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程部各岗位人员职责

工程部各岗位人员职责

工程部各岗位人员职责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一、工程部各岗位人员职责项目经理:1、项目总负责2、项目成本控制、进度控制3、总包单位、分包单位、甲供材料、监理的协调、管理4、参加工程例会,传达公司指令,反馈工程信息5、监督管理所属项目的建设监理6、作好所属项目的对设计院、审图公司以及有关手续部门的联络工作配套经理、水电工程师:1、配合总师室作好设计图纸的审查修改工作2、提出合理的配套方案3、配合总包单位办理配套手续4、水电安装工程的抽检与监督管理5、弱电工程招标工作6、配套相关政府部门协调工作预决算员:1、工程合约的草拟工作2、工程成本的概算与预估3、各项目的预决算工作资料员:1、管理好所属项目的工程文件资料2、办理职责范围内的工程手续3、工程量见证及统计4、图纸管理工程管理部职责1、负责贯彻国家有关基本建设方面的政策、法令规定,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和工程施工程序,制订项目管理各类制度操作规范等文件。

2、负责在公司开发项目规划研究过程中就建设工期、工程技术与质量要求、成本控制与配套实施方面提出专业建议。

3、参加施工图纸的审核、结构布局的合理性审核及项目的配套工程的技术性能的会审,办理设计变更联系单。

4、参与起草招标文件,参加工程施工、配套施工单位招标工作。

5、组织项目工程技术交底。

6、对照公司开发项目建设计划,负责专业技术岗位及人员合理配备,保证建设项目整体工程进度。

7、负责工程建设过程标准化管理和安全管理工作,杜绝安全事故。

8、管理项目工程施工质量及原材料质量,参加材料招标与验收。

9、组织隐蔽工程验收、中间结构验收、竣工验收和项目总体验收,保证工程质量达到规划与设想要求。

10、协调工程建设中公司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以及其他有关单位间的关系,提高工作效率。

11、协调建设过程中各配套管线单位工作,搞好各管线设计及进场施工,保证工期如期交付。

12、从景观建筑入手,合理组织景观空间,创造优美的景观环境。

13、认真做好各类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保证工程项目资料的完整无缺。

14、协助财务部监督工程款、材料款支付,协助销售部门处理图纸修改等专项销售变更,参与项目交房,督促施工单位完成物业管理部门提交的后期维修工作请求。

15、组织部门专业人员业务培训,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和操作技能。

16、负责项目工程部(公司)技术业务质量进度、安全的协调和指导。

17、负责甲供材料的招标、采购、供应、验收。

18、负责工程项目工程量的核实及工程决算工作。

19、完成公司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工程部经理岗位职责1、拟订部门阶段工作计划,协调部门内部工作,实施部门员工管理与业绩考核,提出部门员工配置与奖罚意见,指导并督促部门员工工作,保证正常工作进度。

2、会同公司有关职能部门根据工程开发量情况合理安排部门岗位数量及人员分工调整,并进行督促指导、检查与考核。

3、参加公司开发项目规划研究并提出建设成本与配套方面的专业建议。

4、协调工程建设中公司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之间,公司部门之间、阶段与阶段之间、工程部与外界有关单位间的关系,提高工作效率。

5、加强工程质量的管理力度,组织人员对质量进行事前控制和实时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质量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整改。

6、检查整体及分项工程的计划进度与实际进度情况,协调处理现场管理中出现的技术、质量、材料、外观、协调等问题,采取有利措施保证工期的按时完成。

7、抓现场安全管理,实施建设工程双标化管理。

8、组织隐蔽工程、结构主体、安装工程的竣工验收;组织项目工程的综合验收。

9、组织专业人员协助销售部门向客户提供技术咨询和交房服务,组织人员对选择项目提供开发成本控制测算服务。

10、组织部门及项目工程部(公司)工程技术人员的会议及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并指导做好协调工作。

11、组织甲供材料的招标、采购、供应、验收工作。

12、完成公司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一级技术员一、在项目的平面规划前对场地进行详细的测绘工作,对场地周围的管线走向、标高等有关基础资料进行收集并做好原始记录的整理工作。

二、熟悉施工图纸,了解工程特点,工程关键部位的施工技术方法,并能发现图纸中存在按图施工的困难,影响工程质量以及图纸错误等问题,并及时向部门副经理提出意见和建议。

三、掌握施工技术规范及施工工艺流程。

四、应经常地、有目的地对施工工地进行巡视,主要掌握内容如下:1、检查施工单位的技术及安全交底是否确实可行。

2、工地文明施工管理情况。

3、了解施工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并及时反馈。

4、发现施工中的不安全隐患,并做到及时纠正或反馈。

术员岗位职责五、对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开发试用做比较深入的了解,掌握其最基础的资料。

六、在部门经理的安排和领导下,对施工工地进行安全检查,主要检查内容:1、施工单位安全技术措施是否到位。

2、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否齐全。

3、施工现场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检查完毕后,督促施工单位对在检查中发现的不安全隐患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七、作好有关技术资料的整理工作并及时归档。

八、积极主动的完成部门经理安排的其他各项技术工工程管理制度总则一、确保公司建设工程按期、保质顺利竣工,特制定管理制度。

二、工程管理由总工程师牵头,工程部、材料设备部、经济管理部配合实施。

工程施工技术、质量管理一、责权划分(一)建设单位1、协调施工、监理、设计单位的关系。

2、根据国家的有关标准、规范、规程、规定、设计文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承包合同对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的工作质量和施工质量进行检查。

对不符合国家规定和设计的行为提出整改要求。

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均应按建设单位的要求改进工作。

(二)施工单位1、严格按照设计文件。

施工方案。

施工组织设计和国家标准、规范、规程施工,对施工质量负责。

2、及时按建设单位和监理的指令改进工作。

对建设单位及监理的书面指令应在建设单位及监理指定的期限内完成书面答复。

施工单位有权拒绝建设单位、监理不正确的指令。

但必须陈述“拒绝”的正当理由,并得到建设单位和监理的确认。

在建设单位、监理坚持其指令必须执行时,其后果由坚持人负责。

(三)监理单位1、根据国家标准、规程、规范、规定、设计文件代表建设单位对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进行监理。

对违反国家规定和设计文件的行为发出整改指令。

施工单位无正当理由拒绝监理指令。

监理可发出停工令。

复工令亦由监理发出。

2、确认施工质量。

并对已确认的施工质量负责(但并不免除施工单位对施工质量的责任)。

二、技术质量管理方针三全管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预控为主、确保质量。

三、技术质量管理体系(一)建设单位、施工、监理都应根据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建立以总工程师为首的技术质量管理系统。

(二)管理系统的人员必须到岗,职责必须划分明确、管理到位。

四、图纸收发和审核(一)工程图纸及设计文件(包括设计变更)一律由建设单位档案员分发给施工单位项目经理部技术负责人(或档案员)以及监理工程师。

(二)各单位技术负责人应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审查图纸。

(三)图纸审查要点:1、要尺寸、标高、位置、预留孔洞埋件是否正确。

2、重要构造是否合理。

3、图纸、文件是否互相矛盾。

4、执行标准、规范是否明确。

5、土建与安装的衔接有无问题。

6、现在施工技术、装备、供应条件是否适应技术难点的特殊要求。

7、有无危及安全的因素。

五、设计交底设计交底由建设单位组织有关单位进行。

设计交底的主要目的在于说明工程特征、了解设计意图、澄清图纸会审中的问题、更正图纸错误等。

设计交底记录由设计单位整理,经建设单位、设计、监理、施工各方共同签署后建设单位分发有关单位。

六、施工组织设计(一)施工组织设计由施工单位编制。

由监理单位组织施工、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等有关人员审核。

(二)施工组织设计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1、工程概况;2、施工总平面图;3、综合计划:包括进度、材料、预制件、设备、劳动力、施工机具、临时设施计划;4、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5、季节施工措施;6、质量保证措施;7、安全技术措施;8、环保及文明施工技术措施。

(三)施工组织设计的修改、批准程序要符合施工单位的管理制度,同时应通知建设单位、监理重大修改应由建立组织有关人员重新审定。

七、技术交底由各单位技术负责人向各自的属下进行技术交底。

尤其是施工单位的技术交底必须深入到基层,交底应有针对性,说明操作要点、质量标准和安全注意事项。

八、施工严格按照标准、规范、规程、设计文件,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施工。

九、设计变更(一)变更设计施工必须按设计变更图(通知)及洽商记录进行。

(二)施工中有下列情况由施工单位向监理提出,经建设单位同意后提交设计单位书面批准后可以变更施工。

1、图纸错误2、合理化建议3、施工条件、材料规格、品种无法满足原设计要求。

(三)不影响结构建筑美观和使用功能的次要部位,可以在得到建设单位及设计人同意的前提下先施工,后补充洽商记录。

(四)设计变更图、变更通知、洽商记录是设计文件的组成部分,是监理的依据。

十、材料检验(一)主要材料、构件、配件、设备、仪表必须具备合格证、材质单方可使用。

新材料、新产品应具备鉴定证明、质量标准、使用说明和工艺要求方可使用。

(二)指较大、无合格证、部位特别重要的材料、构件、配件、设备、仪表必须按规范、标准的要求由施工单位复验。

(三)建设单位、监理对材料、构件、设备、仪表产生疑问,可以抽样复验,复验合格由建设单位承担费用,复验不合格,施工单位承担费用,并严禁使用。

十一、技术检验施工规程、规范、和技术文件规定的技术检验(比如:强度、压力、绝缘、探伤等)一律按有关规定由施工单位进行,不得任意减少内容和降低标准。

关键的检验应通知监理到场。

施工单位应将检验报告提交监理审查登记。

十二、隐蔽验收(一)上道工序的工作结果被下道工序所掩盖,无法或很难进行再次检查;发生错误无法或很难弥补的工程部位必须进行隐蔽检查以及合格后方准开始下道工序。

(二)监理单位必须事先按分项工程编制隐蔽验收部位计划表,表中应注明项目、部位、检查内容,并书面通知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

(三)工程进行到监理单位规定的隐检部位,施工单位在自己进行了技术复核、质量评定之后准备好相应的档案资料和检验工(量)具,报请监理验收。

(四)隐蔽验收各专业人员都须参加,而且必须作出记录并有施工和监理代表签字确认。

十三、中间验收某一部分分部工程完成之后,由建设单位召集施工、监理、设计联合进行验收,做出书面记录,后续的分部工程方可插入。

十四、设备试运转(一)具备下列条件方可进行试运转1、安装工作完成,并经质量检验合格;2、技术文件规定的检验工作完成并合格;3、试运转方案编制完毕;4、测试量具,工具齐备。

(二)试运转由施工单位主持实施,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参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