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中国古代文学艺术
主要内容:分风、雅、颂三部分
先秦秦汉
主要特点:采用楚国方言,句式自由灵活
的诗歌 楚 辞 代表作:屈原的《离骚》
产生背景:汉朝政治统一,经济发展 汉 赋 主要特点:铺陈词藻,文采华丽
中 国 古 代 诗
唐诗
唐诗繁荣的原因
繁荣、开放和多元的文化 科举取士制度的确立
初唐:王勃、陈子昂
边塞诗:高适、岑参
代表人物
A 5、宋元城市经济高度发展,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在文艺上的主要反映有 ①戏剧 ②风俗画 ③宋词 ④话本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6、著名画家郑板桥在《题画》中说:“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强调“意在笔先”、 “趣在法 外”。
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 ( )
A、说明绘画创作并不是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 B、说明并非所有意识都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
盛唐 山水诗:孟浩然、王维 杰出代表:李白、杜甫
歌
中唐:白居易
晚唐:杜牧、李商隐
宋词和 宋 词 元散曲
宋词更便于抒发感情、反映现实 宋词繁荣的原因 商业和城市繁荣,市民队伍扩大
豪放派:苏轼、辛弃疾 代 表 人 物 婉约派:李清照、柳永
元散曲兴起的背景:汉族文人进取无望,以此抒发愁闷情怀
中 国 明清 古 小说 代 小 说
中
出现原因魏晋以来政治黑暗、士人群体形成
国 魏晋文人画
代表作:《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古
东晋顾凯之 绘画理论“以形写神”
代
地位:第一位有作品可考的大画家
绘
原因:政治统一、经济繁荣、
画 唐朝吴道子 特点:创制法度、表现雍容华贵的盛唐气象
艺
代表作:《送子天王图》地位:尊为“画圣”
术
文人阶层不断扩大。理学的兴起 注重内心的修养
C、论证了艺术创作只是人的主观虚构
D、提示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基本特点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文学艺术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的反应。
(1)概括汉字从起源到秦统一的演变历程,指出“书同文字”的背景和意义。
(1)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2分) 背景:①春秋战国是社会大变革时期,各诸侯国对汉字任意减省笔画,
造成混乱,削弱了汉字的交流功能。(1分) ②秦统一后,为加强政治统一的需要。(1分)
意义: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分) (2)元杂剧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繁荣起来的?
(2)①元代城市经济繁荣和市民阶层的壮大。(1分) ②当时知识分子的地位低下,纷纷将一腔才情宣泄在戏剧创作,促
进了元杂剧的昌盛。(1分)
(3)明清小说有哪些突出成就?试举例加以说明。
(3)特点及举例: ①弥漫着拜金逐利的风气,传统的轻商思想开始淡化。商人第一次作为歌颂的对象进入 文学世界。(1分) “三言”、“两拍”。(1分) ②明清时期政治黑暗,官场腐朽,社会矛盾逐渐加深,出现一批批判现实的力作。(1分
原因
宋元绘画
宋代商业发展、城市兴起、市民阶层壮大 北宋:构图气势宏伟,画风阳刚豪放
文人画 南宋:江南风光,构图不对称,墨色恬淡(马、夏)
元代:抒发南方人士的郁闷心情
民间风情画: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明清绘画:时代变迁社会动荡。奇特画家;百姓喜闻乐见的风俗画
历史地位:我 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诗经》 创作年代: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
历代书法艺术的特征、成因简表
时期
特征
成因
书法家及代表作品
秦
小篆圆润纤细,布局均匀
汉 隶书雄放洒脱,浑厚深沉
《泰山刻石》
魏晋南 北朝 隋唐
宋代
明代
虚玄灵动
草书:变化丰富,奔放跃 动;张扬个性 楷书:笔画完备,结构严 谨追求法度
推崇魏晋书法风范, 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
强调个性化的创造
国家分裂,社会动荡士
繁荣背景 代表作品
商品经济发达 市民阶层崛起 印刷术不断完善 社会识字率提高,创作队伍扩大
“四大奇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 书” 短篇小说集: “三言二拍”
批判现实小说:《红楼梦》《聊斋志异》《儒林外史》
宋元以来文学艺术与商品经济、城市发展、市民阶层壮大有关的是: 宋词婉约派、宋元明清 民间风情画、戏剧、宋话本、明清小说
人群体形成;笔墨纸张 王羲之《兰亭序》 等工具的改进;
隋唐统一,思想多元, 经济繁荣,
草书:张旭、怀素 楷书:颜真卿、柳 公权
宋代重文,理学兴起, 苏黄米蔡四大家 市民阶层兴起,社会 生活丰富多样
社会进一步平 民化、世俗化
绘画的 起源
绘画的起源 时期: 新石器时代 特点:稚拙简单,质朴浪漫
战国秦汉帛画 用具: 毛笔、绢帛 特点: 浪漫、神秘、古拙《人物龙凤图》
4.宋元:宋代重文轻武,理学兴起。商业繁荣,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两宋之际,民族屈辱、山河破碎、民众痛苦 激发诗人救亡图存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 感。 元代实行民族分化政策,汉族文人进取无望,心情压抑。
5.明清: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文化专制、八股取士,从而出现了揭露封建制度腐朽黑暗的小说和艺术作品。
2、唐代有一位诗人,被称为“诗风壮浪纵恣,诗情一泻千里,笔势灵活矫健,充满大胆夸张和奇特想象”。根 据描述,你觉得位诗人应该是
A C A. 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孟浩然
3、关心民间疾苦,自言“惟歌生民命,愿得天下知”,在对黑暗现实的猛烈批判中寄托自己匡时济世的政治抱 负的唐代诗人是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D. 王昌龄
曹雪芹的《红楼梦》、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吴敬梓的《儒林外史》。(1分)
1 . 下列关于《诗经》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中国诗歌诞生的源头,也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B、它是整齐的四言体诗歌 C、它保存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的诗歌,共305首 D、西周贵族才能接受教育,所以《诗经》表现是贵族而不是平民的情感
考点1 简要说明“文人意趣”与“民间风情”的区别与联系
1.文人意趣 ,即是追求“形神兼备”,重视意境,追求个性的发挥; 重视 诗、书、 画、印的结合;在创作思想上提倡以貌写神,得意忘形。重视主观意兴的抒发。
2.民间风情 , 通俗化,为一般文化层次的平民所喜爱。民间画比起文人画缺乏文学 和理论修养,但是它趋于朴实、热烈。注重写实。
考点2中国古代文化特色与社会存在的关系
1.先秦:生产力水平低下;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思想活跃,出现了百 家争鸣的局面,由此促进了文学艺术的繁荣。
2.秦汉:国家统一,生产发展,各民族之间的政治经济联系加强。文化由此得到迅速 的发展,文学艺术各放异彩。
3.隋唐:政治统一、经济繁荣、民族融合、文化艺术全面繁荣, 中唐以后,安史之乱、 藩镇割据,政治黑暗,出现了大量表达人民痛苦、揭露统治阶级罪恶的作品。
中国古代戏剧
【一】内容概述: 一、戏曲的起源和形成; (1)萌芽——傩戏 (2)形成——宋代南戏 二、戏曲的成熟与发展 (3)成熟——元杂剧 (4)发展——明清昆曲 三、戏曲的鼎盛; (5)鼎盛——清代京剧思考: 【二】京剧产生的原因
1,北京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达官贵人、商人、市民】 2,清朝统治者的爱好和重视。 3,清代地方戏曲的发达。 4,早期京剧演员的努力 道光年间徽汉合流,并兼收其他戏曲开始形成
4、宋元述不能体现这一主题的是
A北宋画风阳刚豪放,体现了国家统一后的开阔心态 B南宋偏安,文人山水画描绘对象以江南风光为主,构图不追求对称 C元代的山水画体现了南方士人在国家统一后的舒畅淋漓的心态
C
D明代朱耷的笔下的鱼是“瞪眼鱼”,鸟是“伤心鸟”,表现明亡之后的悲情愤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