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过程考核第二次
《钢筋混凝土结构发展综述》专题报告
姓名:沈鹏飞
学号:0903011045
专业班级:09土木一班
成绩:
教师评语:
年月日
《混凝土与钢筋协同工作的基础分析》专题报告
摘要: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指用配有钢筋增强的混凝土制成的结构。
承重的主要构件是用钢筋混凝土建造的。
包括薄壳结构、大模板现浇结构及使用滑模、升板等建造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
用钢筋和混凝土制成的一种结构。
钢筋承受拉力,混凝土承受压力。
具有坚固、耐久、防火性能好、比钢结构节省钢材和成本低等优点。
用在工厂或施工现场预先制成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在现场拼装而成。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共同作用
1、钢筋在钢筋混凝土中的作用
钢筋在混凝土中作用很大,根据钢筋类型位置的不同,用途也很多,钢筋有扣筋,负筋,受力筋,架力筋,分布筋等,其作用意义如下
扣筋是板的负筋,两头弯是扣在模板上的俗称扣筋
支座有负筋,是相对而言的,一般应该是指梁的支座部位用以抵消负弯矩的钢筋,俗称担担筋。
一般结构构件受力弯矩分正弯矩和负弯矩,抵抗负弯矩所配备的钢筋称为负筋,一般指板、梁的上部钢筋,有些上部配置的构造钢筋习惯上也称为负筋。
当梁、板的上部钢筋通长时,大家也习惯地称之为上部钢筋。
受力筋就是放在下排主要受力用的,而分布筋则是放在受力钢筋之上起一个将力均匀传递给受力筋。
分布筋出现在板中,布置在受力钢筋的内侧,与受力钢筋垂直。
作用是固定受力钢筋的位置并将板上的荷载分散到受力钢筋上,同时也能防止因混凝土的收缩和温度变化等原因,在垂直于受力钢筋方向产生的裂缝。
架立钢筋设置在梁的受压区外边缘两侧,用来固定箍筋和形成钢筋骨架。
如受压区配有纵向受压钢筋时,则可不再配置架立钢筋。
架立钢筋的直径与梁的跨度有关。
2、混凝土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作用
2.1混凝土保护层的功能和作用
保证混凝土与钢筋共同工作,确保结构力性能
混凝土与钢筋共同工作,是保证结构构件承载能力和结构性能的基本条件。
混凝土是抗压性能较好的脆性材料,钢筋是抗拉性能较好的延性材料。
这两种材料各以其抗压、抗拉性能优势相结合,就构成了具有抗压抗弯抗剪抗扭等结构性能的各种结构形式的建筑物或结构物。
混凝土与钢筋共同工作的保证条件,是依靠混凝土与钢筋之间有足够的握裹力。
握裹力主要有三种力构成:
(1)粘结力(粘着力)。
它是混凝土与钢筋表面的粘结力。
(2)摩擦力。
当结构处于受力状态时混凝土与钢筋表面产生一种摩擦力。
(3)机械咬合力。
它是由于钢筋表面凸凹不平与混凝土接触面产生一种咬合力。
由粘着力、摩擦力、咬合力这三种力构成的握裹力,直接关系到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性能和承载能力。
保证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握裹力,就要求保护层要有一定的厚度。
如果保护层厚度过小,则混凝土与钢筋之间不能发挥握裹力的作用。
因此规范规定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最小尺寸,不应小于受力钢筋的一个直径。
2.2保护钢筋不锈蚀,确保结构安全和耐久性
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造成其结构破坏的因素很多,如氯离子侵蚀、冻融破坏;混凝土不密实,裂缝;混凝土碳化,碱——集反应,在一定环境条件下都能造成钢筋锈蚀引起结构破坏。
钢筋锈蚀后,铁锈体积膨胀,体积一般增加到2~4倍,致使混凝土保护层开裂,潮气或水分渗入,加快和加重钢筋继续锈蚀,使钢筋锈短,导致建筑物破坏。
混凝土保护层对防止钢筋锈蚀具有保护作用。
这种保护作用在无有害物质侵蚀下才能有效。
但是,保护层混凝土的碳化,给钢筋锈蚀提供了外部条件。
因此,混凝土碳化对钢筋锈蚀有很大影响,关系到结构耐久性和安全性。
保护钢筋不应受高温(火灾)影响,使结构急剧丧失承载力
保护层具有一定厚度,可以使建筑物的结构在高温条件下或遇有火灾时,保护钢筋不因受到高温影响,使结构急剧丧失承载力而倒塌。
因此保护层的厚度与建筑物耐火性有关。
混凝土和钢筋均属非燃烧体,以砂石为骨料的混凝土一般可耐高温700℃。
钢筋混凝土结构都不能直接接触明或火源,应避免高温辐射,由于施工原因造成保护层过小,一旦建筑物发生火灾,会造成对建筑物耐火等级或耐火极限的影响。
这些因素在设计时均应考虑,混凝土保护层按建筑物耐火等级要求规定的厚度设计时,遇有火灾可保护结构或延缓结构倒塌时间,可谓人口疏散和物资转移提供一定的缓冲时间。
如保护层过小,可能会失去这个缓冲时间,造成生命、财产的更大损失。
3、体会
我们在学习钢筋混凝土的时候应注意一下几点:
(1)、钢筋混凝土结构通常是由钢筋与混凝土结合而成的一种结构。
钢筋混凝土材料与理论力学中的刚性材料以及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的理想弹性或理想塑性材料有很大的区别。
为了对混凝土结构的受力性能与破坏特征有较好的了解,首先要求对钢筋和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要较好地掌握。
(2)、目前钢筋混凝土结构和构件的试验以工程实践经验为基础进行分析。
许多计算公式都带有经验性质。
在学习钢筋混凝土时,应该注意各计算公式与力学公式的联系与区别。
(3)、学习钢筋混凝土时,应该注意分析公式与设计公式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了解和掌握我国有关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技术和经济政策。
并学好规范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