污染源造成的影响。
对污染源有相应的防范或清除措施,但个别措施效果不明显的,得1分。例如:为了防止周边粉尘污染源对产品的影响,企业安装了空气净化设施,个别车间的空气净化设施运转不正常,导致车间空气清洁度不能完全达到要求。未对污染源采取防范或清除措施,或者虽有措施但措施无明显效果的,得0分。例如:对于周边具有粉尘污染源的企业,生产车间不具备空气过滤除尘设施,导致生产场所周边的粉尘污染了车间。
结合申请材料中“生产加工场所及其周围环境平面图”,对生产加工场所的布局及各功能区划分进行核查:
(一)平面图与实际生产场所及周围环境是否一致。
(二)生产场所环境是否保持整洁。
(三)生产场所及周围环境是否存在污染源。
(四)污染源的清除和防范措施是否有效。
(五)家禽、家畜养殖情况落实
(六)厂区厕所情况落实
2.车间保持清洁,顶棚、墙壁和地面应当采用无毒、无味、防渗透、防霉、不易破损脱落的材料建造,易于清洁;顶棚在结构上不利于冷凝水垂直滴落,裸露食品上方的管路应当有防止灰尘散落及水滴掉落的措施;门窗应当闭合严密,不透水、不变形,并有防止虫害侵入的措施。
车间清洁程度以及顶棚、墙壁、地面和门窗或者相关防护措施略有不足的,得1分。
染风险等。厂房面积与空间不满足生产需求,或者各作业区布局和划分不合理,或者检验室未与生产区域分隔的,得0分。例如:厂房面积与空间严重不足,操作人员无法使用正常方式进行操作或对车间、设备进行清洁消毒;各作业区的划分不符合审查细则和生产工艺的要求;检验室与生产车间直接连通,未进行分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