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
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国家教育规划纲要,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根据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印发中小学生减负措施的通知》(教基〔X〕26号)等文件精神,现就减轻我区中小学课业负担、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提出如下方案。
一、充分认识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和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意义
近年来,我区教育事业快速发展,教育改革稳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育保障机制不断健全,全区教育进入了内涵发展和质量提高的新阶段。
但总体来看,教育工作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特别是有些学校办学行为不够规范,片面追求升学率,违规补课、考试多、作业多、学生睡眠不足等现象尤为突出,造成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重,阻碍了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影响了广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为此,各有关部门和学校要高度重视,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国家和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上来,把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为基础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坚决纠正不规范行为,解决好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基础教育的满意度。
二、切实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
(一)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和标准
全面实施国家课程计划和标准,不得擅自调整教育部或省定课程计划;不得随意增加课程难度、增减课程和课时;不得赶超教学进度和提前结束课程,切实保障体育、音乐、美术、小学科学、小学英语、综合类和实践类课程的全面开设,切实保证学生自主学习、团队活动和社会实践时间。
进一步加强对教材和教辅材料的监督管理,从X
年下学期开始,在学生自愿的情况下,小学只能征订语文、数学、英语三门课程的各一本教辅资料;初中、高中只能征订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各一本和课程设置对应的教辅资料,其他一律不得征订。
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和要求选用中小学教材。
严禁任何部门、团体和个人滥编、滥发教辅资料,或向学生摊派习题集、考试卷及课外读物等。
(二)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1.科学安排学生作息时间。
严格落实省教育厅关于中小学作息时间的有关规定,即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不含课间休息、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不宜超过6小时,初中生不宜超过7小时。
确保中小学生每天在校体育活动时间不得少于1小时,住校生每天晚自习时间不得超过2课时,走读生原则上不安排晚自习,要切实保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每日有9小时以上的睡眠时间。
2.严格控制书面家庭作业量。
小学一、二年级学生不得留书面家
庭作业,小学其他年级学生(以中等水平学生完成作业时间计算)书面家庭作业量每天控制在1小时以内。
初中学生书面家庭作业量每天不得超过1.5小时。
坚决杜绝给学生布置机械性、重复性、难度过大的作业,禁止学校和教师用增加作业量的方式惩罚学生。
积极推行中小学分层布置家庭作业制度。
3.严禁违规补课。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得利用寒暑假、公休日、课余时间组织或变相组织中小学生进行补课;不得举办各类学科竞赛辅导班,不得组织或者变相组织学生参加校外培训机构举办的文化课补习班。
公办中小学在职教师不得从事任何形式的有偿家教活动,更不得利用职务之便,暗示、动员、介绍或强制学生参加有偿家教。
禁止中小学教师为民办教育培训机构推荐本班学生或相互推荐学生补课。
(三)逐步完善义务教育评价制度
积极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学生评价制度改革。
区教育体育局、各中小学校要加强对考试工作的管理,科学规范考试科目和考试次数。
小学只在每学期末进行一次质量测试,初中每学期只进行期中、期末两次全校性学科考试。
严禁随意组织学校参加各种统考、联考;严禁随意增加考试频度和考试次数;严禁随意提升考试难度,超课标命题。
(四)严格规范义务教育招生秩序
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入学的规定,规范义务教育招生行
为。
每学年要根据生源变化情况合理调整学校招生范围,制订有效措施,积极引导择校,严禁义务教育学校擅自组织任何形式的入学考试,义务教育学校一律不得以特长生的名义招收学生。
坚决禁止学校单方面或和社会培训机构联合或委托举办以选拔生源为目的的各类培训班,严禁公办学校教师参与有X小学生有偿培训的活动。
严禁拒绝有一定学习能力的残疾适龄少年儿童随班就读,严禁以任何理由开除或劝退学生,严禁以任何形式剥夺学生参加中考的权利。
切实保证城区内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保障义务教育完成率。
(五)严格保护学生考试信息的隐私权
区教育体育局要严格按照省、市有关规定,做好对高考、中考成绩、录取结果等考试信息的保密管理工作,加强对学籍、考籍信息的统一管理。
除考生本人外,严禁向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考生报名信息、考试成绩以及录取信息。
(六)切实规范义务教育收费行为
经发、审计等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中小学收费的监督管理工作,切实加大查处力度。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严格执行“零收费”政策,严禁各中小学巧立名目向学生和家长收取赞助费、建校费、借读费、转学费或捐资助学费等费用。
(七)有效缓解义务教育择校问题
1.实施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
按照“统一规划,均衡布点,项目叠加,资金捆绑,先建后并,提高效益”的原则,整合寄宿
制学校建设项目、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等项目集中财力物力,建设较高水平的标准化学校。
对办学条件低于《X省中小学办学标准》的薄弱学校,要制定限期改造计划,集中财力加快改造,努力使区域内所有义务教育学校校舍、师资、仪器设备、图书、体育场地等条件尽早达标,实现区域内学校办学条件的基本均衡。
2.实施义务教育质量提升工程。
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教育政策的根本导向,加强学校内涵建设,全面提高每一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继续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切实有效的督促学校开齐开足课程。
注重学校办学理念、教师队伍建设、学校管理、校园文化、教育质量等软件建设水平的提升。
认真组织实施教师全员培训提高工程,开展新一轮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全员培训,通过重点培养、评优树模等途径,培养造就一批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
建立和完善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素质教育督导评估体系和教学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切实提高中小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三、强化教育督查工作
中小学校长是学校规范办学行为的直接责任人,学校违规办学或超范围征订教辅资料的行为,视情节情况,给予校长党纪、政纪处理,直至解除校长职务;教师违规违纪的,在评职评定、职务晋升和评优树模中实行“一票否决”,并视情节轻重,予以相应的党纪、政纪处理;
如有违法行为,移交司法机关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处理。
教育等部门要采取明查暗访相结合的方式,每年集中开展2次以上整治活动。
要公布举报电话,落实机构和人员,受理、查处群众对于违规办学行为的投诉和举报。
区政府教育督导室要把规范办学行为作为督导工作重点内容,积极组织经常性的随机检查督导,督促义务教育阶段各学校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各项教育法规,落实规范办学的各项要求。
督导评估和检查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告,并作为学校和校长评选先进、行风评议、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
四、营造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氛围
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充分运用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有关规范办学行为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引导全社会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教育观、质量观。
同时,对严重违规的单位和个人以及重大违规事件要及时曝光,主动接受公众和媒体的监督,形成内部监管与外部监督相结合的运行机制。
落实“减负”措施,实施素质教育,共同创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