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管理制度
文祖中学课程管理制度
为深化课程改革,规范办学行为,规范实施国家、地方、学校课程计划,有效管理和评价课程,体现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积极促进符合素质教育的教师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方式的形成,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课本制度。
一、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依照国家制定的中小学课程发展总体规划,确定的国家课程门类、课时、课程标
准。
在保证实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鼓励教师开发适应本地的地方课程,可开发
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
(一)国家课程
主要包括思品、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地理、生物、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
动、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
认真实施大课间和课外体育活动。
(二)地方
课程
占用地方课程课时,经省教育厅、济南市教育局中小学教材编审委员会审定的课
程。
包括七、八年级的《安全教育》、《环境保护》、《传统文化教育读本》;九年级
的《传统文化教育读本》、《人生规划》。
(三)校本课程
《美丽的文祖我的家》、《军训教材》、《文明礼仪》
(四)综合实践活动课
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区实践以及劳动与技
术教育。
按规定设置课时,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强调学生
的做,在一系列活动中进行实验、考察、设计、制作、想象、反思、体验等,培
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开展每人开展二节社会实践活动课的试验,学期
初各备课组上缴活动方案,经学校审核通过后予以实施,纳入教师考核。
二、课程实施条件
(五)严格执行《普通全日制小学、初中课程安排表》。
课程门类、课时不随意增减。
依
法执行课程计划。
(六)按照国家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使用经教育局审核征订的教科
书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
非经审核的教科书不随意使用。
(七)按照教师所学专业、学校《课程表》规定的课程门类、课时,科学、规范的配置
任课教师。
任课教师应专业对口,知识面广,一专多能,一般应主讲2—3门专业
基础课。
学校要尽量减少教师代课门类,确保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
(八)按有关要求配置并更新课程实施所需的教具、设施、设备,购买学生关心、感兴趣的教育资料,满足教学需求。
(九)不分重点班、实验班、快慢班。
三、课程实施
(十)学校在开学前制定出全校总课程表、活动课安排表;教师任课表、班
级分课程表、活动课安排表、作息时间表在开学前下发,各教学班严格按表上课,
保证课程开齐、开全、开足、开好,教师能按统一的教学进度进教学。
保证按规
定时间开学、放假。
(十一)抓好课程实施的常规管理工作,教师应承担研究课标、备课、编写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学习辅导、批改作业、教学检测、评价等教学任务。
上述教学任务由教
导处统一安排,教师无正当理由和未经教导处、分管教学领导批准,不得拒绝接
受所安排的各项教学任务。
(十二)教师必须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德育大纲的要求组织课堂教学,课前要精心备课,
认真编写教学设计,做好充分准备。
课堂教学要紧扣“三维目标”,改进教学方
法,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有效落实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十三)严格遵守课堂教学管理制度,教师不得迟到和提前下课,凡经教导处查处通报
的,视同教学责任事故。
(十四)上课讲普通话,仪容整洁,仪表大方,语言文明优美。
(十五)教师不得私自停课和调课,因故需要停课、调课者,至少提前一天亲自到教务
处汇报,经教导主任批准后方可调课,凡停课的,须在规定教学时间内予以补课,并报教导处。
擅自停、调课者,或事先未及时通知学生停课、补课者,视同教学责任事故,追究有关当事人责任,不得评优树优。
(十六)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学校协调各任课教师,使学生的家庭作业每天平均
不超过1.5小时。
假期及双休日不搞全年级、全班性集体补课,教师不得组织学
生到校外举办补课班、提高班。
(十七)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中,要有效执行上级部门颁发的“课改”文件精神,
确保课程计划与课程标准的严肃性。
结合学校实际,研究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要合理安排课程,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程的适应性。
要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提供必要的培训,给教师创造开发课程的机会。
并建立教师、学生及其家长、社区人士参与校本课程管理的长效机制。
四、课程实施的检测与评价
(十八)课程检测工作在教务处的统一安排下进行。
试卷必须严格保密,不得以任何形
式向学生透露有关信息,成绩按A、B、C、D等次,不得以任何形式公布学生成绩,为学生排名次,否则,视为重大教学责任事故,按有关规定予以行政处
罚。
学生平时成绩等次和教学检测成绩等次须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登记填报;每次课程检测后,要进行试卷分析,各科成绩及分析报告由教务处统一进行管理。
(十九)学校要从有利于教师、学生发展与提高的角度评价教师、学生,对教师的内部
评价制度,符合上级有关规定;对学生实行全面素质评价,不以学科成绩作为唯一或主要依据评价教师、学生,不以学科成绩公开排列教师、学生名次。
制订了《文祖中学教职工考核细则》,从教师的师德、工作表现、考勤、教学常规、
控辍保学、教学学成绩、学生评教等方面全面考核。
五、课程实施的总结与深化
(二十)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要寻求一定的载体,设计有关实验的记录表,发放给实
验教师、教研组和学校课改领导组,及时进行记录,课改领导组、专家指导组、
学科研究组人员要深入研究、探讨,每周、每月进行阶段性实验成果提炼总结,
认真解决课改中存在的问题。
并要强化实验工作的过程管理,及时掌握课改动态,随时发现实验中教师的不足,边实验,边培训,边总结,共同促进课改的深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文祖中学
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