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一.板书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地球和地球仪》。
二.出示学习目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要达到以下目标,请看投影。
1.掌握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掌握经纬网的特点及应用。
3.学会利用经纬网来确定位置、判定方位及进行相关计算。
三.自学指导:同学们,如何完成本节的学习目标呢?主要靠大家自学,请同学们认真完成自主学习的内容,8分钟后检测,看谁完成的最好。
经线纬线
概念地球仪上连接④
的线
地球仪上同⑤
平行的线
特点
形状⑥圆
方向指示⑦方向指示⑧方向
长度都相等(约2万千米)
自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⑨赤
道最长
间隔
任意相邻两条经线间的间隔在⑩
上最大
任意相邻两条纬线间的间隔
○11
关系所有经线都相交于○12所有纬线都相互○13
4.经度与纬度
经度纬度图示
划分
从○14
向东、向西各分180°
从○15
向南、向北各分90°
分布规律
东经度的度数愈向东
○16,西经度的度数愈
向西○17
北纬的度数愈向北○18,南
纬的度数愈向南○19
划分半球20°W~0°~160°E为○20
,160°E~180°~20°W
为西半球
以○21
赤道为界,以北为北半球,
以南为南半球
特殊经纬度
(1)○22
为东西经界线;
(2)○23
经线大致与日界线重合
(1)○24
纬线是中、低纬度界线;○25
纬线是中、高纬度界线;
(2)○26
是热带、温带界线,○27
是温带、寒带界线
四:先学过程:
1.学生看书,教师巡视,提醒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
2.自学检测(大家都自学的很认真,现在老师来检测一下大家的自学效果。
点名要求学生来回答或者板演,其他同学认真做在册子上,书写要规范。
思考:1.赤道上经度相差1°,其距离约是多少?
2.甲、乙两人从赤道出发,甲向北行,乙向东行,如果两人保持其方向不变,那么,他们能回到原出发点吗?
3.说一说:请说出下列经纬线的地理意义。
0°经线、180°经线、赤道、23°26′N、23°26′S、66°34′N、66°34′S、30°N、30°S、60°N、60°S。
五.后教过程(学生交流答案,教师点拨)
1.更正:同学们有没有不同意见?请要补充或者更正的同学举手。
2.讨论:看回答的是否正确?为什么?最后师生共同分析,解决问题。
六.课堂总结:
若两地在同一条经线上,纬度1°对应的地面上的弧长大约是km,两地纬度相差N度,其距离为
若两地在同一条纬线(纬度为φ)上,两者经度差为N度,则两地距离的计算公式为:
2.两点间最短航线方向确定的方法
若甲地位于乙地的正东方,从甲地到乙地的最短航线方向为:同在北半球,先向
,再向;同在南半球,先向,再向。
若甲地位于乙地的正西方,从甲地到乙地的最短航线方向为:同在北半球,先向
,再向;同在南半球,先向,再向。
3.对趾点坐标的确定方法
互为对趾点的两点的坐标,二者纬度数是的,但所在南北半球,二者经度数是的,但东西经相反。
七.当堂训练(请同学们运用本节所学内容独立完成作业第6页基础过关)
(1)图中B城市位于C城市的( )
A.东北方B.西南方
C.东南方 D.西北方
(2)A城市到D城市的直线距离约为( )
A.4 200千米B.5 900千米
C.7 200千米D.8 200千米
八.课后作业:(课时冲关)
(平行班完成必做,快班完成选做,尖子班可适度选做高考题)
必做:1-7 选做:10.11.12
九.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