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plc实践实习报告

plc实践实习报告

新疆大学实习(实训)报告实习(实训)名称:电气控制与PLC应用综合实践学院:电气工程专业、班级:电气13-1 指导教师:努尔哈孜·朱玛力报告人:唐尧东学号:时间: 2016年6月13日--6月24日实验部分1 天塔之光的PLC控制实验目的用PLC控制天塔之光的控制系统。

实验设备(1)台式PLC实验装置一台。

(2)天塔之光控制系统实验模板一块。

(3)连接导线一套。

实验内容(1)控制要求启动开关X0接通后,首先L1点亮2s,接着L2,L3,L4,L5亮2s后灭,L6,L7,L8,L9,亮2s,后所有灯亮。

如此循环下去。

(2)I/O分配输入输出X0:启动与停止按钮 Y1:L1灯 Y2:L2灯 Y3:L3灯 Y4:L4灯 Y5:L5灯 Y6:L6灯 Y7:L7灯 Y8:L8灯 Y9:L9灯(3)接线L1接主机的Y1;L2,L3,L4L5,分别接主机的Y2,Y3,Y4,Y5点;L6,L7,L8,L9,分别接主机的Y6,Y7,Y10,Y11点。

主机的X0为启动开关.(4)顺序功能图图1-1 系统功能图(5)实验梯形图图1-1 系统梯形图(6)实验过程分析当启动开关(X0)闭合时,L1灯亮(Y1动作并保持,计时T1开始计时),2s后,L1,L2,L3,L4,L5,同时亮(Y1,Y2,Y3,Y4,Y5动作并保持,T2开始计时)2s后L2,L3,L4,L5同时灭(Y2,Y3,Y4,Y5断开)而L6,L7,L8,L9灯亮(Y6,Y7,Y10,Y11动作并保持,T2开始计时),2s后L1--------L9同时亮。

然后L1(Y0)亮,其他的都灭。

如此循环。

总结:因为本次实验需要循环,所以本次设计我们采用顺序功能图。

因为在执行一个过程中有些灯要开,而有些灯要关,所以我们采用了SET,RST指令。

设计中还需要用到延时,所以我们还需要考虑定时器复位的问题。

2 四级传送带的PLC控制实验目的用PLC控制四级传送带的控制。

实验设备1)实验模板一块式PLC试验装置一台2)四级传送带系统实验模板一块3)连接导线一套实验要求某企业输送货物,共分四级输送,分别有四级电机控制。

要求在启动时最后一台先启动,然后每隔5秒后前一级电机再起动,直到四台电机全部依次启动运行。

当碰到故障点时,当前的这台电机和他前面的电机同时关断,而他后面的皮带则过五秒后依次关断。

根据已知条件进行分析并通过所给定的条件设计程序。

设X0为启动按钮,X5为停止按钮,X1为Y1的故障点,X2为Y2的故障点,X3为Y3的故障点,X4为Y4的故障点,都是行程开关,根据给定条件,编写试验程序并上机对实验程序进行调试,调试通过,直到达到预期设计结果为止。

设计思想通过对起保停经典电路的使用,实验梯形图图2-1 梯形图总结和体会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顺序控制设计法进行了实际的操作和演练,对其使用方法有了更多的认识和并在实验程序设计中更加熟练的掌握设计要领。

我们在编程过程中首先使用的是“起保停”经典控制法,并且在逐步修改的过程中逐渐将程序完善。

但有些小细节欠妥。

3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实验目的①了解实验线路中各个设备和元器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②通过对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的接线,掌握由电路原理图接成实际操作电路的方法。

③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和接线方法。

④熟悉线路故漳的分析及排除故障的方法。

实验设备1)FX2N系列可编程序控制器主机;2)计算机一台;3)编程软件SWOPC-FXGP;4)电机一台;继电器4个导线若干。

设计要求按下按钮电机启动,经过五秒后给电机断电两秒,之后电机自行启动并转向发生变化,按此过程循环,再按一下按钮,电机停止运行。

设计思想要想实现三项异步电机的正反转只需改变其任意的两项。

可以用PLC通过对继电器的控制来控制电机的转向。

例如,当PLC使控制正转的继电器的线圈通电,使得其常开触点接通,从而使得电路中的正传线路与电机接触,实现正转。

在电路换向和电机连接方式转换过程中,有可能产生的两个接触器瞬间同时工作引起安全隐患的问题,所以需要考虑在转换电机运行状态时,需要加入一定的时间,来确保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

硬件设计通过对上述内容的分析,可以确定有一个输入,两个输出。

PLC I/O地址分配及定义:输入 XO 启停按钮输出 Y0 正转 Y1 反转异步电机的主电路图图3-1 主电路图KM1是继电器1的常开触点,用来控制电机的正转;KM2是继电器2的常开触点,用来控制电机的反转。

程序设计图3-2 梯形图.总结电机正反转在工业的各个领域中平凡的出现,那么控制其方法也就有多种,例如常规继电器控制,PWM技术控制,PLC技术控制与他们进行比较有他自己的优势,采取PLC技术控制电机的正反转控制简单,可靠性高,价格低廉.这里编写的电机控制子程序,可以直接移植于三相异步电机的类似控制场合,尤其用于一些小型的控制系统。

对于一些大型的控制系统中控制要求较多的电机控制,要考虑程序的全面性和可重复性,这样的程序实现就显得相对薄弱,可以设计一些更佳的程序来满足更高的要求。

自主设计性实验(设计部分)4自动送料装车系统的PLC控制实验目的用PLC控制自动送料装车系统的控制。

实验设备1)台实验模板一块式PLC试验装置一台2)自动送料装车系统实验模板一块3)连接导线一套实验要求初始状态时,红灯L1 灭,绿灯L2表示允许汽车开进装料,料斗K2,电动机M1、M2,M3皆为OFF。

当汽车到来时(用S2接通表示),L1亮,L2灭。

M3运行,电动机M2在M3通2秒后运行,M1在M2通2秒后运行,出料阀K2在M1通2秒后打开出料口。

进料阀K1在K2通2秒后打开,当装料罐料满后(用S 1接通表示),关闭K1,k2在K1通2秒后关闭,电动机M1延时2秒后关断,M2在M1停2秒后停止,L2亮,L1灭。

表示汽车开走。

下一次再循环。

设计思想把程序的执行步骤按输出的不同分为相应的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输出用编程元件M来实现,即每一个M对应一组相应的输出并执行动作。

i顺序功能图图4-1 功能表图实验程序系统的仿真(省略)4.7.1 仿真程序4.7.1 系统的模拟调试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顺序控制设计法进行了实际的操作和演练,对其使用方法有了更多的认识和并在实验程序设计中更加熟练的掌握设计要领。

我们在编程过程中首先使用的是“起保停”经典控制法,虽未能能实现实验要求,但同样使我们受益匪浅。

第二次我们改用以转换为中心的设计方法设计程序并得以实现,但程序有些小细节设计欠妥。

5 多种液体自动混合实验目的用PLC控制多种液体自动混合系统。

实验设备1)实验模板一块,PLC试验装置一台2)多种液体自动混合系统实验模板一块3)连接导线一套实验要求1)控制要求(1)模板上各灯说明Y1:液体A的阀门 Y2:液体B的阀门 Y3:液体C的阀门L1,L2,L3:液面传感器由X3,X2,X1控制T:温度传感器由X4控制 M:搅拌机 ---Y6 Y4:放热阀(2)控制方法:2)初始状态:容器是空的,Y1、Y2、Y3、Y4、电磁阀和搅拌机M均为OFF,液面传感器L1、L2、L3均为OFF。

2)启动操作按下启动按钮X0,开始下列操作:① Y1=ON,液体A同时进入容器,当达到L3,即L3=ON时,Y3=Y1=OFF,Y2=ON,即关闭Y1、Y3阀门,打开液体B的阀门Y2.②当液体达到L2时,Y2=OFF,即关闭阀门Y2,Y1。

启动Y3.③当液面达到L1时,Y1,Y2,Y3都将关闭。

这时开启电机M,开始进行搅拌。

④当混合液温度达到某一指定值时,即T=ON,电机M继续搅拌,电磁阀Y4=ON,放出混合液。

⑤当液面放出5秒后(假设的,当然时间可以设置的更长),即液体放完了,就循环到开始步。

设计思想:把程序的执行步骤按输出的不同分为相应的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输出用编对应一组相应的输出并执行动作。

程元件M来实现,即每一个Mi硬件设计:通过对上述内容的分析,可以确定有一个输入,两个输出。

PLC I/O地址分配及定义:输入 X1 启动按钮 X5 急停按钮输出 Y1 液体A装料阀门 Y2 液体B装料阀门Y3 液体C装料阀门 y4 出料阀门L1 液体C装满指示灯 L2 液体B装满指示灯L3 液体A装满指示灯梯形图如下:5.7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顺序控制设计法进行了实际的操作和演练,对其使用方法有了更多的认识和并在实验程序设计中更加熟练的掌握设计要领。

我们学会了使用PLC可编程控制器对多种液体自动混合控制的编程控制方法。

考试实验6 异步电动机的转向及指示灯控制实验目的利用PLC实现交流电动机运行方向的指示灯显示控制的梯形图程序。

实验设备1)FX2N型PLC一台2)LED灯实验模板一块3)连接导线若干4)异步电动机一台5)红、绿指示灯各一个6)直流、交流接触器各2个实验要求(1)控制要求当该电机正向运转时,绿灯亮同时亮“1”并闪烁5次;当电机反向运转时,红灯亮同时亮“7”并闪烁5次。

启动(正向)按钮X3,反向按钮X2,停止按钮X1.(2)I/O分配输入输出调试单元 PLC内部说明调试单元 PLC内部模板01 X1 停止按钮 00 Y002 X2 反向按钮 01 Y103 X3 启动按钮 02 Y204 Y4 电机反转05 Y5 电机正转 (3) 解决思路电动机正反转控制是此控制的基础,设计过程中只要能把握好逻辑关系,适当的使用PLC时间控制功能,就可以很好的实现设计要求。

简要的说解决这个问题主要是做好以下工作。

a 确定PLC的输入输出点数;b 理清各个输出之间潜在的逻辑关系c 确定控制的顺序实现通过PLC点数的确定,可以完成对所需PLC的选型,同时对于逻辑控制为主的系统编程,只要将控制的逻辑了解清楚,可以说就已经完成一半的编程工作了. (4)梯形图(5)顺序功能图总结在本次试验中,我们用到了顺序控制法。

并且我们在这次试验中用到了定时和计数,在实验室我们选用了定时器和计数器,用到了T0,T1,T2,T3,和C0。

并且我们用了RST指令对计数器进行复位。

本例的重点就是对计数器的使用,对于与时序有关的逻辑控制问题。

不管是电机的控制,还是工业应用中对一些有时间关联的控制设备的连锁控制,计数器的熟练应用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最好的办法就是在设计程序前,先将各个信号之间的时序图准确的画出来,这样在编程时就能提供给自己一个清晰的思路。

可编程控制器由于其程序参数的灵活性,所以对于这个子程序,可以通过改进应用于多种类似的场合。

在将其具体应用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控制系统的安全可靠性要求,对于电气传动上,还应该考虑到相关的输入影响以及对供电电源,开关状态等的管理以及控制要求的精确度等因素。

实验问题的解决1.在编程中用到计数器C时,应注意什么问题?答:在编程过程中,要注意用RST使计数器C执行后置0,否则,下次计数时计数器的初值就可能不会是0,导致计数出误,使控制失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