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古诗两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示儿1汇总
古诗两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示儿1汇总
诗配图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红点处 打开有 地图
四 川 剑外
河 蓟北
北
河 南
河 蓟北
北
巴峡
四 川
剑外长
河 巫峡 南
洛阳 襄阳
东 江海
读一读
剑外忽然间传扬着收复蓟北的消息, 刚刚听到这个喜讯,涕泪就洒满了衣裳。
诗 再看看老伴和孩子,哪里还有一丝的忧愁?
示儿
宋代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代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杜甫(712-770):唐代大诗人。字子 美,河南省人。他的一生创作了大量 的诗篇。当时社会发生的一些重大事 件在他的笔下都有真实的反映,被称 为一代“诗史”。他的诗,艺术成就 很高,对后世影响很大。
思考·练习 2、“喜欲狂”是什么意思?
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
的哪些词语中可以体会到杜甫
“喜欲狂”的心情?用
“
”
画出来。
注释
①闻:听说。官军:指唐王朝的军队
②剑外:现在四川剑阁县北,大小剑山之 间有剑门关。唐人以长安为中心,称剑门以 南地区为剑外,通常作为四川的代称。当时 杜甫在梓(z ǐ)州(现在四川三台县),正 在剑门西南。 ③蓟北:泛指蓟州、幽州一带(现在河北省北部 地区),是安、史叛( pàn)军盘踞(jù)的地方。
2、搜集杜甫的诗,选择一首 喜爱的理解后背下来。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学习古诗方法 一、知诗人,解诗题。 二、抓字眼,明诗意。 三、想意境,悟诗情。 四、诵诗句,品诗味。
思考·练习
3《示儿》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两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相同吗? 联系诗的内容说说你的体会。
作业:
1、学了《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后你最想做些什么?画一画, 演一演,吟一吟,背一背, 写一写……选择一项或几项 完成。
胡乱地卷起诗书,高兴得简直要发狂。
意 在大晴天里放声高歌,还要畅饮美酒,
趁着这春光的陪伴,我正好回到我的故乡。 放舟从巴峡东下,穿越那巫峡的叠嶂, 顺流而下一过襄阳,便一直奔向故乡洛阳。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代 杜甫
剑 外 忽 传 收 蓟 北,
初 闻 涕 泪 满 衣 裳。 却 看 妻 子 愁 何 在, 漫 卷 诗 书 喜 欲 狂。 白 日 放 歌 须 纵 酒,
青 春 作 伴 好 还 乡。 即 从 巴 峡 穿 巫 峡,
便 下 襄 阳 向 洛 阳。
欣赏下面的两首 曲子,选择一首 合适的进行配乐 朗读。
1 、乐曲1
2 、乐曲2
应选择乐曲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代 杜甫
剑外 忽传 收蓟北, 初闻 涕泪 满衣裳。 却看 妻子 愁何在, 漫卷 诗书 喜欲狂。 白日 放歌 须纵酒, 青春 作伴 好还乡。 即从 巴峡 穿巫峡, 便下 襄阳 向洛阳。
④青春:指春日景物。作者想象春季还 乡,旅途有宜人景色伴行。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 ( jì)北, 初闻涕(tì)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wū)峡, 便下襄 (xiān ɡ)阳向洛(luò)阳。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眼泪
单击有内容
河北
四川 河南
(剑外)
却看妻子愁何在,
夫人和孩子
漫卷诗书喜欲狂。
高兴得简直要发狂
单击 打开有内容
单击有 内容
漫卷诗书喜欲狂
胡乱地卷起 “漫”在字典里有三种意思
①水满了流出来; ②满,遍布; ③随便,不受约束。
白 日 放 歌 须 纵酒,
放声歌唱 纵情饮酒
红线处 单击有 内容
青 春 作 伴 好 还 乡。
jì
蓟北
wū
巫峡
tì
涕泪
xiān ɡ
襄阳
luò
洛阳
检查预习情况:
1、杜甫是在什么情况下写这首 诗的? 他当时是什么心情?
公元763年正月,唐代安史
之乱的叛军头子史朝义(史思 明的儿子)兵败自杀,河南河 北相继收复。当时诗人在梓州 (现在的四川省三台县),听 到胜利的消息后,写了《闻官 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是杜 甫“生平第一首快诗 ”,也就 是最兴奋的时候写下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