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制度
• 第四,从学校管理看,保留旧学校每月 初一的祭孔、宣读《圣谕广训》的典礼 ,及月课、岁考、以学业成绩奖惩学生 的各项制度。
• 各类毕业生分别赋予相应的科举出身, 通儒院按翰林升阶,大学本科作为进士 出身,高等学堂作为举人出身,中学奖 以(国子监)拔贡、优贡、岁贡,高小 作为秀才出身。
• 第五,不重视女子教育。章程规定“ 女子只可于家庭教之”。
• 形成:1915年,全国教育会联合会成立 ,湖 南省率先改革,1922年,召开全国学制会议 , 于11月1日以大总统令公布了《学校系统改革 案》
四个学制的比较
• 以美国学制为蓝本,一直沿用到全国 解放初期的现代学制是( )。
• A.癸卯学制 • B.壬寅学制 • C.壬子癸丑学制 • D.壬戌学制
从形态上看,我国现行学制是从单轨学制发展而来的分支型学制
幼儿教育(幼儿园):招收3到7岁的幼儿。
初等教育:主要指全日制小学教育,成人的为业余 初等教育。
中等教育:指全日制普通中学、各类中等职业学校 和业余中学。成人教育的为各类业余中学。 高等教育:指全日制大学、专门学院、专科学校、 研究生院和各种形式的业余大学。
• 第二,从课程设置看,传统的中国经 学教育内容仍占很大比重。读经讲经课 ,初等小学堂占总课时的40%,高等小 学堂占总课时的三分之一。中学堂的读 经讲经和修身课也占总课时的三分之一 。
• 第三,从学校设置看,按地方行政级别规 定办学级别,如初小由乡镇设立,高小由 州县设立,中学由府设立,高等学校在省 城设立,最高学府设在京城。
另一轨自下而上,其 结构是——小学及其 后的职业学校。
• 当前双轨学制逐渐 向单轨学制和双轨 学制转化。
•
• 20世纪初的英国学制
•
英国现行学制图
(2)单轨学制
• 单轨学制——多种 分段,即六三三、 五三四、四四四、 八四、六六等多种 分段。
• 美国的学制曾是单 轨学制。
评价:在经济 高速发展的今 天,单轨学制 难以有效地多 规格培养人才 来适应生活的 不同需求。
• 1907年,清政府正式批准设立女子小 学堂和女子师范学堂。女子初小和高 小的学制均比男子初小和高小少一年 ,课程也少一些,可见其地位仍低于 男校。
• 第六,癸卯学制具有完整的、上下衔接 的学校体系,学习近代自然、社会和人 文学科,规定统一的学习年限,实施班 级授课制,编制了专门的教科书。
• 癸卯学制的颁布结束了中国延续了两千 多年的封建传统教育体制,在教育史上 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七是发展义务教育,重视实业教育。
与此同时,教育部还颁布了各级各类学校 课程标准和课程表,详细规定了学校课程 设置、教学目标和授课时数。后来又对学 制结构进行局部调整,如初等教育由单轨 制改为双轨制。
1922年学制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形成过程
• 背景:新文化运动中,进步人士要求改革教育; 由于美国对华政治经济的影响日益加剧,留 美学者也日渐增多,美国教育的影响越来越 大。杜威和孟禄相继来华讲学,对新一轮学 制的改进起了很大作用。
1922年
全国教育会联合会“壬戌学制”
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 1958年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改革学制的决 定》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
文化大革命时期
提出“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的口 号
1976年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 重建被破坏的学制系统 全会之后
• 二、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态
•
美国现行学制图
(3)分支型学制
• 分支型学制——前段单轨,后段分 叉,介于单双轨之间,上通(高等 学校)下达(初等学校),左(中 等专业学校)右(中等职业技术学 校)通畅。
• 苏联的学制曾是分支型学制。
•
前苏联20世纪80—90年代学制图
•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一般简称__。现 代学制有三种类型:__、__、__
思考:我国现行学制特点?
• 三、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
1993年
80年 代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
1999
展纲要》——“双基” 年
1999年
1985年
《面向21世
《关于教育体制改
1993
纪教育振兴
革的决定》
年
行动计划》
• 我国普通中小学(包括实施九年义务教 育制度的小学、初中和高中)教育的性 质是( ) A.学前教育
壬子癸丑学制的特点:
一是缩短了学制年限(总年限缩短了3年) 二是女子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法定教育权(初
等教育阶段可以男女同校,设立专门的女 子中学、女子师范学校、女子高等师范学 校等) 三是取消对毕业生奖励科举出身; 四是把一学年划分为三个学期,放假时间有 明确规定; 五是取消读经科目;
六是取消高等学堂,设立大学预科;
• 它以当时的日本学制为蓝本,并保留了尊 孔读经等封建教育的遗迹。
学制主系列分为三段七级
第一阶段:初等教育,分为三级,蒙学 堂4年,寻常小学堂3年,高等小学堂3 年。(蒙学堂和寻常小学堂为义务教 育)
第二阶段:中等教育,中学堂4年一贯 制。
第三阶段:高等教育,分为三级,第一 级为高等学堂、大学预科3年;第二级 为大学堂3年,由第一级升入,设政治、 文学、商务、农业、格致、工艺、医 术七科。第三级为大学院,年限不定, 以研究为主,是整个学校教育系统的 最高级别。
• (五)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还要吸 取原有学制中的有用部分,借鉴外国 学制中的有益经验
§3. 现代学校制度的类型
单轨(美国)学制
分支型(前苏联)学制
双轨(西欧)学制
(1)双轨学制
• 双轨学制—— • 同时并存、互不相
通
• 欧洲国家的学制都 曾是双轨学制。
• 一轨自上而下,其结 构是——大学、中学
三、民国学校教育制度
• (一)壬子癸丑学制 • (二)
(一)壬子癸丑学制
• 在1912年7月10日的临时教育会议上,讨论了学 制改革的问题。会议决定改革旧学制,并拟定了 一个《学制系统案》。9月3日,教育部正式颁 布《学校系统令》,即“壬子学制”。到1913 年8月,又陆续公布了《小学校令》、《中学校 令》、《师范教育令》、《专门学校令》、《大 学令》、《小学教则及课程表》、《中学校令施 行规则》、《师范学校规程》、《高等师范学校 规程》、《公私立专门学校规程》、《大学规程 》、《实业学校令》等法令,形成一个新的学制 系统,统称“壬子·癸丑学制”
第二节 学校教育制度
主要内容
• 一、学校教育制度概述 • 二、清末学校教育制度 • 三、民国学校教育制度 • 四、现代学制的类型 • 五、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 • 六、我国现行学校教育体系
一、学校教育制度概述
• 1.学制的概念: • 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是学校教 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 指的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 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 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 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 20世纪初,在西方的影响下,体育的重要 性已被国人所认识,( )正式确立了体育 在新式学校中的地位,这也是中国首次实 行的现代学制。
•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 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 )。 • A.“壬戌学制” • B.“废科举,兴学校” • C.“癸卯学制” • D.“壬寅学制”
• 现代学制的主要类型有( )。 • A.双轨学制 • B.单轨学制 • C.多轨学制 • D.分支型
• 重建
• 1951年《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 • 1958年 六个并举 • 1964年《学制改革初步方案(征求意见稿)》 • 文化大革命 “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 • 1976年 学制系统逐步得到改善
变革时期
1840年鸦片战争后 1902年 1904年初
表现
清政府采取“废科举,兴学校”措施 清政府颁布《钦定学堂章程》,未实施 《奏定学堂章程》“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在主系列外,还有实业教育和 师范教育。师范教育分为初级师 范学堂和优级师范学堂。实业教 育有初等实业学堂、中等实业学 堂和高等实业学堂。
此外还有译学馆、方言学堂、 实业教员讲习所等。
癸卯学制的特点
• 第一,学制时间过长,总计30年, 即使不算的蒙养院和通儒院,也有20 年以上。 • 学制中初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年限长 ,各有三级;而中等教育年限短,只 有一级。可见尚未摆脱封建传统的小 学-大学的框架构建。
2. “壬寅学制”内容
• 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 章程,亦称“壬寅学制”,这是我 国正式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这 个学制未及实施, • 1904年又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 亦称“癸卯学制”,这是我国正式 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
• “壬寅学制”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其宗旨是“忠君、尊孔、尚 公、尚武、尚实”。
§2. 学制确立的依据
• (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 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与学校 教育制度
• (二)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是制 约教育结构与学制的重要因素
• (三)人口状况对学校教育制度的
建立、改革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Nhomakorabea教
教
教
教
育
育
育
育
规
结
投
规
划
构
资
模
制
调
订
整
教育对象:人
• (四)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也制约着学 校教育结构与学制
• B.基础教育
• C.高等教育
• D.中等教育
• 我国现行的学制规定,初等教育的修业 年限为( )。
• A.3年 • B.5年 • C.6年 • D.7年
• 影响学制制定的因素有( )。 • A.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 • B.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 C.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 • D.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