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监察培训
案例一基本案情介绍
10月17日,赵某又来到市劳动监察支队 反映该市许多物业公司存在违法延长工作 时间和未按规定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行为, 严重侵犯了劳动者合法权益,要求劳动保 障监察支队对该市物业行业实施检查。
案例一思考问题
一、本案中,赵某几次反映情况的行为属 于举报还是投诉?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是 否应当受理,为什么?
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程序
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程序
• 劳动保障监察专门程序规定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 关于实施《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若干规定 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
• 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规章中的执法 程序规定
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
• 行政执法程序规定
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等规章中关 于行政执法程序的规定
案例一基本案情介绍
5 月 13 日,人事经理邱某如约来到市劳动监察 支队,小李对他进行了询问调查。 邱某提供了法定代表人授权委托书,营业执照 复印件,从业人员名册,3月份和4月份考勤表, 3 月份工资表,社会保险登记缴费证明等材料。 从材料上看,公司有员工28人,为26名员工办 理就业登记、缴纳社会保险费, 2 名台港澳人 员已办理就业证;公司执行标准工时制度,员 工每天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5天,基本不加班。 监察员判断该公司不存在举报电话所反映的违 法行为,拟作撤销立案处理。
关键知识解读
• 劳动保障监察调查取证的基本要求
依法履行职责,秉公执法 2名以上监察员共同进行(在调查笔录中注明) 监察员应佩戴劳动保障监察标志、出示劳动保障监察证件,向 用人单位说明身份 对调查事项制作笔录,并由监察员和被调查人(或其委托代理 人)签名或盖章;应确保每次调查检查均有相应笔录 监察员应保守在履行职责过程中获知的商业秘密,为举报人保 密 调查事项或者被调查对象,与本人或者其近亲属有直接利害关 系的,应当遵守回避制度 应当自立案之日起60个工作日内完成; 情况复杂的,经批准可 以延长30个工作日
二、如果你是举报投诉接待人员,如何将 举报投诉接待工作做得更好?
思考分析问题一
投诉,主要是指劳动者反映用人单位侵犯其本 人的劳动保障合法权益,要求人力资源社会保 障行政部门依法查处的行为;投诉人应当是劳 动保障权益受侵害的劳动者本人。 举报,是指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向人力资源社会 保障行政部门检举、揭发、反映劳动保障违法 行为,以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依法查 处的行为;举报人一般是与劳动保障违法行为 没有直接联系或者利害关系的组织、个人。
严格受理程序,避免行政不作为
特别是对一些较为复杂的举报投诉 事项,仅仅根据接待时所获取的信 息量,不足以判断是否属于劳动保 障监察职权范围、是否应当受理, 此时可以先接收或者先立案,经过 调查后再决定是否受理者是否撤 案。
第二部分
调查取证
关键知识解读
• 劳动保障监察调查取证
是指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检举、 揭发、反映劳动保障违法行为,以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 政部门依法查处的行为。
曾向市劳动监察支队反映过上述问题,但A物 业公司否认违法行为,并提供了相应用工材 料。 最终,市劳动监察支队告知赵某,若有争议 应通过劳动争议仲裁途径解决。
案例一基本案情介绍
赵某就社会保险费问题申请劳动争议仲 裁,在庭审过程中,A物业公司又承认了 未按实为赵某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事实。
因此,赵某要求市劳动监察支队对 A物业 公司在监察过程中提供虚假材料的行为 进行处罚。 同时要求对A物业公司未按规定为其他员 工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行为进行查处。
关键知识解读
• 劳动保障监察投诉
不予受理的投诉事项: (1)不属于劳动保障监察职权范围的; (2)应当或者已经按照劳动争议处理程序申请仲裁, 或者已经提起劳动争议诉讼的; (3)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发生 时间超过2年的(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其时间自行为 终了之日起计算)。 决定不予受理的,应当书面告知投诉人。 不适用举报制度的为举报人保密规则。
关键知识解读
• 劳动保障监察投诉
劳动保障监察投诉,是指劳动者认为用人单位侵犯其本人的劳 动保障合法权益,要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依法受理并 立案查处的行为。 投诉人,一般必须是劳动保障权益受侵害的劳动者本人,并持 有合法的身份证明。 投诉应当由投诉人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递交投诉文书。 投诉文书应当载明投诉人个人信息、被投诉单位信息以及劳动 保障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事实和投诉请求事项。 应当自接到投诉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决 定受理的,应当于受理之日起立案查处。
案例一基本案情介绍
支队负责人审核后不同意撤案,要求监察员进 一步调查取证。 小李和小刘经过认真讨论后,电话通知该公司 将于 5 月 16 日再次实施监察,要求公司准备详 细的用工情况记录。 5 月 16 日,小李、小刘来到公司,发现此公司 为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大部分员工为外来 从业人员,车间里一片忙碌景象。 人事经理邱某拿出和上次提供相一致的材料, 一再声称公司是守法的。 经认真查看材料,监察员认为其涉嫌制作假材 料。
关键知识解读
• 劳动争议仲裁主要受案范围
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 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 的争议;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关键知识解读
• 劳动保障监察主要受案范围
用人单位制定内部劳动保障规章制度的情况;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和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 用人单位遵守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的情况; 用人单位遵守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规定的情况; 用人单位遵守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规定的情况; 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工资和执行最低工资标准的情况; 用人单位参加各项社会保险和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情况; 职业介绍机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职业技能考核鉴定机构遵 守国家有关职业介绍、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考核鉴定的规 定的情况。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保障监察事项。
案例一基本案情介绍
为防止公司再次准备假材料,监察员立即布臵突击检查。 5月17日,监察员带着摄像、录音设备来到公司,兵分两 路,一路对车间员工进行询问了解,另一路来到财务室, 检查公司工资财务明细帐和日记帐。 双管齐下的办法证实了监察员的判断:公司提供了假的工 资表和考勤记录。 在事实面前,邱某承认为了应付检查而事先制作假资料。 因此,市劳动监察支队以行政部门名义责令公司按要求提 供劳动用工相关材料。 最终,查实该公司确实存在违法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不 按规定支付员工加班工资的行为。
关键知识解读
• 劳动保障监察调查取证措施
进入劳动场所检查; 调查、检查事项询问有关人员; 要求用人单位提供相关文件资料,并作出解释和说明, 必要时可以发出调查询问书; 采取记录、录音、录像、照像拍照或者复制等方式收集 有关情况和资料; 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用人单位工资支付、缴纳社会保险 费的情况进行审计; 依法采取证据登记保存措施; 按规定委托异地调查取证; 法律、法规规定可以采取的其他调查取证措施。
监察执法程序 的主要环节
受理 立案 调查
处理
执行
结案
执法程序培训内容
1
举报投诉受理 调查取证 行政处罚与送达 申请强制执行
2
3 4
第一部分
举报投诉受理
关键知识解读
• 劳动保障监察举报
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是指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向人力资源 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检举、揭发、反映劳动保障违法行为, 以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依法查处的行为。 举报人,一般是与劳动保障违法行为没有直接联系或者 利害关系的组织、个人。 可以通过来访、来信、来电、上网等形式举报劳动保障 违法行为,举报人可以匿名举报。 应当为举报人保密。 对举报件的受理、立案等期限没有具体规定。
关键知识解读
• 抽样取证
《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七条第二款规定,“行政 机关在收集证据时,可以采取抽样取证的方法。” 是行政执法机关在执法活动中,从证据总体中抽 取部分作为行政执法证据的一种收集证据的方法。
案例一基本案情介绍
4月底,市劳动监察支队多次接到举 报电话,反映市某机电制造公司有40 多人,经常安排加班,每天工作12小 时,不按规定支付加班工资。
案例一基本案情介绍
监察员要求公司提供原始考勤,但邱某称这就 是原始考勤。
在监察员一再追问下,邱某声称原始考勤记录 由于太过杂乱,所以重新誊写后上交,原始记 录早就不见了。
监察员决定查看员工的工资收入,要求提供财 务明细帐,邱某却称财务人员不在。
监察员来到财务室,发现财务室果然大门紧闭, 于是将现有材料整理好,约公司三天后再检查。
关键知识解读
• 劳动保障监察的查处时效
在2年内未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发现,也未
被举报、投诉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不再
查处
该期限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法行为有连 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违法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案例一基本案情介绍
2012年10月12日,赵某到市劳动监察支队反映: A物业公司存在违法延长其工作时间、未按实 为其缴纳2012年1月至9月的社会保险费。
思考分析问题一
10月12日赵某反映的以下事项: A公司违法延长其工作时间:投诉,受理并立案 查处。 A公司未按实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投诉,但已 按劳动争议处理程序申请调解、仲裁(以获取申 请调解、仲裁书面证据为宜),应告知赵某依照 劳动争议处理或程序办理。 要求对A公司在监察过程中提供虚假材料的行为 进行处罚:从性质上属于举报,但不属于劳动保 障监察受理范围,故不受理。 要求对A公司未为其他员工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 行为进行查处:举报,应予受理、进一步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