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 2012年2月24日)去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达到7.28亿吨,连续七年居世界第一;去年本市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36230元,比上年增长13.8%……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2月24日上午公布2011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晒”一“晒”上海的“家底”。
低收入家庭收入增长高于平均水平公报中称,据抽样调查,去年本市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36230元,比上年增长13.8%;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15644元,增长13.8%。
全年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5102元,比上年增长8.2%。
市统计局分析,居民收入增长呈现“两个快于、一个同步”的特点:一是扣除物价因素后的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快于全市经济增长,是2000年以来(除2009年因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物价下跌外)首次出现的格局;二是低收入家庭可支配收入增长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0%最低收入家庭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4.7%,高于全市城市居民平均增幅0.9个百分点;三是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与城市居民保持同步。
每百户城市居民家庭拥有轿车18辆统计公报显示,至去年年末,平均每百户城市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家用轿车18辆,家用空调207台,移动电话236部,家用电脑138台。
平均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家用汽车10辆,彩电188台,洗衣机88台,移动电话189部,家用空调130台,家用电脑50台。
至去年年末,全市储蓄存款余额17958.22亿元,当年新增1521.36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3.4平方米,折合人均住房居住面积17平方米。
居民住宅成套率达到96%。
至去年年末,全市共有1290.88万人(包括离退休人员)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有604.22万人参加失业保险,全年领取失业保险金的人数21.9万人。
人均生产总值继续保持领先去年本市实现生产总值(GDP)19195.6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2%。
全市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生产总值为82560元,折合12784美元,在全国各省级地区中继续保持领先。
同时,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稳步提高,全市完成地方财政收入3429.83亿元,比上年增长19.4%,与经济基本保持同步增长。
拥有各类金融单位1048家国际金融中心功能继续增强。
至去年年末,上海拥有各类金融单位1048家,其中经营性外资金融单位达173家。
金融市场功能不断完善,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成交额23.76万亿元,期货交易所成交额86.91万亿元,金融期货交易所成交额43.77万亿元,银行间货币与债券市场成交额196.64万亿元,黄金交易所成交额4.44万亿元。
金融创新稳步发展,一批新的金融产品成功推出,国际贸易结算中心外汇管理试点企业扩大到20家。
此外,据2011年度“伦敦金融城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新华-道琼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指数”最新排名,上海分列全球第五、第六位。
港口货物吞吐量连续七年世界第一国际航运中心主要业务量指标稳居世界前列。
《统计公报》显示,2011年上海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7.28亿吨,连续七年居世界第一;集装箱吞吐量3173.93万国际标准箱,连续两年位居世界第一;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7455.88万人次,浦东国际机场货邮吞吐量排名世界第三。
新增“城市运行安全”篇2月24日公布的统计公报专门增加了“城市运行安全”篇,加强了对这方面指标的监测和反映。
全市食品监测总体合格率达到94.1%。
全市生产安全事故造成死亡1250人,比上年下降11.3%;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065,继续保持下降态势。
2011年经济运行数据:上海人均GDP82560元全国第一2012年1月21日 10:04 来源:东方网综合作者:臧鸣选稿:李浩翔沪人均GDP 82560元全国最高2011年上海市国民经济运行数据公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13.8%超GDP增速2011年经济运行数据公布上海人均GDP82560元全国第一上海去年GDP增长8.2%低于居民人均收入增速刘建平制图在昨天举行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市统计局总经济师严军介绍了2011年上海市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及各项统计数据。
据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抽样调查,全年城市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6230元和15644元,均比上年增长13.8%,扣除物价因素后的增幅略高于全市生产总值增幅。
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9195.6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2%。
人均GDP按常住人口计算是82560元,折合12784美元,严军表示,“这个数字在全国各个省级区域水平来讲是最高的。
”去年CPI上涨5.2%居民收入在扣除物价因素后,增幅略高于全市GDP增长。
市统计局总经济师严军表示,取得这样的结果是非常不容易的,除了经济增长因素以外,政策性因素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根据最新发布的数据,2011年上海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都是13.8%,其中,工资性收入分别为24454元和10493元,增长12.5%和9.2%;转移性收入分别为9149元和3031元,增长15%和17.4%。
扣除物价因素以后,增幅略高于全市GDP的增长。
严军说,这个水平是2000年以来首次出现的情况,“当然除了2009年,那一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物价是负增长的”。
他说,2011年物价涨幅达到了5.2%,扣除物价因素以后居民收入增速还能高于整个经济增速,“是非常不容易的”。
数据显示,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5.2%,其中服务项目价格上涨3.9%。
分类别看,食品类价格上涨10.8%,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上涨1.3%,衣着类价格上涨4.3%,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上涨7.1%,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4.1%,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上涨0.2%,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比上年下跌0.8%,居住类价格上涨5.4%。
要使经济成果惠及民众严军说,201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9195.6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2%。
从趋势看,一季度增长8.5%,上半年增长8.4%,前三个季度增长8.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24.94亿元,比上年下降0.7%;第二产业增加值7959.69亿元,增长6.5%;第三产业增加值11111.06亿元,增长9.5%。
可以说,上海经受住了全球经济环境复杂的挑战和自身经济转型双重考验,实现了经济有质量的发展,成果来之不易。
人均GDP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据严军介绍,按常住人口计算,上海2011年人均GDP是82560元,折合12784美元,“这个数字在全国各个省级区域水平来讲是最高的。
”严军表示,“对于经济发展来讲,还是要强调,一方面要保持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更加重要的并不在于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标准,而是要像市委市政府要求的,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使经济发展的成果能够更好地惠及广大民众。
”财政收入3429.83亿元虽然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回落,但居民收入增长较快,就业形势总体平稳。
全年还新增就业岗位64.16万个,其中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非农就业13.03万个。
至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27.33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4万人。
严军表示,过去的一年,上海经济保持了平稳健康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持续加大,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步伐明显加快。
2011年上海市地方财政收入保持增长,货币信贷运行平稳,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3429.83亿元,比上年增长19.4%。
至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82万亿元,同比增长11.5%,比年初增加6369.61亿元。
但严军也表示,当前,外部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各类风险因素增多;上海经济稳定增长的压力仍然较大,影响物价波动上涨的因素仍然存在。
2012年上海将更加注重稳定增长、更加注重结构调整、更加注重改革开放、更加注重民生保障、更加注重城市安全。
去年保障房投资479亿元2011年,上海市房地产开发投资2170.31亿元,比上年增长了9.6%,对于这样的数字,严军表示,2011年,沪保障房投资对于房地产投资的拉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力量。
据严军介绍,2011年,上海市房地产开发投资2170.31亿元,比上年增长了9.6%,增幅高于全市的投资增幅。
对于这点,严军表示,2011年房地产投资的增长也有它具体的客观因素,其中保障房投资对于房地产投资的拉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力量。
“去年保障房投资完成了479亿元,比上年增长42.9%,占全市住宅开发投资的比重达到34.3%。
在全市房地产投资9.6个百分点的增长中间拉动了7.3个百分点。
如果剔除保障房投资以后,其他房地产开发投资仅仅是增长了2.8%。
”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势头严军说,上海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已得到明显遏制。
房地产作为整个经济增长重要的经济门类,上海还将进一步坚持宏观调控政策,“政策不变、力度不减”,以满足普通居民居住需求为导向,保证房地产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更重要的是使得市民的利益得到更好的保障。
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1月,上海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尚有1.1%的上涨;至6月份,涨幅收窄至0.1%;7-9月,连续三个月涨幅为零;第四季度,逐月分别出现0.3%、0.3%和0.4%的下跌。
严军还介绍,去年上海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1019.68亿元,比上年下降2.4%,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从2005年的15%下降至9.2%。
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771.3万平方米,下降13.8%;其中商品住宅销售1473.72万平方米,下降12.6%。
据介绍,今年上海将继续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政策措施,确保实现房价“稳中有降”。
◎分析继续改善收入分配任务还是比较艰巨上海市统计局总经济师严军表示,居民收入增加一方面是上海转型发展、经济增长质量不断提高的体现,同时政策性因素对促进居民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增长也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2011年,上海市出台了一系列保障工资增长的政策,包括最低工资标准的上调、工资增长指导线的出台等,在转移性收入方面,各类离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上调了10%以上、对退休人员发放一次性补贴等措施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上海市低收入家庭的收入增长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严军说,根据城乡居民抽样调查的结果,全市收入最低20%的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14.7%,高于全市平均增幅0.9个百分点,其中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上调、失业保险金最高标准上调、向“低保家庭”和救助对象发放临时补贴等政策性因素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同时,城乡居民的收入增幅保持同步。
“一直以来,农村居民收入增幅始终是略低于城市居民收入的增幅”,严军说,2011年,市委、市政府加大了惠农政策的力度,努力增加农民的收入,缩小城乡的收入差距,去年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保障农民收入得到有效增长,“农副产品价格上涨和房租价格上涨也带动了农村居民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