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科技大学校园平面图设计说明书…。
……………………………………………………………………………………。
内蒙古科技大学校园平面图设计说明书一:本次设计的任务与目的这次设计的任务与目的是校园平面图的设计,对测图进行规划和对测图进行预算.二:测区概况内蒙古科技大学坐落在首批全国文明城市、美丽的草原钢城—包头,目前,学校占地12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31万平方米。
第二实验楼以东,包括文馨书院、图书馆;校篮球场以南,至林荫南路区域,属于我第八组测区。
该区地势平坦,建筑物较少,且包含几条校主道。
参阅我校2001年9月数字图(燕志明老师指导,测98学生测制)及其它历次测图资料,故此,经我组讨论决定:图根平面控制网采用导线网布设,图根高程控制网采用环水准网布设,碎步测量采用经纬仪测绘法,相关技术要求执行地形图测量规范规定。
三:收集资料1:控制点数据2:地形图3:我的测区4: 已知控制点19,20,29三点当做已知点四:首籍控制测量1:仪器:DJ6经纬仪,花杆,塔尺,水准仪,GPS2:平面图根控制测量平面控制网的建立,采用三级导线导线测量。
A:坐标系的选择采用钢院建筑坐标系。
B:平面图根控制点的选择1)相邻点之间必须通视,点位能长期保存;2)便于加密、扩展和寻找;C:观测视线超越(或旁离)障碍物应在1.3m以上;D:各相邻三角点所构成的三角形,其边长应接近规范规定的平均边长,其角度一般不应小于 30;E便于加密和扩展低级网,点位要选在视野辽阔,易于扩展、土层坚实、易于排水的地方。
3:导线网的技术要求注:表中n为测站数4:导线网的布设及观测导线网的布设(见附表)1).导线应尽量布设成直伸形状,相邻边长不宜相差过大。
2).当导线平均边长较短时,应控制导线边数。
当导线长度小于上表规定长度的1/3时,导线全长的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于13cm;如果点位中误差要求为2cm时,导线全长的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于52cm 5:导线网的布设形式1).附和导线:布设在两个已知控制点之间的导线。
2).闭合导线:从某一已知点出发,顺序连结各个未知点,最后又闭合到该已知点的导线叫闭合导线。
如图所示。
3).支导线:从一个已知控制点始,而终点为未知点的导线。
4).导线网:由若干已知点开始的几条导线连接而形成的导线。
转折角的测定1).一般观测左角,但是闭合导线要观测内角;2).只有两个方向时,用测回法;≥3个方向时方向法;3).边长短时,注意对中;4).测前对仪具认真检验;5).尽量采用三联架法;边长的测定:采用普通钢尺丈量。
普通钢尺丈量基线长度技术要求注:表中K为基线全长公里数7:第一套测量步骤:闭合导线和复合导线测量法1)选1 9 ,2 0 , 2 9三点当做已知点,可把整个校分成一条闭合导线和一条复合导线2)安置仪器:经仪安置在1 9号点上,使竖直度盘置于观测者左,绘图板安置在测站旁.3)定向:后视2 0号点,水平度盘度数为0度0分0秒4)立尺:由立尺员把杆立在2 3号点上5)观测:转动照准部,面准2 3点上的花杆,观测左角,读取水平角,这是上半回.纵转望远镜, 使竖直度盘置于观测者右侧,瞄准2 3号点,读出水平度盘度数. ,转动照准,同样瞄准2 0号点,观测左角,读出水平度盘数.这是下半测回.将观测结果依次记入到手簿.6)计算:一测回完成以后,进行计算,算出上下测回的水平角,算出两个半测回之间的观测值的数,不得超过限差.如果超过,翻工重测.符合差,算出平均值作为结果.7)量距:用钢尺对1 9到2 3点开始往返测量,往返测量的较差率在一地区应不大于1 / 2 0 0 0 .如果较差率满足要,则取往返测量的平均值作为边长测量的结果.8)接着在2 3点立好仪器,花杆立在1 9号点进行定,如上述步骤,量取1 1号点.接着量取2 7 ,6 , 2 8 , 2 9点组成一条复合导线9)复合导线完以后,在2 0号点安置D J 6经纬仪,定向1 9点,花杆插在2 1号点上,按上述步3 -8骤量水平角,往返测出2 0点到2 1点的水平距离,算出水平角,水平距离10)在21号点上立好仪器,向2 0号点,花杆插在1号点上.按照9的操作行下去. 11)按照上述步骤,完成对2,3,4,56 , 8 , 9 , 1 0 , 1 1 , 1 2 , 1 3 , , 1 41 5 , 1 6 , 1 7 , 1 8 , 1 9 ,2 0的测量.成一个闭合导线图. 8第二套方案GPS-RTK方法GPS点位选择的基本要求:(1)周围应便于安置接收设备和操作,视野开阔,视场内障碍物的高度角不宜超过15度;(2)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如电视台、电台、微波站等),其距离不小于200m;远离高压输电线和微波无线电信号传送通道,其距离不小于50m;(3)附近不应有强烈反射卫星信号的物件(如大型建筑物等);(4)交通方便,并有利于其他测量手段扩展和联测;(5)地面基础稳定,易于点的保存;(6)AA、A、B级GPS点,应选在能长期保存的地点;(7)充分利用符合要求的旧有控制点;(8)选站时应尽可能使测站附近的小环境(地形,地貌,植被等)与周围的大环境保持一致,以减少气象元素的代表性误差。
步骤1)基准站选择在较高处,而且四周空旷有利于接收信号,然后准确求出基准站的WGS-84坐标2)共联测了三个分布均匀的一级控制点,求解出测区坐标的转换参数3)RTK测量时其卫星时段较好,卫星数不少于四颗.流动站观测时,其观测精度控制在正负2CM以内4)每次独立测定两次,其较差小于5CM,大于5CM的均重测5)开机前量取一次天线高,关机后在量取一次天线高作为检测,两次天线高误差小于2MM图根控制点基准站架设在测区中断,流动站分别经以及点1,2,39 计算方法斜量法:经纬仪定线,测出倾角,化算平距:5.观测结果的处理1).观测工作结束后,应及时整理和检查外业观测手簿。
确认观测成果全部符合本规范规定后,方可进行计算2).内业计算中数字取值精度要求N 条导线时测角中误差计算公式:坐标计算:1).反算坐标方位角:RMA=tan -1(YM-YA)/(XM-XA)RMA→αMA2).推算各边坐标方位角:α后=α前+β±180°3).正算各点坐标增量:ΔXi=Si×cos αiΔYi=Si×sin αi4).推算各点坐标:Xi=X i-1+ΔXiYi=Y i-1+ΔYi坐标闭合差:终点坐标的计算值与已知值的差值。
方位角闭合差:终边坐标方位角的推算值与已知值的差值。
各闭合差的允许限差:1).坐标方位角闭合差:2).全长闭合差与相对闭合差①导线全长闭合差:导线坐标闭合差共同影响下点的位移值。
②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导线的全长闭合差与全长的比值,写成分子为一的形式。
10高程测量2.水准网的布设(见附表) 水准点的布设水准路线应沿公路路线布设,水准点宜布设于公路中心线两侧50-300m 范围之内。
水准点间距宜为1-1.5km ;山岭重丘区可根据需要适当加密。
3.水准测量技术要求水准测量精度注:计算往返较差时,L为水准点间的路线长度(km);计算附合或环线闭合差时,L为附合或环线的路线长(km)。
n为测站数,L i为检测测段长(km)水准测量技术要求4.水准测量水准测量使用的仪器及水准尺,应符合下列规定:1)水准仪视准轴与水准管轴的夹角i,在作业开始的第一周内应每天测定一次,i角稳定后可每隔15天测定一次,其值不得大于20‘‘2)水准尺上的米间隔平均长与名义长之差,对于线条式因瓦标尺不应大于0.10mm,对于曲格式木质标尺不应大于0.5mm导线点高差测量及跨河水测量的光电测距仪和经纬仪的检校,除按本规范第4.1.6条和4.1.7条规定的项目检测外,还需进行下列检测:1)垂直度盘测微器行差不得大于2.0‘‘2)一测回垂直角观测中误差不得大于3.0‘‘3)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5.观测结果的处理 观测结果的重测和取舍1) 观测结果超限必须进行重测2) 测站观测限差超限必须立即重测,否则从水准点或间隙点起重测3) 测段往返测高差超限必须重测,重测后应选用往返合格的成果。
如重测结果与原测结果分别比较,较差均不超过限差时,取三次结果的平均值。
4) 每条水准路线按测段往返测高差较差,或附合路线的环线闭合差在计算高差中误差M Δ或高差中数的全中误差M W 超限时,应先对路线上闭合差较大的测段进行重测。
M Δ和M W 按以下两式计算:⎥⎦⎤⎢⎣⎡∆∆±=∆R n M 41⎥⎦⎤⎢⎣⎡±=F WW N M W 1式中:Δ——测段往返高差不符值(mm )R——测段长(km)n——测段数W——水准路线经过各项修正后的环线闭合差(mm)N——水准环数F——水准环线周长(km)外业成果的整理1).水准测量观测结束经全面检查确认无误后,编制高差表,计算正常水准面不平行的改正数、水准路线(或环线)闭合差,1km水准测量高差中数的偶然中误差MΔ以及1km水准测量中数的全中误差M W。
2).各等水准网的计算,应采用条件平差法或间接观测平差法,平差后应求出最弱边相对于起算点的高程中误差。
四、五等水准网和高程导线网也可采用等权代替法、逐渐趋近法、多边形法等方法进行平差,并应做精度评定。
3).水准测量计算时数字取位四分幅,编号我的图名是工程训练中心,用的钢院坐标系的西南坐标我的测区主要在工程训练中心,颐园,17,18,19,20,号楼.我的测区比例尺为1:1000.图的西南角坐标为X=-0.390KM,Y=-0,135KM.则其图幅编号为0.3-0.1-Ⅱ六测图1:图根控制点加密加密的原则:我的图幅大小是30*30的.我的区域内没有首籍控制点,所以需要加密图根控制点.图幅内最少需要六个图根控制点,所以我在图幅中需要六个加密的二级加密控制点.而在每千米应该有五个控制点.控制点分别分布在工程训练中心左侧两个,颐园一个,工程训练中心右侧一个,楼的右侧两个点.选的这些控制点必须空旷,视野比较宽阔.测量的步骤和首籍控制的方法一样,也是两种.2打方格,展点绘制方格网1.准备工作聚脂薄膜检验直尺2.打方格目的画方格检查对角线3.展点确定图上位置展导线点地形图的测绘1、展绘控制点3碎步点的测量一碎步点的选择(一)地物特征点的选择1.能用比例符号表示的地物特征点的选择能用比例符号表示的地物即按比例尺绘制在地形图上具有轮廓线的地物,碎部点应选在轮廓线上的转折点、交叉点但呢个轮廓线上的方向变换处。
如房屋应选择在房基角等处。
一般来讲,轮廓线上的方向变换点处均应作为碎部点测绘。
对于那些轮廓线为规则或不规则的曲线段,碎部点应选择在曲线上某点处,点的密度应根据曲率半径、测图比例尺而定,以曲线不失真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