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以和为贵》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

《以和为贵》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

《以和为贵》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活动目的
1.探知“和”的内涵
2.了解“和”的多样
3.体验“和”的力量
活动重点、难点
让学生学会围绕关键词展开阅读,提升学生的阅读概括能力。

活动创意
1.将本册教材所有的综合性学习进行融合,让学生在熟悉的活动中了解不同的知识,活学活用且能温故知新。

2.学生活动由易到难,逐层深入,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

活动步骤
活动准备
学生分小组积累与“和”有关的成语、诗词、名言警句、小故事,整理以备交流。

活动展示
一、导入
播放视频,老师旁白:“和”一个简单的汉字,不仅渗透着中国人几千年来待人接物的处世智慧,更体现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

二、用一个词解读“和”的内涵
学生根据之前搜集的词语来组织语言,解读“和”在不同语境中的内涵。

教师过渡:“和”是什么?“和”是“和煦”,是温暖;“和”是“和平”,是世界同为一个村;“和”还可以是什么?请你试着用一个词语来解读。

学生分小组完成解读。

活动方式:全班学生分为六组,小组合作完成任务。

活动要求:各个小组以开火车的形式比赛,一个组解读一个词,一轮完毕后再来下一轮,规定时间内说不上来或者是表达有问题的视为出局,最后留下来的小组获胜。

(教师用“人和”、“团结”这些关键词来评价优胜组。

这样更能凸显“和”的珍贵。


教师小结:“和”一个简单的汉字,不仅渗透着中国几千年来待人接物的处事智慧,更体现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

三、用一句名言来了解“和”的多样
教师过渡:两千多年前,这块土地上的先哲弟子,曾沿黄河奔波,把“和”为贵的信条传播,让“和”植根于我们的血脉深处。

我相信同学们已经搜集了很多与“和”有关的名言,你试着来解读一下他们的理念。

活动方式:每个小组选派两位同学,合作完成任务。

活动要求:学会提炼。

用先贤语中的关键字、关键词概括品析“和”的多样。

每个组选两位同学展示学习成果,一位同学声情并茂诵,另一位同学别出心裁品。

A同学:模仿先贤,读出韵味。

B同学:品味先贤,得出真知。

小组读完后教师给予鼓励:听了你们的精彩解读,老师也禁不住想和同学们一起来品一品孔子的这句话。

生读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师品“和”是和谐统一,是抽象、内在的;“同”是相同一致,是具体、外在的。

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和谐相处却不盲目苟同;小人盲目苟同却不和谐相处。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主张平衡和谐,万事“以和为贵”。

师生合作品读完,教师过渡:“和”文化也是和谐文化,是以和谐的内涵为理论基础的文化体系,是中国乃至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思想文化,是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

古今中外,很多人“以和为贵”成为美谈,他们的故事流传至今,对我们为人处世都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引入下一个环节。

四、用一个故事来叙说“和”的真谛
活动方式:讲述“以和为贵”的小故事。

活动要求:按照演讲比赛的要求,声情并茂,且在这个故事的讲述中,有述说者自己的观点和感悟。

讲完后由教师评出最佳讲述者。

学生故事讲完教师引导,开阔学生思维:与“和”有关的小故事有很多,咱们的语文课本中也有不少,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你还能列举课本中的其它的文章吗?学生此时肯定会跃跃欲试,教师顺势引导:流行歌曲中也渗透着“和”的理念,如《团结就是力量》、《明天会更好》、《北京欢迎你》,老师此时可以唱出几句来,当耳熟能详的旋律哼唱起来,学生的兴趣顿时高涨,在脑海中迅速提炼、搜集与“和”有关的歌曲、文章,学生也真正动了起来。

教师总结:听同学们分享了这么多,老师想说:尊老爱幼,家庭和睦;亲仁善邻,社会和谐。

你想说什么?引入活动课的最后一个环节。

五、用一句标语来宣扬“和”的力量
活动方式:创作几条以“和”为主题的宣传标语。

活动要求:有较强针对性,讲究语言,力求新颖,朗朗上口。

每个小组拟写一句你认为最精彩的标语,用最漂亮的字在黑板上板书。

小结:同学们的抒写特别精彩,我想“和”这个简单的汉字会用各自不同的语言,表达同样的理念,在各自的文化里产生共鸣。

让我们一起努力,写好这个并不复杂的“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