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表象和想象
一、填空题
1、表象是人脑对事物的的反映,具有和两个特征。
2、想象是人脑对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______的心理过程。
它是一种特殊形式的
______活动。
3、在刺激停止作用后,人脑中继续保持异常清晰、鲜明的形象称为。
4、想象具有功能、功能和功能。
5、根据想象活动是否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可以分为想象和想象。
6、根据预定目的,在一定意志努力程度下自觉进行的想象是。
7、有意想象根据新颖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程度分为想象和想象。
二、选择题
1、在空旷处听到腾格尔唱出悠扬动听的歌曲《天堂》脑海里浮现出草原景色是属于()
A再造想象 B 创造想象 C 幻想
2、通过想象来弥补人的认知活动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局限和不足是指想象的()功能
A预见 B 补充 C 代替
3、根据表象产生的概括性程度将表象分为(),根据创造性成分分为()。
A一般表象 B 个别表象 C 记忆表象 D 想象表象
4、看到冬天窗户上的冰花觉得像是一颗枝繁叶茂的梅花树,这是一种()
A无意想象 B 有意想象 C 不随意想象 D 随意想象
5、班级同学就“摒弃陋习,传承文明”为主题创作海报,属于()
A再造想象 B 创造想象 C 幻想
三、判断题
1、天生盲人也可以有视觉表象。
2、一般而言,画家具有较好的视觉表象,音乐家具有较好的听觉表象。
3、你头脑中出现的你家的小花猫的形象属于一般表象。
4、记忆表象具有直观性和概括性的特征。
5、当我们在阅读《西游记》时,头脑中出现的孙悟空的形象时我们创造想象的结果。
6、想象和感知觉最大的不同,在于想象的形象并非来源于客观现实。
7、梦中出现的形象有时特别离奇古怪,所以是创造想象。
8、创造想象和再造想象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有无创造性。
9、幻想中的新形象是人们所向往的,因此,幻想总是积极的。
四、简答题
1、简述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的关系。
2、在教学活动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
第八章言语
一、填空题
1、是个体运用语言工具进行思考和社会交往的行为过程。
2、言语具有、、的功能。
3、言语活动根据活动的表现及方式的不同分为两大类:、
4、是指在大脑言语运动区的调节与控制下,个体的发音器官发出的旨在面对面与他人交谈或演讲时表达思想和感情的言语活动。
5、是指个人以文字形式表达思想和感情的言语活动。
6、指一种伴随个人思维活动和感情产生的不出声的非交际言语。
7、人类的发音器官主要有、、口腔、鼻腔与咽喉。
二、选择题
1、甲乙两组同学就“大学生该不该出去参加打工”展开激烈的辩论,这属于( )
A对话言语 B 独白言语 C 书面言语
2、小红此刻在台上口若悬河,为大家奉献了一场精彩的报告,这属于()
A对话言语 B 独白言语 C 书面言语
3、读书、写作时属于()
A对话言语 B 独白言语 C 书面言语
4、当出现发音困难、表达迟钝和语句不完整的状况时由于发生病变。
A布洛卡区 B 艾克斯勒区 C 威尔尼克区 D 角回
5、当出现语音不识症和听觉记忆的丧失时是由于发生病变。
A布洛卡区 B 艾克斯勒区 C 威尔尼克区 D 角回
三、判断题
1、角回受到损伤的病人能听懂说话和看懂文字,但不会书写。
2、言语运动中枢又称艾克斯勒区,言语听觉中枢又称威尔尼克区。
3、当语音强度为70分贝时,人类对词的感知清晰度为100%。
4、个体从文字材料中提取单词的特征称为单词再认。
5、只有阅读速度一项作为个体对语言文字感知的指标。
6、人类只有在进行听、说的时候才开展言语活动。
四、简答题
1、言语具有哪些种类?它们分别具有哪些特点?
2、言语是怎样产生的?言语产生过程是怎样的?
3、简述言语感知和理解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