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山工程制作技术(一)
洞壁,壁线之间通道即是洞。
75
梁柱式假山洞
76
(2)挑梁式假山洞:或称“叠涩式”,
石柱渐起渐向山洞侧挑伸,至洞顶巨石压 合;
吸取桥梁中“悬臂桥”的做法;
圆明园武陵春色的桃花洞,巧妙地于假山洞上
结土为山,既保证结构上“镇压”挑梁的需要, 又形成假山跨溪,溪穿石洞的奇观。
77
武陵春色——桃花洞
49
(三)假山创作原则与设计手法
1、假山创作原则:有真为假,做假成真。
2、叠山设计手法:构思法、移植法、资料拼
接法、立体造型法(模型法)。
50
(四)掇山
工艺过程:施工放线——挖槽——基础
施工——选石——采运——相石——立 基——拉底——堆叠——中层——结 顶——检查——完形。
51
1、相石:
塑石塑山:用雕塑艺术的手法仿造自然山石景观的
工程;在传统所塑山石和假山基础上运用混凝土、 玻璃钢、有机树脂等现代材料塑山塑石,即塑山工 艺;
FRP塑山——玻璃纤维强化树脂(Fiber Glass
Reinforced Plastics ); GRC假山——玻璃纤维强
化水泥(Glass Fiber Reinforced Cement ); CFRC 塑石——碳纤维增强混凝土(Carbon Fiber Reinforced Cement or Concrete )。
的手段采用讲授法的方式教学。
3
一、概述
假山:以造景游览为目的,充分结合功能作
用,以土石为材料,以自然山水为蓝本加以 艺术的提炼和夸张,用人工再造的山水景物 的通称。
置石:以山石为材料作独立性或附属性的造
景布置。
4
假山的体量大而集中,可观可游;置石主要
以观赏为主,体量较小而分散;
假山因材料不同分为土山、石山、土石相间
图的中心;
石高与观赏距离一般介于1:2一1:3之间;
在工程方面要求稳定和耐久; 掌握山石的重心线保持平衡; 常用石榫稳定; 可结合台景布置。
28
29
2、对置:在建筑物前沿建筑中轴线两
侧对称位置的山石布置。
30
3、散置:可以独立成景,与山水、建
筑、树木联成一体;
布局要点:造景目的性明确,格局严谨,
塞:安放石块不稳固时,打入质地坚硬的楔形
石片垫牢,称“打塞” ; 戗:为保证立石稳固,沿石块力的方向的迎面, 用石块支撑叫戗 ; 灌筑:每层山石安放稳定后,内部缝隙处按 1:3:6水泥:沙:石子配此灌筑、捣固混凝土,使 其与山石结为一体。
67
戗
打塞
68
(2)铁活加固设施:银钉扣、铁爬钉、
连
接
斗
挎
62
拼
悬
卡
剑
垂
63
挑
64
券
撑
65
5、收顶:
山石要求体量大,选用轮廓和体态富有特
征的山石;
收顶分峰、峦、平顶三种类型;北雄、中
秀、南奇、西险;
石体要顺应山势,立点求实避虚,峰石要
有主、次、宾、配之别。
66
6、叠山技术措施:
(1)平稳设施和填充设施:垫片平衡和
传递重力;
从外向内包;强调自然、生动;
花台平面轮廓:有曲折、进出的变化;兼
有大弯、小弯的凹凸面,弯的深浅和间距 不同; 花台的立面轮廓要有起伏变化; 花台的断面和细部要伸缩,有虚实和藏露 的变化;
35
6、同园林建筑相结合的置石:少量山石
在合宜的部位装点建筑,模拟自然裸露的山 岩,依岩而建;表现大山之一隅;
12
太湖石
黄石
13
(3)青石:多成片状,称青片石。
(4)石笋:修长如竹笋,作独立小景。
(5)其他石品:木化石、松皮石、石珊
瑚、黄蜡石、石蛋等。
14
青石
房山石
15
灵璧石
16
17
18
山石特征类型
19
20
3、山石采运:
多采用掘取、浮面挑选、移旧和松爆方法;
采用机吊、车船运输;
职业技能教学点:
主要技能教学点为假山材料识别;假山工程设计;
假山工程施工;置石工程施工;人工塑山。
2
教学设计:
1、清点人数—复习旧课—讲授新课—课后小
结—作业布置;
2、教学重点为假山置石材料识别、假山工程
施工;
3、教学难点为人工塑山及假山施工实践操作。
教学手段:
结合假山工程实例进行案例分析,运用多媒体
可成自然山石景。
40
三、假山
(一)假山类型:
1、土包山:以土为主,以石为辅的堆山
手法; 2、石包山:以石为主,外石内土的小型 假山; 3、掇山小品:厅山、壁山、池石。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二)理山
1、相地合宜,造山得体; 2、先立主体,次相辅弼; 3、远观山势,近看石质; 4、寓情于石,情景交融;
的山。
5
假山的沿革:
第一阶段:写实性,土山带石为主,尺度近真山;
第二阶段:移天缩地于一园的写意山水,抽象的意
境,充满艺术联想;
第三阶段:山水画为指导,以玲珑剔透为特征,以
微茫、惨淡为妙境;
第四阶段:新时代审美情趣,特色明显,塑山及人
工岩工艺大有发展。
6
(一)假山功能作用
1、作为自然山水园的主景和地形骨架; 2、作为园林划分空间和组织空间的手段;
用泥团、扎草、夹杠、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保护包装。
21
22
23
大秤起重 小秤起重
24
三角架吊链起重法
25
走旱船
小地龙
26
二、置石
1、特置:
选择体量大、轮廓线突出、姿态多变、色
彩突出的山石;
布置要点:相石立意,山石体量与环境协
调,有前景框景和背景的衬托和利用植物 弥补山石的缺陷。
27
一般置于相对封闭的小空间,成为局部构
87
8、假山叠石8忌
一忌对称居中
二忌重心不稳
88
三忌杂乱无章
四忌纹理不顺
89
五忌铜墙铁壁
六忌刀山剑树
90
七忌鼠洞蚁穴
八忌叠罗汉
91
(五)施工要点
1、注意先后顺序,应自后向前,由主及次,
自下而上分层作业;
2、按设计要求边施工边预埋预留管线水路孔
洞,忌事后穿凿,松动石体;
92
3、对结构承重受力用石必须小心挑选,保证
塑山多考虑绿化与泉水的配合,弥补塑山
干枯、缺乏生气的缺点;
宜远观不宜近赏;
按设计方案塑造模型,1:10-50,石膏制
作,以进一步完善设计方案。
97
98
99
3、塑山施工的工艺流程与技术要点:
(1)工艺流程:
取山之形(制模)——造山之势(拼
塑)——绘山之色(表面处理);
手法洗练,寓浓于淡,有聚有散,有断有 续,主次分明;高低曲折,顾盼呼应,疏 密有致,层次丰富,散而有物,寸石生情。
31
32
33
4、山石器设:以石材作石屏风、石栏、
石桌、石几、石凳、石床等;
宜布置在树下、林地边缘; 选材应与环境其他石材协调,外形接近平
板或方墩状,尺寸稍大。
34
5、山石花台:
首选单块峰石放在安全之处;
按石料不同的形态、作用、施工造型先后顺序合
理安排; 使每块石料的大面朝上; 有次序排列式放置; 保证最佳观赏点与掇山场地的通透; 石间不能挤靠或成堆放置; 忌讳边施工边进料。
52
2、立基:
基础表面高程应在土表或者水位线以下
0.3~0.5m;
常见桩基、灰土基础、石基、混凝土和钢
78
挑梁式假山洞
79
(3)券拱式假山洞:顶壁一气,安全;
戈裕良创造的券拱式假山洞结构;
承重逐渐沿券成环拱挤压传递,不会出现梁柱
式石梁压裂、压断的危险,洞顶、洞壁的结构 和外观都具有很强整体性和整体感强。
80
券拱式假山洞
81
假山洞
82
83
84
85
86
(a)单梁(b)丁字梁(c)井字梁 (d)双梁(e)三角梁(f)藻井梁
95
可据意愿塑造出理想的艺术形象,塑造难以采运
和堆叠的巨型奇石;
能与现代建筑协调,随地势、建筑塑山; 表现黄蜡石、英石、太湖石等不同石材风格,可
在非产石地区布置山景,可利用低价格材料获得 较高山景艺术效果;
施工灵活方便,不受地形、地物限制;
据意愿预留位置栽植植物绿化。
96
2、塑山设计与方法:
(4)填充式结构:填土结构、砖石填充
结构、混凝土填充结构。
59
a环透式假山 b层叠式假山 c竖立式假山
60
4、中层:指底层以上,顶层以下的大
部分山体;
30字诀:安连接斗挎,拼悬卡剑垂,挑飘
飞戗挂,钉担钩榫扎,填补缝垫杀,搭靠 转换压;
要求:接石压茬;偏侧错安;仄立避闸;
等分平衡。
61
安
叠石:质好形宜; 腹石:用量较大,就地取材; 基石:巨型石,坚硬、耐压。
9
(2)石形和纹理走向与造型的关系;
斜向石型有动势和倾斜平衡感觉,适于表
现危岩与山体的高远效果;
不规则曲线纹理石型适于表现水景,叠瀑
具有动态美;
横向石型具有稳定的静态美。适于围栏、
庭院、叠山造型。
10
(3)石的色泽与叠山环境的关系;
36
(1)山石踏跺和蹲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