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一、编制依据及编制目的 (2)1.1编制依据 (2)1.2编制目的 (2)二、使用范围 (2)三、主要施工机械及劳动力配置 (2)四、施工方案 (3)1、二次衬砌混凝土灌注 (3)2、二次衬砌混凝土振捣 (3)3、二次衬砌防脱空注浆 (3)五、施工工艺及工法 (3)1、二次衬砌台车灌注窗口的布设 (3)2、二次衬砌台车对称溜槽的设置 (6)3、混凝土浇筑顺序安排 (6)4、二次衬砌混凝土振捣区域划分及振捣器布设 (7)5、附着式振捣器集控装置设置 (8)6、混凝土浇筑及振捣 (8)7、预计振捣效果展示 (9)8、拱顶回填注浆管的埋设 (11)六、施工注意事项 (12)七、方案的实施与优化 (12)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浇筑、振捣及注浆专项方案一、编制依据及编制目的1.1编制依据1、《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2、《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24-2003;3、中国铁路总公司工程管理中心文件《铁路隧道二次衬砌预防拱顶空洞实施意见》(工管桥隧函[2015]199号);4、云桂铁路云南公司大瑞指挥部文件《大瑞指挥部关于铁路隧道衬砌预防拱顶空洞的通知》(大瑞指工[2016]13号);5、中国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设计的大瑞铁路DRBRTJ-5标隧道施工图纸;6、隧道二次衬砌整体液压台车生产厂家使用说明;7、我单位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
1.2编制目的为保证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实体质量,预防二次衬砌质量通病,确保二次衬砌混凝土灌注均匀、振捣密实、注浆饱满。
二、使用范围单线隧道衬砌段落:桦桃林三号隧道Vc2复合衬砌三、主要施工机械及劳动力配置二次衬砌施工机械配备表(单作业面)二次衬砌施工人员配备表(单作业面)四、施工方案1、二次衬砌混凝土灌注二次衬砌混凝土采用整体液压台车作为模板,由混凝土运输罐车运至现场后,通过混凝土输送泵从下至上分层、由洞口方向已浇筑段向掌子面方向利用灌注窗单向依次左右对称灌注。
2、二次衬砌混凝土振捣混凝土采用插入式振捣棒和附着式振捣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振捣。
对起拱线以下以插入式振捣棒振捣为主,附着式振捣器为辅;对起拱线以上以附着式振捣器振捣为主。
附着式振捣器采取集中控制、逐批启振。
3、二次衬砌防脱空注浆防脱空注浆采取预留纵向、径向注浆管及排气管的方式进行。
拱顶回填注浆在衬砌脱模前完成,纳入隧道工序管理。
五、施工工艺及工法1、二次衬砌台车灌注窗口的布设灌注窗口分6层左右对称布置,每层每侧设置3-4个窗口,层与层间交错布置。
窗口水平中心间距为3m,层间中心距离1.49、1.66、2.09m,窗口大小为0.45*0.45m。
底层灌注窗距矮边墙距离为1.34m,窗口L1-1、L1-4、L3-1、L3-4、R1-1、R1-4、R3-1、R3-4、距离台车边0.75m。
台车拱部最高点纵向断面上设置垂直方向泵送接口管三根,分别为C1、C2、C3。
具体尺寸布置详见图一:二衬台车混凝土灌注窗口侧面布置图。
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浇筑、振捣及注浆专项方案二衬台车混凝土灌注窗口侧面布置图52、二次衬砌台车对称溜槽的设置二次衬砌砼采用输送泵集中泵料溜槽分层布料的方式灌注,溜槽用铁皮+软管制作。
溜槽长度可调节以满足上、中、下三层混凝土灌注窗输送混凝土的需求。
根据线路中心线距离灌注窗的距离确定溜槽长度并利用二次衬砌台车进行固定,溜槽搭设必须牢固并能支撑混凝土自重及混凝土浇筑时的冲击力。
具体布置详见图二:二衬台车对称溜槽正面布置图。
二衬台车对称溜槽正面布置图3、混凝土浇筑顺序安排混凝土浇筑顺序为由洞口已浇筑段二次衬砌向掌子面方向从下到上,左右对称逐窗浇筑,逐窗振捣。
具体顺序如下:①从L1-1、R1-1顺序浇筑至L1-4、R1-4,由窗口插入振动棒振捣密实(插入式振捣棒为主);②从L2-1、R2-1顺序浇筑至L2-3、R2-3,由窗口插入振动棒振捣密实(插入式振捣棒为主);③从L3-1、R3-1顺序浇筑至L3-4、R3-4,由窗口插入振捣棒+附着式振动器振捣密实(插入式振捣棒为主、附着式振动器为附);④从L4-1、R4-1顺序浇筑至L4-3、R4-3,由于此层窗口设于拱部位置故采用附着式振动器振捣密实;⑤从C1顺序灌注至C3,附着式振动器由下层逐层启振,振捣密实至拱顶挡头模板最高处混凝土浆液外涌判定浇筑饱满后停止混凝土灌注。
(注靠近已浇筑二衬砼段工作窗口为L1-1、L2-1、L3-1、R1-1、R2-1、R3-1)详见图三:混凝土浇筑流程图。
窗口L1-1→L1-2→L1-3→→L1-4→R1-1→R1-2→R1-3→R1-4→L2-1→L2-2→L2-3→R2-1→R2-2→R2-3→L3-1→L3-2→L3-3→L3-4→R3-1→R3-2→R3-3→R3-4→L4-1→L4-2→L4-3→R4-1→R4-2→R4-3→C1→C2→C34、二次衬砌混凝土振捣区域划分及振捣器布设根据二次衬砌结构形式,混凝土的振捣分两部分进行。
下半部分台车二层窗口以下0.2m以下的部分,主要为插入式振捣器作用范围,插入式振捣器采用Φ70mm振动棒, 作用半径0.5m;在台车两端及边角部位由于插入式振捣棒不能全部覆盖,采用每侧增加2个附着式振动器辅助进行振捣。
从第三层窗口至起拱线以上部分为插入式为辅、附着式振捣器为主作用范围。
附着式振捣器蒙自华鑫ZW-150高频振动器(功率1.5KW),振动效率高,振幅小,在钢模变形上消耗的能量小,对台车影响小。
激动频率( 2840次/分)激动力(7KN) 振幅小(0.8mm)辐射范围大(1.5m) 砼流动性,可塑性增加,构件密实度提高,表面气孔小,成型快,质量可大幅度提高。
共18台,其中起拱线以上部位12台,边墙部位6台(每侧3台),安装于二次衬砌台车左右对称的定型模板上,布设。
详见图四、混凝土振捣区域划分及振捣器布设立面图。
5、附着式振捣器集控装置设置为使附着式振动器达到由下至上逐层启振的效果,需对同层附着式振捣器进行集中控制。
其设置方法为:将振捣器F1-1,2,3,、F2-1,2,3、F3-1,2,3,4、F4-1,2,3,4、F5-1,2,3,4分别按并联方式进行连接并将5个集控开关集中设置于一个配电柜里面,将配电柜悬挂于台车端头并由专人进行控制和看守。
6、混凝土浇筑及振捣混凝土浇筑时,混凝土最大下落高度不超过2m,台车前后混凝土高度差不得超过0.6m,左右两侧混凝土浇筑面高差控制在0.5m以内,严禁单侧一次浇筑超过0.5m以上。
同时应合理控制混凝土浇筑速度,浇筑混凝土时不得直接冲向防水板板面流至浇筑位置,以防混凝土离析。
边墙部位每浇筑一层后采用插入式振捣棒进行振捣,每层厚度控制在50cm以内,插入式振动棒在混凝土中移位时,应竖向缓慢拔出,不得在混凝土浇筑仓内平拖,插入式振捣棒振捣时间宜为20-30S;台车两端边角部位采用附着式振捣器辅助振捣,附着式振捣器振捣时间宜为50S。
起拱线以上的拱部左右对称分层灌注混凝土,每层厚度控制在50cm以内,每灌注完一层后采用拱部附着式振捣器进行分层振捣,振捣时间宜为50 S。
泵送下料口应及时移动,不得用插入式振动棒将下料口处堆积的拌合物推向远处,混凝土振捣时,振捣棒不得接触防水板,以防防水板受到损伤。
7、预计振捣效果展示根据附着式振捣器功率及有效振捣作用半径,拱部无盲区全覆盖布设拱部附着式振捣器,确保混凝土的振捣充分均匀,无漏振现象。
预计振捣效果详见图五:附着式振捣器振捣效果展开图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浇筑、振捣及注浆专项方案108、拱顶回填注浆管的埋设注浆管、排气管均采用Φ30mm 的PVC 管,注浆管加工为花管,孔间距20cm ,孔径5mm ,梅花型布置,固定条采用40cm ×10cm 矩形防水板。
详见下图。
二衬注浆管梅花型钻孔将注浆管与排气管用固定条焊接固定于拱顶,两管间距3~5cm ,固定条间距为1m 。
PVC 管加长采用直接接头连接,伸出二衬端头不少于20cm 。
如图所示:预贴PVC注浆花管预贴排气管空隙防水层二次衬砌 纵向预贴注浆管道法横断面示意图预贴PVC注浆花管空隙防水层注浆机衬砌台车端模衬砌台车模板本循环二次衬砌上循环二次衬砌纵向预贴注浆管道法纵断面示意图注浆管保护:钢筋绑扎时必须对注浆管周边的混凝土垫块进行加密,防止在浇筑过程中因为钢筋变形对注浆管挤压破坏。
拱顶回填注浆在衬砌脱模前及时进行。
注浆材料采用高结石率的水泥或微膨胀水泥浆,注浆压力应达到0.2Mpa。
注浆过程中发现吸浆量过大时应停止注浆,查明原因后采取处理措施。
注浆顺序宜沿线路上坡方向进行,注浆过程中要时刻观察注浆压力和流量变化。
注浆完成后3个月内采用人工敲击、地质雷达法等方式对拱顶衬砌质量进行自检,施工缝、预埋槽道位置应重点检查,发现缺陷后及时处置。
六、施工注意事项1、振动器模板有一定的振幅,为避免台车发生偏移,台车两端丝杠以斜撑方式进行加固。
2、在混凝土浇筑前认真检查模板台车就位是否符合要求,检查项目包括台车空间位置、结构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堵头板加固牢靠走行部分锁定,底部支撑牢固、不漏浆。
3、为防止拱部混凝土浇筑出现空穴,混凝土坍落度宜按200mm控制。
坍落度不宜过大以避免离析或泌水。
4、当混凝土浇筑至作业窗下20cm,作业窗关闭前,应将窗口附近的混凝土浆液残渣及其他脏物清理干净,涂刷脱模剂,将其关闭严密,防止窗口部位混凝土表面出现凹凸不平的补丁甚至漏浆现象。
5、混凝土同条件抗压试块取样、养护方式和试件留置数量应符合现行标准《铁路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规程》(TB10426)的规定;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抗渗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样制作,其摆放位置按项目部《隧道施工标准化布置交底》内容实施。
七、方案的实施与优化桦桃林三号隧道二次衬砌将按照此《二次衬砌混凝土灌注、振捣及注浆专项方案》在施工中认真执行,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全面的收集、总结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数据、机械设备数据、人员工效等资料,主要有混凝土性能参数、振捣器振捣时间、振捣棒作用范围、混凝土灌注层厚度、注浆压力、注浆时间等,并在原有方案的基础上对关键数据和工艺进行优化改进,最终形成一套科学、规范、有效的二次衬砌混凝土灌注施工工艺工法,保证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实体质量满足设计与规范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