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3、锅炉主、再热蒸汽调节解析
3、锅炉主、再热蒸汽调节解析
• 喷 嘴
二、烟道挡板
烟 道 挡 板 是 利 用改变流过尾部 烟道中的烟气量 来调节汽温,现 代锅炉上主要用 来调节再热蒸汽 温度。
二、烟道挡板 • 调节烟道挡板,可以改变流经两个烟道的烟气 流量,也就是改变 2 个并联烟道中的烟气分配 比率,从而调节再热汽温。 • 烟气流量的改变,也会影响到过热汽温,但可 调节减温器的喷水量来维持过热汽温稳定。 • 再热器进口的喷水减温器正常下是不运行的, 只是在再热器出口温度上升,并且不能被挡板 控制的情况下作为紧急减温器使用。
多管式喷水减温器 1-多孔管;2-混合管;3-减温器联箱 多孔喷管上开有若干喷水孔,喷孔一般在背向汽流方向 的一侧,以使喷水方向和汽流方向一致。喷孔直径通常 为5~7mm,喷水速度为3~5m/s。
再 热 器 微 量 及 事 故 喷 水
莫诺克喷头
• B a b c o c k 的 喷 水 减 温 器
过热器(或再热器)的温度特性
• 过热器(或再热器)出口汽温与锅炉负荷的变化规 律称为过热器(或再热器)的温度特性。 • 对流过热器:随着锅炉负荷的增大,燃料消耗量增 大,烟气流速和流量都增大,同时烟气温度升高, 对流传热量增加,相对于每千克蒸汽的对流吸热量 增加,因此对流过热器的出口汽温随锅炉负荷的增 大而增大。 • 辐射过热器:辐射过热器的出口汽温随锅炉负荷的 增大而降低。因为当锅炉负荷增加时,炉膛火焰的 平均温度增加有限,辐射传热量增加不多,跟不上 蒸汽流量的增加,使工质的焓增减少。 • 半辐射过热器:其汽温特性介于对流过热器和辐射 过热器之间,汽温特性较平稳。 • 采用适当比例的辐射和对流受热面是为了获得较平 稳的汽温特性。
•
•
火焰中心位置:火焰中心位置升高,炉内辐射吸热份额下降,布置在炉膛上的部和水平烟道内 的再热器会因为传热温压增加而多吸热,使其出口再热汽温升高。反之,火焰中心位置下移, 再热汽温将下降。
受热面结渣:炉膛受热面结渣或积灰,会使炉内辐射传热量减少,再热器区的烟温提高,因而 再热汽温增加;再热器本身严重积灰、结渣将使再热汽温下降。 燃料:燃料种类直接影响着着火和燃烧,燃气、燃油时燃烧火炬短,火焰中心位置低;挥发分 高烟煤与多灰劣质煤和无烟煤相比,着火与燃烧容易,燃烧火炬也短些,火焰中心位置相对低 些;再热汽温随火焰中心位置的降低而降低。 饱和蒸汽用量或排污:当吹灰用的饱和蒸汽量增加时,燃料量增大,再热汽温升高。
• 对于燃烧低挥发分煤与高灰分煤的电厂,不宜采用烟气再 循环,以免影响燃烧及增大风机磨损。
五、改变火焰中心位置
• • • •
• • •
•
摆动式燃烧器 高负荷:向下倾斜 低负荷:向上倾斜 摆动±20-300炉膛出口温度110~140℃ 调温幅 度40~60℃ 上倾角过大:q3,q4增加(燃料的未完全燃烧损失增大) 下倾角过大:冷灰斗结渣 多层燃烧器:可改变投运层调节。降负荷时,停下排 燃烧器。 由于调节火焰中心位置法的调温幅度较小,一般应与 其他调温方法配合使用。
②顶棚过热器 ⑦低温再热器
③包墙过热器 ⑧高温再热器
④低温过热器
⑤屏式过热器
⑨过热器一级减温器
⑩过热器二级减温器
⑾再热器减温器
至汽轮机高压缸
至汽轮机高压缸
高
温 过
热
器
吹灰用辅助蒸汽
减 温 器
减 温 器
屏 式 过
热
器
减 温 器
减 温 器
低 温 过
热
器
顶
棚
过
热
器
汽 水 分 离 器 来
汽 水 分 离 器 来
• 采用烟道挡板调温的优缺点: • 优点: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在调节再热汽温时,对炉膛的 燃烧工况影响较小,且调温幅度较大。 • 缺点:汽温调节的时滞太大,挡板的开度与汽温变化为非线 性关系,大多数的挡板只在 0——40%的开度范围内比较有 效。挡板开的较大时易引起磨损,关得较小时又易引起积灰。 • 在用烟道挡板调节再热汽温时,必须考虑到对过热汽温的影 响。若想提高再热汽温,应在开大再热器侧挡板前,检查一 下是否有一定的过热器减温水量。因为在开大再热器侧挡板 时,过热器侧挡板关小,低温过热器出口温度降低;此时必 须减小减温水量,以保持过热汽温稳定。否则,虽然低温再 热器温升增大,但因为低温过热器出口温度下降,引起主蒸 汽温度降低,导致高压排汽缸(低温再热器入口)温度降低, 最后高温再热器出口温度没有什么变化。
再热器减温水管路主路上设闸阀,
分成两路,每路上均设置调节阀和 流量测量装置,调节阀后设置有截
止阀。
M
M
凝结 水来
M
M
有 压 放 水
省煤器
辅 汽 来
四 段 抽 气 来
M
除氧器
有压放 水 水侧 #1高加 放气
高加连 续排气
化学取样
加氧 加氨 加联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高 加 正 常 疏 水 来
化学清洗 有压放 水
#2高加
再热器减温水取自给水泵中间抽头。
一、喷水减温装置
• • • •
喷水形式: 文丘里减温器 漩涡式喷嘴减温器 多孔喷管式减温器(笛形管式减温器)
• 再热器一般采用烟气侧调节汽温,喷水减 温辅助调节,因为向再热蒸汽内喷水会降 低整个机组的经济性。
文丘里管式喷水减温器 1-减温器联箱;2-文丘里管;3-喷水孔; 4-环形水室;5-减温水室;6-混合室 在文丘里管的喉部,布置有多排φ3mm的小孔,减温水经 水室从小孔喷入蒸汽流中。孔中水速约1~2m/s,喉部蒸 汽流速达70~100m/s,使水和蒸汽激烈混合而雾化,该 种减温器蒸汽流动阻力小,水的雾化效果较好。
①汽水分离器 ⑥末级过热器
②顶棚过热器 ⑦低温再热器
③包墙过热器 ⑧高温再热器
④低温过热器
⑤屏式过热器
•
⑨过热器一级减温器
⑩过热器二级减温器
⑾再热器减温器
至汽轮机中压缸
至汽轮机中压缸
高 温 再 热 器
减 温 器
低 低 温 再 热 器 温 再 热 器
减 温 器
汽机高压缸来
吹灰汽源减温水
给 水 泵 中 间 抽 头 来
一、喷水减温装置
喷水减温:是直接将水喷入蒸汽中,喷入的水在加热、蒸发和 过热的过程中将消耗蒸汽的部分热量,使汽温降低。
优点:喷水减温调节灵敏、惯性小,调节范围大,易于实现自动化。 缺点:减温水变为压力较低的蒸汽,使工质做功能力降低,降低了机组的 循环效率。 位置:过热器连接管道或者联箱 减温水:给水(3~5%锅炉容量) 两级喷水减温,保证高温过热器安全、减小迟滞、提高灵敏度 第一级:屏式过热器前,保护屏式过热器,粗调,>1/2 第二级:末级高温过热器前,微调,<1/2 过热器减温水取自省煤器出口集箱;
化学加药
水侧 放气
汽泵2B
汽泵2A
化学清洗 有压放 水
#3高加
水侧 放气
汽前泵2B 汽前泵2A
电泵 化学清洗 有压放 水 再热减温水
有压放水
炉水泵内置冷却水
高旁减温水
有压放水
福建大唐国际宁德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批 准 校 核 给水系统图 孙 飞 制 图
再热器及减 温水系统
4 减温水管路
过热器减温水管路
过热器减温水取自省煤器出口集 箱;再热器减温水取自给水泵中间 抽头。 过热器减温水总管路上设有闸阀, 分成两路,一路至一级减温器,一 路至二级减温器,支路上设电动闸
阀;一级、二级减温水又分别分成
两路,每路上均设调节阀和流量测 再热器减温水管路 量装置,在调节阀后设截止阀。
主、再热汽温调节
讲课人:王晓峰
汽温调节基本要求 • • • • 在一定的负荷范围内保持额定的蒸汽温度 调节后的蒸汽温度比较稳定、波动小 蒸汽温度调节比较均匀、偏差小 对电厂热效率影响比较小
锅炉运行调整的任务 使锅炉参数达到额定值,满足机组负荷要求。 保持稳定和正常的汽温汽压。 均衡给煤、给水,维持正常的水煤比。 保持合格的炉水和蒸汽品质。 保持良好的燃烧,减少热损失,提高锅炉效率。 及时调整锅炉运行工况,使机组在安全、经济在 最佳工况下运行。
1 汽水流程
去中压缸 去高压缸
一次汽系统汽水流程:
:⑩
省煤器→水冷壁→汽水分离
⑾
⑧
④
⑤
⑦
器→顶棚过热器→包墙过热
③
⑨ ⑥
器→低温过热器→屏式过热
① 来自高压加热器
器→高温过热器
二次汽系统汽水流程:
②
来自高压缸
低温再热器→高温再热器
①省煤器 ②炉膛 ⑦高温再热器 ③低温过热器 ④屏式过热器 ⑤末级过热器 ⑥低温再热器 ⑨储水罐 ⑩顶棚过热器 ⑾包墙过热器
1、辐射式过热器 2、对流式过热器 3、半辐射式过热器
过热器出口汽温的影响因素
• • • 锅炉负荷:对于对流式受热面,过热汽温度会随着锅炉负荷的增大而增大;而 辐射式受热面,过热汽温度则随锅炉负荷的增大而减少。 燃水比:这是最关键的因素,燃水比变大,过热汽温高。 给水温度:给水温度降低,蒸发段后移,过热段减少,过热汽温下降。
省 煤 器 出 口 来
苏沅桃
过热器及减 温水系统
3 再热器系统
去中压缸 去高压缸
⑾ ⑩ ② ① ⑤ ⑥ ⑧ ③ ⑨
分2级: • 低温再热器 • 高温再热器
④
调温方式:
⑦
•
•
来自高压缸
采用尾部烟道挡板调 温;
低再至高再连接管上 设有事故喷水; 一级两点喷水减温, 左右侧喷水点可分别 调节;
来自高压加热器
漩涡式喷嘴喷水减温器 1-漩涡式喷嘴;2-减温水管;3-支撑钢碗; 4-减温器联箱;5-文丘里管;6-混合管 减温水经漩涡式喷嘴喷出雾化,在文丘里管喉部与高速 (70~120m/s)蒸汽混合,很快汽化与过热,使汽温降低。 混合管长约4~5m,混合管与蒸汽管道的间隙为 6~10mm。 这种减温器雾化质量很好,能适应减温水量频繁变化的场 合,而且减温幅度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