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尊敬的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吉祥三

尊敬的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吉祥三

“这么舒展的音乐,用什么乐器伴奏会更动听呢?”生说出:“第二部分节奏 舒展,应该选择长音的乐器,如串铃、碰钟”。然后请生演示伴奏方法,最后集 体拿起凳子下的乐器为第二部分音乐伴奏。(放音乐,师示范乐器的使用) 完整聆听歌曲,生起立用动作表现。 “孩子们的节奏感真好!我们已经感受了歌曲两个部分的不同,现在请孩子们用 自己喜欢的动作来表现这首歌曲吧。”
根据要求选择一种表演方式进行创编,生讨论,师巡视指导。 (三)小组展示,师生共评。 师生评价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四)集体展示 “请每个组用自己练习好的表演方式一起赞美我们幸福快乐的家吧!”
四、分段欣赏,具体感受(12分钟) 1、聆听第一部分 (1)了解《吉祥三宝》歌词含义 “孩子们表现得真好!请小声哼唱第一部分,歌曲唱了哪些宝贝?哪些宝贝是一 家呢?”学生能回答出听到“有太阳、星星、月亮等”,这时我点出课件(课件) “太阳、星星、月亮;花儿、果实、叶子;妈妈、爸爸、宝贝”,然后顺势出示课 题《吉祥三宝》(贴课题)。 (2)人声分类 A、再次聆听,思考歌曲中有哪几种声音?分别有什么特点?生会回答:“孩子、 爸爸、妈妈的声音;孩子的声音很亮等等”师归纳出(出示课件):孩子的声音 叫童声,特点是明亮清脆,小朋友的声音都是童声。妈妈的声音叫女声,特点是 柔和清丽,爸爸的声音叫男声,特点是比较深沉浑厚。 B、模仿表现人声。老师分段引导学生模仿三种不同的声音,并加上适合的动作。 比如引导学生在唱爸爸部分时要把喉头压下去(加动作)“哎”、“对啦”、 “在天上”、“他回家啦”。
四、说教学法 1、说教法:我根据这节课设定的目标要求,设计了情境创设法、视觉图像法、 示范法、对比法等教法。 2、说学法:在这一节课中,我根据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和学习能力等实际情况, 采用了体验法、小组合作法、探究发现法、讨论法、创编法。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2~3分钟) 1、师生问好 2、律动《我爱我的家》 “孩子们,我们一起随着音乐动起来吧!”(放音乐,舞蹈)
设计意图:视听结合,让学生更形象的了解蒙古族。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模式, 增加课堂的乐趣。
三、复听歌曲,深入感受(10分钟) 在这个环节只播放音乐的第一部分第一段和第二部分,让学生思考(课件)“ 根据情绪的
变化这首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呢?”(放音乐)学生能基本感受音乐情绪有变化,但是 在表达时有可能会说“后面的音乐变慢了”,这时,老师就要强调问的是“情绪的变化,快慢 是属于速度,这首歌的速度没变,后面音乐变得舒展了而已。”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能判 断出歌曲分为(贴道具)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轻快活泼,第二部分优美抒情,这时老师出 示两种旋律线让学生选择适合的一条并贴在黑板上。 复听时,让生跟着音乐在空中画旋律线,听完后思考并抽学生展示欢快和抒情的音乐分别 用什么动作表现,他们有可能觉得欢快的动作是这样的(师做动作),抒情的动作时这样 的(师做动作)。
设计意图:通过律动,营造温馨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快速进入角色。同时, 采用体验式教学法,用爱家的歌曲做导入,为学习《吉祥三宝》作好铺垫。
二、初听歌曲,整体感知(5分钟) 二、初听歌曲,整体感知(5分钟) “今天老师给你们介绍一位小伙伴,她可幸福了,她的爸爸创作了一首歌 曲作为生日礼物送给她,我们来听听!请孩子们思考,这首歌曲带给你们什 么样的感受?”(放音乐)学生完整聆听,思考并发言,师评价,然后引出蒙古 族并介绍蒙古族。在介绍蒙古族的时候展示课件,美丽画面的出示、语言的 描述使学生对蒙古族的风土人情有一个更直观的了解“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 上,成群的羊儿正悠闲的吃着青草,蒙古包和蓝天上的白云相互呼应……”
2、聆听第二部分 (1)初听,了解马头琴 请看这个乐器叫什么呢?(课件),让学生说出乐器名并看图描述演奏姿势“左 手在上按弦,右手在下拉弓”老师带领学生模仿(师做动作)再听时学生跟着音 乐投入地模仿演奏马头琴。 (2)复听,用舞蹈动作表现音乐
生用喜欢的动作表现音乐,串铃、木鱼、碰钟、响板)
设计意图:本环节各项活动有机结合,由初听的感知----多次复听的深入---再听的律动表现,一步步引导学生在充分感知体验的基础上熟悉、再现了这首歌 曲。
五、表现音乐,拓展创新(8分钟) (一)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音乐 “今天我们学习了这首动听的歌曲,你想用什么方式表现呢?”学生回答,老师 补充(课件),如分角色演唱、舞蹈动作、打击乐器伴奏、创编歌词等方式。 (二)四人小组讨论并练习
尊敬的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吉祥三宝》。 一 、说教材
《吉祥三宝》是人教版第四册四单元“美丽家园”中的一节欣赏课,本单元围 绕“家园”这一主题,选择了不同风格,不同民族的音乐作品。本课《吉祥三 宝》是小学教材中第一次接触的蒙古族音乐。这首歌曲是宫调式,二段体结构。 A段欢快活泼,B段优美抒情。歌曲让人感到亲切、温暖。教材通过对三种人声 的分辨和体验,来激发学生爱自己温暖的小家;了解蒙古族民风民俗,感受民 族音乐,将情感升华到爱祖国这个大家,体现本单元“美丽家园”这一主题。 二、说学情 1、学生身心特点:这一学段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动、模仿力和好奇心 强。 2、音乐表演能力:学生已掌握课堂常用乐器的演奏姿势,能用自己编的伴奏 型为音乐伴奏;基本能根据音乐来创编舞蹈和歌词。 3、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小组合作时不能创造性的选择表现音乐的形式;在理 解和分析音乐结构方面还有所欠缺。
三、说目标
我根据新《音乐课程标准》理念和我区三性课堂评价要点,结合教材、学情分析, 制定了以下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听辨童声、女声、男声三种人声。可以准确划分歌曲结构,并选择自己喜欢的 方式进行表演。体现了三性课堂的学科性。 过程与方法:
聆听感受歌曲,再现表演音乐,小组自主探究等方式,提高音乐表现能力和合作 探究能力。体现了三性课堂的创新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聆听歌曲,体会家庭的温暖和幸福。体现了三性课堂的教育性。 重点:听辨童声、女声、男声三种人声和激起学生对幸福家庭的珍惜之情。 难点:划分歌曲结构,编创舞蹈和歌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