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核心价值观进校园
新学年伊始,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的大好时机。
不论从国家层面,还是个人、社会层面,对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都是很有必要的。
中国近代思想家、教育家梁启超“少年强,则中国强”给我们深刻的启示,中国的希望在于青少年,在于明天和未来。
对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他们中间播下一颗颗希望的种子,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深远意义。
党的十八大强调,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就是从小处着眼,从一点一滴身边的细微小事做起。
对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针对其年龄特点、心理接受能力,利用其喜闻乐见的形式,切不可进行空洞的说教,更不能搞“填鸭式”的强硬灌输。
比如,在低年级学生中,可以开展为家长做一件事活动,鼓励学生为父母洗一件衣服;吃饭时,先请长辈入座,为家长盛上一碗饭。
这些细微小事,看似普通平常,其实质就是“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化。
这样的教育不枯燥,青少年可以在做事过程中,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这种“做中学,学中做”的教育形式,比空洞的政治说教强千倍万倍!
常言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为人师表,率先垂范,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领先一步,为学生作表率。
教师要爱自己的学生,将心比心为学生着想,全身心投入到教书育人的事业中去,甘当绿叶,敬业奉献,真正做到像蜡烛那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作为学生要学会感恩,既要孝敬父母,又要尊重老师,更要爱护身边的同学。
比如,课余时间帮助老师擦黑板,为老师满上一杯水,将上学有困难的同学送回家等等。
新学年开始,还可请劳动标兵,敬老模范进校园,为同学讲解现实版的典型事迹;同学们还可通过讲故事、红领巾志愿服务等形式,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活动。
通过经验交流,诗歌朗诵、文艺演出、主题队会、征文比赛等形式,寓教于乐,潜移默化陶冶、净化同学们的心灵。
总而言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系统工程,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