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姆特艺术审美特征
邓 毅
有 感 染 力 的 绘 画 样 式 。
来 , 创 造 出 一 种 独 特 的 富
主 义 镶 嵌 画 的 平 面 结 合 起 。
将 强 调 轮 廓 线 的 面 和 古 典
希 腊 及 中 世 纪 诸 艺 术 要 素 ,
奥 地 利 画 家 吸 收 古 埃 及 、
维 也 纳 分 离 派 绘 画 大 师 。
古 斯 ( 塔 夫 奥 ~ 利 姆 特 ) .
现 代 艺 术 之
Gustav Klimt
1862 1918
克里姆特是一位独具艺术个性,又以强
烈民族风格的绘画大师,他所认为的 “只有通过艺术,不断渗透到生活中去, 艺术家才能找到基础,以取得进步”的 观点与他的艺术实践证明他对现实生活 的感受是相当敏锐的,这正是他 所 以能在艺术上取得成就的一个 不 可忽视的成功之处。
1 《以 . 阿沥 3 黛粉 5 尔、 亿 布贴 美 洛金 元 赫箔 创 -等 绘 鲍特 画 尔殊 作 I手 品 》法 拍 ,创 卖 曾作 世 以的 界 名 纪 画 录 · 画作中,阿黛尔身穿一件黄金衣服, 仪态优雅、眼神迷离,双手交叉放在 胸前,掩饰一只残疾的手指。
《生与死》整幅画的主题无疑是极度悲观的,是表现人生进程的寓 意画,幼儿、少女、健硕的男子、衰年的老妪以及温柔的母亲偎 依在一起,而在宇宙中只是一滴水珠,一个生命的胎胞飘荡在宇 宙之间,而在生的对面则是死亡。这些挤成一团的形象,告示人 的一生,从生长、发育、求爱到衰老与死亡,这一切都是短暂的 .
线条简洁地描绘出自己 的大师形象
简洁的线条富有生命力,将女 性的美恰到好处的表到了极致, 充分体现了克里姆特运用 金箔作画的这一特点。颜 色的搭配简直不能用语言 来赞美
该画装饰味浓厚,体现了 克里姆特对传统绘画的抨 击,坚持自身的认识
《处女》
处女》是一幅表现几个处女紧紧依偎在一起的情景。 画家以单线平涂,加重东方式的平涂原色与图案装饰意味。 人物互相重叠 凝聚,裸露的躯体部分显得饱满而蓬勃,色彩 是明快 强烈 富于激情的. 表现的是处女时期青年女子的焦虑与身心的疲惫。
克里姆特1862年7月14日生于维也纳郊区布姆加特,1918年2月6日卒于同地。
早年受业于维也纳工艺学校。1890年加入维也纳美术家协会。作品吸收古埃 及、希腊及中世纪诸艺术要素,将强调轮廓线的面和古典主义镶嵌画的平面 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独特的富有感染力的绘画样式。 代表作为《埃赫特 男爵夫人》。1897年退出维也纳美术家协会,另组织维也纳分离派。其他作 品还有藏于奥地利美术馆的《接吻》。 父亲从事金银雕刻兼铜版工艺,克里 姆特是他七个儿女中的长子,在这个工艺美术家庭的熏陶下,他与两个弟弟 一起进入维也纳奥地利工艺美术馆附属工艺美术学校学习,毕业后进行壁画、 壁饰的艺术创作。 1905年,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这个有着悠久艺术传统的城 市,已成为美术家协会会员的克里姆特组织发起了 一场旨在反对学院派美术泥古不化的保守势力, 以“维也纳分离派”为称号,力求进行 艺术创新,提倡世界各民族美术相互 吸取营养,发展艺术家个人的风格。他早年的画风 承习了英国拉斐尔前派和法国印象派的传统,自创 立“分离派”后,开始把亚述、希腊和拜占庭镶嵌 画的装饰趣味引入绘画中,用“孔雀羽毛、螺钿、 金银箔片,蜗牛壳的花纩、色彩或光泽”,创造了 一种“画出来的镶嵌”绘画,使作品中的绘画和工 艺性达到了极点。
克里姆特的绘画风格, 史称为“装饰象征主 义”,带有浓郁的伤感 情调。所谓伤感,即他 的主题总不大明朗,反 映着画家在探索人生种 种难以遏止的欲望中的 苦闷。
作品赏析
《吻》
好一个深情的吻
不知那绿地红花的悬崖究竟是何意?
《女人的三个阶段 》 通过描绘三代人来暗喻人的 出生、成长、死亡的主题 造型基本写实,色彩有着浓郁的表 现主义味道,表达了深刻寓意
这画仿若天马行 空美到不可思议。 精心设置的构图 使画面有一种冲 破一切束缚,飞 向自由的美好愿 望;有如梦幻般 的黄色天空更是 有一种蓬勃而出 的生命力
富有浓郁的装饰味, 可树干部分却有如一 双双慧眼,生动而美 丽。 那一个个小圆圈越看 越美丽
继续大师的小圆圈 加入的几个三角形却有 独特的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