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90后”大学生素质评价研究[论文]

“90后”大学生素质评价研究[论文]

“90后”大学生素质评价研究
摘要本文研究目的是结合“90后”大学生性格和行为特点,利用问卷调查分析我国当代大学生的素质发展情况,为我国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数据参考。

关键词“90后”大学生问卷调查独立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1“90后”大学生特质
“90 后”大学生成长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和社会改革全面深化的特殊时期,他们追求独立,个性张扬,乐于接受新事物,叛逆性较强。

通过与“90后”大学生的接触和观察,他们重要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1.1有务实的价值观
价值观念是人们精神生活的核心,是精神追求的动力和目标。

独立自信、要求平等,是“90 后”大学生的重要思想特征。

他们思想活跃,追求个性发展,有较强的平等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要求自己的人格能够得到尊重。

他们的自我选择性极强,价值倾向多样,很少有盲目趋同的意识,价值观的功利性强且比较务实。

1.2有较强的独立性
“90 后”一代的生活独立性倾向较强,集体意识、合作意识、亲情观念和社会责任感都比较单薄。

但同时,由于他们成长在信息飞速发展、生活理念不断创新的年代,受媒体等因素和多元文化的影响,他们与社会的联系密切,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也比较强,以
前我们所描述的象牙塔式的大学生活之梦,早在他们踏入大学之前就已被打破。

1.3有多样的人生目标
他们不再像前辈人那样有自己明确的人生追求,他们的人生目标也呈现了多元化,他们也不再把人生追求仅停留在物质生活的丰富上,他们有了更多的人生追求,其人生目标也逐渐务实了。

有些人开始追求自己向往的自由空间,有些人更愿意去追求成功、名利和金钱。

1.4对网络的依赖
当代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日益普及,网络已经渗透到各高校的方方面面,上网已逐渐成为“90 后”大学生学习和交流的主要方式。

网络虚幻和自由的特点,能够带给他们思想交流的满足和精神的愉悦。

2调查问卷设计与调研对象选择
结合“90后”大学生的性格和行为方式特点设计调查问卷。

该问卷从思想道德、人际交往、日常生活、抗压心态、学习态度等多方面进行调查,共设计72道问题。

调查对象为天津财经大学统计学系在校本科大二至大四年级学生,共241名同学参与,其中女生156人,占比为64.73%;男生85人,占比为35.27%。

具体来说,参与调查的大二年级女生为52人,占参加调查的大二年级总人数的74.29%;男生为18人,占比为25.71%。

参与调查的大三年级女生为58人,占参加调查的大三
年级总人数的58.59%;男生为41人,占比为41.41%。

参与调查的大四年级女生为46人,占参加调查的大四年级总人数的63.89%;男生为26人,占比为36.11%。

采用随机形式发放问卷,同一年级采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作答并回收问卷。

3调查结果数据统计与分析
3.1总分值情况与分析
在部分计算分值的问卷题目中,三个年级的平均得分为75.18分,其中大二年级的平均得分为74.65分,低于三个年级的平均得分;大三年级的平均得分为74.43分,低于三个年级的平均得分,同时,也低于大二年级的得分;大四年级的平均得分为76.48分,高于三个年级的平均得分,也明显高于大二和大三年级的得分。

进一步分析,在大二年级中,女生的平均得分为73.09分,低于男生的平均得分76.22分;在大三年级中,女生的平均得分为76.60分,高于男生的平均得分72.26分;在大四年级中,女生的平均得分为78.60分,高于男生的平均得分72.73分。

根据调查问卷的设计,平均得分越高越好。

从总体上来看,大四年级总体情况明显好于其它两个年级,但也不能据此认为大四年级学生的整体素质水平优于大二和大三年级的学生,原因是大四年级学生的心理和价值观更加成熟,在处理人际关系和缓解压力方面也更加得心应手。

因此,得分高于其它两个年级学生的得分是正常的。

在各年级的得分中,并没有出现预想的女生平均得分均高于男生
的情况,在大三和大四年级中女生的平均得分均高于男生,而大二年级的女生得分低于男生;从纵向情况看,女生的平均得分在三个年级中呈现递增的趋势;而对于男生的平均得分来看,大二年级的得分高于大三和大四年级的得分,大三年级男生的平均得分是最低的。

3.2分年级分性别对部分选项进行统计分析
“你与同学相处的如何”一题中:大二年级61.54%的女生选择了“还可以”,77.78%的男生也做了同样的选择;大三年级51.72%的女生选择了“还可以”,70%的男生选择了“很好”;大四年级58.70%的女生选择了“很好”,73.80%的男生也作了同样的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大三年级有2.5%的男生选择了“不好”。

多选题“哪些曾给你带来负面情绪”一题中,大二年级67.31%
的女生选择了“学习成绩不理想”,72.22%的男生也做了同样的选择;大三年级60.34%的女生选择了(下转第28页)(上接第26页)“学习成绩不理想”,72.50%的男生也做了同样的选择;大四年级38.27%的女生选择了“就业竞争太激烈”,31.71%的男生选择了“学习成绩不理想”。

“你每次感到压力会持续多久”一题中,大二年级51.92%的女生选择了“睡一觉就好”,50%的男生选择同样的答案;大三年级43.10%的女生选择了“两到三天时间”,以37.5%的相同比例的男生选择了“睡一觉就好”和“两到三天时间”;大四年级47.80%的女生选择了“睡一觉就好”,69.23%的男生选择了同样的回答。

多选题“你缓解压力的方式”一题中,大二年级75%的女生选择了“找朋友倾诉”,61.11%的男生选择“上网”;大三年级74.14%
的女生选择了“找朋友倾诉”,45%的男生选择了同样的答案;大四年级29%的女生选择了“找朋友倾诉”,23.53%的男生选择了“上网”。

“你认为上自习和成绩的关系”一题中,大二年级53.85%的女生选择了“很大关系”,55.56%的男生选择了“关系一般”;大三年级50%的女生选择了“很大关系”,45%的男生选择了同样的答案;大四年级69.57%的女生选择了“很大关系”,65.38%的男生选择了“关系一般”。

“学校考试能否反映学习成果”一题中,大二年级36.53%的女生选择了“根本不能”,55.56%的男生选择了“很少能”;大三年级44.83 %的女生选择了“很少能”,32.50%的男生选择了“根本不能”;大四年级56.52 %的女生选择了“基本”,57.69 %的男生选择了“很少能”。

4结论
在人际交往方面,多数的被调查学生选择了“很好”和“还可以”,说明现今大学生间的人际交往不存在沟通困难的问题,也并不因为“独生子女”的娇宠影响彼此间的沟通;同时,这也说明,“90后”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并不体现在交际中,他们具备良好的交际能力。

在抗压能力方面,多数学生选择了“睡一觉就好”和“持续两到三天”。

这说明“90后”大学生可以很好的排遣和处理压力对他们
的影响,压力不会对他们形成持久作用;同时,在缓解压力的途径中,多数被调查的女生选择了“找朋友倾诉”,而多数男生选择了“上网”。

可见,男女生在选择缓解压力方式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也就不难理解这一现象,女生间往往多与“闺密”进行倾诉,男生多上网打游戏进行宣泄。

在对待学习态度方面,多数学生选择“学习成绩不理想”是他们负面情绪的主要来源,说明“90后”大学生仍将学习看作他们的头等大事,学习在他们心里仍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大四年级的女生选择了“就业竞争太激烈”作为她们负面情绪的主要来源,说明就业对于临近毕业的女生产生了更大的负面影响。

在自习和成绩的关系上,多数被调查的女生一致选择了“很大关系”,而多数男生选择了“关系一般”,说明女生比男生更看重自习的作用,进一步来说,女生在自主学习方面要强于男生,比男生具有更强的学习能动性。

同时,在看待高校教学考试方面,多数被调查的学生认为现今的考试形式“很少能”或“根本不能”反映学习的成果。

这一点应该引起教育教学管理部门的高度关注。

?l鼙疚奈旖虿凭笱ы萄а芯肯钅俊敖萄ч芾碇写笱酆掀兰厶逑
笛芯俊保ㄏ钅勘嗪臞gy2012-1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