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老桥加固方案2

老桥加固方案2

G207、G353、S233常德沅澧城镇快速干线津市至石门公路改建工程(临澧县段)(A1合同段)施工方案工程名称:老桥加固施工单位:河北北方公路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日期:2017 年 03 月目录一、工程简介 (1)二、施工工艺流程 (1)三、施工要点 (2)四、投入设备计划表 (16)五、人员投入表 (17)六、施工工期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17)七、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24)八、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33)九、文明施工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44)十、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措施 (48)十一、雨季、夏季高温施工措施 (54)十二、其他应说明的事项 (58)老桥加固施工方案一、工程简介本合同段共有桥梁2座(均以整幅计);K30+204.671龙池中桥、K30+890.588白鹤小桥;均为老桥改造利用且全部为公路桥梁。

二、施工工艺流程三、施工要点1、我部采用全国同步顶升系统优秀单位江苏飞耀非常先进4点阵位PLC同步顶升系统,而一联2跨桥梁须4台4点阵位PLC同步顶升系统串联才能进行同步顶升操作。

2、我部采用的千斤顶为江苏飞耀SL-RSM-1000∕150型千斤顶,顶高60㎝,顶升行程40㎝,在千斤顶底部我部使用了千斤顶抗倾覆装置,同时在挡块上安装100㎝高的钢限位装置,防止梁体偏位。

3、我部使用植入全螺纹高强钢螺栓,锚固钢牛腿入桥台或盖梁上。

具体检算待施工进行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附入。

4、施工操作平台采用钢结构悬挂式操作平台具体方案如下:在本项目施工中对于桥梁净空高大于5米的,我部计划使用2套钢结构操作平台对桥梁进行桥梁顶升加固作业,如下是我公司荣获专利的钢结构操作平台计算书:桥梁加固工程施工悬挂吊篮钢结构操作平台结构受力计算书桥梁加固工程施工悬挂钢结构吊篮及横移施工平台结构受力分析,以及对人行道板压力分析:4.1、悬挂吊篮可根据桥面人行道的宽度安装移动式标准钢构件平车支撑装置,能沿大桥方向前后移动,同时在移动式标准钢构件平车支撑装置下面安装槽钢导轨和铺设松木板,减少移动式标准钢构件平车支撑装置对人行道板局部压强以免破坏人行道板混凝土结构。

4.2、悬挂吊篮可根据移动式标准钢构件平车支撑装置上的升降设备进行上、下移动,不受拱圈高矮,拱圈的大小,护拱以及立墙等部位的影响,使用方便。

4.3、悬挂吊篮是依据肖松南的设计专利(专利号:移动式标准钢构件平车支撑装置:ZL200720063867.7,吊篮:ZL200820052007.8)设计而成,上部由4组300㎝×75㎝×50㎝角钢标准钢构件组合而成,钢构件用M16高强螺栓连接,同时在钢构件上面使用U型螺栓安装80㎜×80㎜×4㎝方钢作为悬吊杆,同时使用80㎜×80㎜×4㎝方钢作为支撑杆。

4.4、施工吊篮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横梁由300㎝×60㎝×50㎝角钢标准钢构件两层对接错位组合而成,上下两层与对接部位都使用M16高强螺栓连接,在底部对接位置使用钢板及螺栓加强连接。

该标准构件每75㎝位置使用角钢贴面焊接,同时在该位置增加100㎜×100㎜×5㎜三角钢板加固,以抵抗施工的剪力。

该装置的主要特点就是超过横梁承载力的情况下不会断裂,只会变形由此可以根本上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所以安全性能得到更加提高。

4.5、施工悬挂吊篮受力检算依据《施工悬挂吊篮结构图》可知如下项目的重量移动式标准钢构件平车支撑装置:G1=1105.82㎏=10837.04N.1)C30混凝土预制配重块:G2=1000㎏=9800N.2)标准钢构件双横梁:G3=2939.52㎏=28807.3N.3)移动式操作平台:G4=256.52㎏=2513.9N.4)槽钢导轨:G5=240㎏=2235.2N.5)松木板:G6=228㎏=2234.4N.6)施工材料及工具:G7=400㎏=3920N.施工人员6人按75㎏/每人则:G8=450㎏=4410N.4.6、移动式标准钢构件平车支撑装置悬吊钢丝绳计算:依据《施工悬挂吊篮结构图》可知移动式标准钢构件平车支撑装置悬吊钢丝绳2根分道Ф11㎜,查阅《路桥施工计算手册》附表3-34,钢丝绳用途与理论质量表得知:Ф11㎜钢丝绳钢丝总断面积:S=43.85㎜2Ф11㎜钢丝绳公称抗拉强度:σ=1700MPa则钢丝绳破断拉力总和=σ×S=1700×1000÷100×43.85=745450(N)而移动式标准钢构件平车支撑装置悬吊钢丝绳为2根:则钢丝绳破断拉力总和=σ×S×2=1700×1000÷100×43.85×2=1490900(N)则钢丝绳破断拉力=钢丝绳破断拉力总和×换算系数=149090×0.85=1267260(N)而移动式标准钢构件平车支撑装置悬吊重量:G= G3÷2+G4+G7+G8=28807.3÷2+2513.9+3920+4410=25247.6(N)K=钢丝绳破断拉力÷G=12672600÷25247.6=50.2>K安=14满足施工安全需要。

4.7、移动式标准钢构件平车支撑装置悬吊横梁受力计算:依据《施工悬挂吊篮结构图》可知移动式标准钢构件平车支撑装置悬吊横梁为双横梁,梁高为1m、梁宽0.6m,由∟50㎜×50㎜角钢组合而成。

根据《施工悬挂吊篮结构图》计算出横梁的惯性矩、抵抗矩、回转半径如下:I=(b×H3-a×h3)÷12=(60×503—50×403)÷12=3.583×105(㎝3)W=(b×H3-a×h3)÷(6×H)= (60×503—50×403)÷(6×60)=1.433×104(㎝2)i=0.289×√(b×H3-a×h3)÷((b×H-a×h)=0.289×√(60×503—50×403)÷(60×50—50×40)=226.9(㎝2)根据移动式标准钢构件平车支撑装置悬吊横梁为双横梁组合结构,按照简支梁的方式计算出双横梁弯矩及挠度如下:G= G3÷2+G4+G7+G8=28807.3÷2+2513.9+3920+4410=25247.6(N)L=2100㎝反力:R=G÷2=25247.6÷2=12623.8(N)剪力:Q A=G÷2=12623.8(N);Q B=-G÷2=-12623.8(N)弯矩:M max=(G×L2)÷8=(25.2476×212)÷8=1391.77(KN.m)挠度: f max=(G×L3)÷48EI=(25.2476×21003)÷(48×2.1×105×3.583×105)=0.0647㎝=0.647㎜<3㎜满足施工安全需要。

4.8、移动式标准钢构件平车支撑装置悬吊横梁高强螺栓受力计算:依据《施工悬挂吊篮结构图》可知移动式标准钢构件平车支撑装置悬吊横梁为双横梁标准钢构件连接使用M16螺栓,查阅《路桥施工计算手册》附表3-22得:螺栓抗剪容许应力(F1)=80MPa螺栓容许承压应力(σc1)=170MPa每只高强螺栓抗剪容许应力(N1)=n j×(∏×d2)÷4×F1=1×(∏×162)÷4×80=16.084KNN C1=d×Σδ〔σc1〕=16×5×170=13.6KN取两者的较小值N C1=13.6KN,则n为:n=N÷N C1=12.624KN+13.6KN=0.93(个)而横梁每个连接截面使用8个螺栓,满足施工需要。

通过以上计算可以得出施工悬挂吊篮完全满足施工的安全需要,同时使用该装置可以做到省时,省力,并且节约施工成本。

5.桥梁顶升及更换支座5.1.施工方案及工艺要求顶板、千斤顶顶板过程中封闭交通,第一阶段抬升5mm(预顶升)。

第二阶段顶升至设计标高位置(分步顶升,最大顶升量≤1cm),同步顶升过程中对各空心板的顶升高度和支点受力状况进行严格监控,防止对主梁造成破坏,千斤顶顶升过程中在板端部逐级安置临时支撑。

1、支座更换施工顶升方案简述支座更换施工原理:用设置在主墩的千斤顶将梁体顶起,利用顶起空间调整、更换受损支座,然后将梁体落放在完好的支座上。

主要施工内容包括:(1)根据检测报告确定需要顶升的梁;(2)做好顶升前的准备工作(包括牛腿安装,千斤顶的安放,在桥面刻诱导槽);(3)两端同步顶起主梁,承垫在临时支座上;(4)更换支座;(5)千斤顶同步落梁。

2、顶升方案设计1)顶升设备原理由于所需调整的支座位置比较分散,根据桥梁的结构形式,在盖梁顶部(支座左右两侧),磨平以后,按放好千斤顶两端同步顶升主梁。

每台液压顶升设备由一台泵站及千分表组成。

2)千斤顶的选择根据现场踏勘,桥梁顶升着力点需设置临时钢牛腿支撑,顶升净高为顶高L+20mm,通过计算,一块13m空心板约重22t(16m空心板约重24吨),再加上桥面结构外加负重,一块空心板的总重量不会超过32t(16m重34吨),所以采用总高度为800mm的SL-RSM-1000∕150型特制千斤顶(承载力150t),该千斤顶顶高为800㎜,顶升行程500㎜,承载力150吨。

对于一般设计的桥梁上构顶升都能一次顶升到位。

为把几种压力扩散到盖梁能承受的压力范围,所以考虑千斤顶上下部需设置厚钢板或型钢以及安装临时钢牛腿支撑。

根据支座的实际受力情况,每块梁单端均采用额定顶升力为150吨的液压千斤顶。

在着力点净高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需安装反力架作为着力点后进行顶升设备安装。

3)千斤顶布置①、根据现场实地调查,千斤顶安置位置和梁板处间隙小于5cm,对桥台安置千斤顶处下方进行切割处理或安装临时钢牛腿支撑以满足作业要求,具体位置见下图:空心板原支座千斤顶位置切割位置 尺寸为20*25*2桥台②、在暂定的限位装置安装位置用钢筋探测仪对桥台(墩)的钢筋分布进行探测,在限位装置可移动范围内尽量避开钢筋位置;③、用冲击电锤按植筋规范孔位大小及深度打孔。

④、用干净无油的压缩空气把孔内灰尘吹干净,保持孔内干燥;孔内有水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水下植筋胶植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