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省道莲都段公路改建工程第一合同段
试验路段路基土石方工程
施工方案
浙江良和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50 省道莲都段公路改建工程第一合同段
项目经理部
二0 一一年五月十日
一、工程概况
50 省道莲都段公路改建工程第一合同段主线起于K124+735 保定
村,终点K132+000高溪乡,全长7.264km。
碧湖连接线由主线K129+900 处连接碧湖镇工业区,全长1.108km。
结合目前现场实际情况与施工条件,我部选取碧湖连接线K0+900~K1 + 108段、主线K130+115~K130+260 段为试验路段,总长各为208m和145m最大填高为1.24m和2.28m。
该段地势较平坦,工作面开阔,首先填筑碧湖连接线试验段,完成后再进行公路主线试验路段填筑,该两段路基是本合同段施工条件相对较好的较有代表性的地段,为试验确定压实指标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目的
为更好的了解和掌握路基填筑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确保路基填筑的施工质量,使之达到业主、监理要求、施工规范规定的标准和本部制定的创优目标。
本部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在路基全面展开施工前对路基试验段的填筑验证其松铺厚度,确定填料的松铺系数、机械设备的最佳组合方式(包括运输、填筑、碾压等),压实机械的碾压遍数、运行速度和碾压功率的组合方式及最佳的施工组织体系(含工料机协调、现场调度的组织等),以指导后续路基填筑施工,确定其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从而确保路基填筑的施工质量。
三、试验路段土石方工程施工工艺框图
见附页
四、施工部署
1、施工前准备工作
1)、开工前现场放样和测量。
包括导线点、水准点的复测与加密,中桩放样、横断面的复测、坡口(脚)放样等施工放样工作
2)、开挖施工排水沟。
在红线内侧沿路线走向开挖一条60cm^ 60cm 的排水沟,为土石方施工创造条件。
3)、填筑前做好清表、平整、挖台阶及填前压实工作,并经现场监理检验合格后才能进行试验路的填筑。
4)、试验路段取料的地点取样进行试验,得出各项试验数据,指导试验路段的施工。
5)、我部暂定松铺厚度为35~40cm进行填筑。
五、施工要求及方法
1、试验路段施工要求
1)、按照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已经清表,废土已运往弃土场。
填
方地段如有坑塘应进行填平,如遇湿软地基,需进行软土地基处理后才能与其它地段一起进行填前碾压,密实度应大于90%。
经监理工程师检
验合格以后再进行试验路段填筑。
2)、为消除路基基底因素对压实度的影响,采用分层填筑,每层
松铺厚度不大于40cm。
3)、试验路段填料计划在本段的利用方调运。
挖掘机开挖,自卸汽车运输。
采用推土机整平、水平分层填筑、压实的施工方法。
4)、路基填筑应分层填筑、分层压实,控制好含水量。
5)、试验路堤填
筑时两侧宽度超出路基两侧设计宽度30cm,压实
宽度大于设计宽度30cm。
6)、试验路段填筑分成水平层次逐层向上填筑。
由最低处分层填起,每
填筑一层,经检验符合规定要求之后,方可填筑下一层。
2、试验路段施工方法
1)、路基填筑前,测量人员放出坡脚线位置及护桩,竖立试验路段的标志牌,布设试验路的检测点,共布设4 处,并派专人守桩,以便每压实一层及时恢复测点。
2)、根据每层填筑的厚度和汽车运输的体积计算出布料距离,并用石灰标出方格网。
自卸汽车把料运到填筑现场,从一端开始,左右成列,前后成行等距离倒土。
3)、推土机进行摊平,每层填料铺设的宽度超出路基两侧设计宽
度30cm以保证修整路基边坡后的路堤边缘达到压实标准。
测量人员及时测量松铺厚度,根据各桩号底层标高,控制好表层的顶面标高,使填料达到控制的厚度。
由推土机摊平后,再用平地机进行整平。
平地机整平由路中间开始向道路两侧推进,如此往返,直到符合平整度要求。
4)、压路机开始碾压时先用20T 振动压路机静压一遍,然后慢速强振二遍,再快速强振二遍、静压一遍。
压路机碾压时先压路基两侧,然后逐步向路中间推进,先慢后快,压路机行驶速度为2〜4km/h,碾压轮重叠轮宽1/3〜1/2,振动压路机每振压一遍以后进行标高检测。
根据检测的高程与压路机碾压遍数绘出高程与碾压遍数关系曲线。
5)、压实应做到表面光洁无浮土,按设计坡比挂线,刷去超填部分,
并夯实修整。
保持坡面平顺没有凹凸,压实合格。
6)、压实检验合格后方可转入上一层填筑。
不合格处进行补压后再做检
验,一直达到合格为止。
根据路基试验路段填筑的数据分析,达到
规定压实标注所需的机械压实遍数,确定正确的施工工艺,并以此作为
以后路基施工的依据。
六、施工时应注意事项
1、土方填筑施工时,应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规范确定的松铺厚度进料分层铺筑、分层压实。
压实前必须检测填料的含水量,严格控制好填料含水量进行平整压实,含水量过大则必须晾晒到最佳含水量,含水量过小则洒水闷料到最佳含水量。
2、试验路基必须按路面平行线分层控制填筑标高。
每层路基填筑施工必须做好不小于4%的横坡以利排水,在路基边坡每20m用水泥砂浆做一道溜水槽,以防雨水冲刷边坡。
3、当地面横坡陡于1:5时,应将原地面挖成宽度不小于1m的台阶,台阶顶面做成2%〜4%的内倾斜坡,用小型夯实机夯实,再行填筑。
4、路基填筑按设计路基宽度每边超填30cm,待路基成型后刷坡30cm。
路基填筑施工填料按试验的层厚控制松铺厚度。
在施工过程中对所有数据要一一记录在案,为以后确定路基填筑的各项指标提供依据。
5、因路基基底对开始几层填筑的压实影响较大,根据施工时地基
表面和土质实际情况,按施工图纸和施工规范要求要做好填筑路堤的基底处理。
6、施工中应严格控制填料最大粒径。
7、遇雨及雨后,路基施工表面未干时,不宜开放交通。
当雨后继
续进行路基填筑时,下层填方须重新压实。
8、确定最佳压实遍数后,测其压实度,检测时刨开上面层,按标准砂填平后再
进行压实检测。
合格后仍应再按最佳组合的方法进行复核一次。
9、施工中加强对有关指标的检测,完工后,应及时写出试验路段报
七、试验路段的检测
1、基本要求:
(1)、路基施工做好临时排水,并与永久性排水系统相结合,避免积水冲刷边坡。
(2)、路基分层填筑,压实符合要求,层层平整、顶面路拱符合要求。
(3)、路基填料符合规范要求
2、检测项目表
土方路基检查项目
3、外观鉴定:
1)、路基表面平整、密实、无局部坑洼、线形圆滑,边线顺直。
(2)、边坡稳定平顺稳定。
4、质量控制和检测要点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施工工艺,做好施工记录,施工完毕后必须进行检测,主要质量控制和检测要点如下:
(一)、质量控制要点
(1)、每层卸料平整后测出每个桩号的中桩、边桩及控制测量的
高程并记录,每层压实后测设每个桩号的中桩,边桩及控制测点的高程。
与填前压实高程比较,求出每一点的松铺厚度,按JTGF80/1-2004
《公路工程质量检测评定标准》附录H得到松铺厚度代表值,平整压
实达到标准后,再及时测出每个断面的中、边桩及划定测点标高,与
填前压实标高比较求出每一点的压实厚度,同理得到压实厚度的代表值,依此类推;后一层与前一层比较,测算出几层填筑的松铺系数,并据分层碾压遍数算出几层的算术平均碾压遍数。
(2)、压实效果的评价:压实度代表值应不小于规定要求。
(二)、质量检测要点
(1)、检测代表值及压实厚度是否满足工艺要求;
(2)、每层测量标高,压实度检测;
(3)、路基宽度、标高检测;
(4)、压实外观的检测;
(5)、施工记录及相关资料检测。
确保工程质量的措施
(一) 建立完善的质量检查机构
成立以经理为组长,总工程师、质检科长为副组长的质量领导小组, 专门负责质
检工作的质检科,配备各专项质检工程师,充分利用试验室 和微机进行各项工程的数据检测和质量控制,形成第二级质检体系,控 制工程总体质量。
各工程施工队成立质量自检小组,分别由各工程队队长任组长,并 配备专职的技术人员担任自检员,把好质量自检关,形成第一级质检体 系。
(二) 严格按质量检查程序进行质检
各工程施工队(班、组)在每一道工序过程及完成后,由自检员按 设计图和技术
规范要求严格进行自检,对自检合格工程填写质检申请表, 经自检组核实后报质检科审查,质检科确认自检组的检查有效并签字报 送现场(驻地)监理工程师申请检验,请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唯有监 理工程师的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
质量检查程序框图
质量检查框图 单项工程完成后,中间交验程 序 一道工序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