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模及强度分析目的
1)正确将三维CAD图导入分析软件;
2)修改不必要的细节,使网格剖分更均匀;
3)根据计算机的计算能力,选取适当的单元剖分网格;
4)正确施加载荷和边界条件;
5)完成强度分析;
2.模型参数
1)平衡块参数
2)曲轴材料
3)曲轴载荷--连杆对曲轴的作用力
4)载荷及其作用方向,如图
5)曲轴上载荷的分布
沿曲柄销轴线为抛物线分布 沿轴颈径向为余弦分布
3.具体操作过程:
1)首先将三维CAD 图导入ANSYS 分析软件,进行相关参数的设置;
2)其次进行网格的划分,由于电脑配置问题,本次划分的网格较为稀疏,划分
后网格数量为27009个;
3)在模型上加相应质量块,目的是用来平衡模型,降低模型旋转惯性,根据需求,本次施加了12个质量为10.44kg 的质量块;
)
11(1692
2x L LR Q q c y -=)2/3cos(θθx
x q q =
6060≤≤-θ
4)对模型进行静态分析,根据计算结果找出最大应力位置,与考核标准进行对比分析;
5)进行模态分析。
4.静力分析结果
1)静力分析整体如图:
2)最大应力处于主轴颈处,如图:
3)其他主轴颈处应力如图:
5.模态分析结果
1)曲轴的前6阶模态的固有频率
2)前6阶模态振型如图
(a)一阶模态振型
(b)二阶模态振型
(c)三阶模态振型
(d)四阶模态振型
(e)五阶模态振型
(f)六阶模态振型
6.总结
本次实验综合运用了CAD与ANSYS软件对曲轴进行了静力分析与模态分析。
通过静力分析与计算,得出曲轴的许用应力最大值;通过模态分析计算求得了
曲轴的自由振动模态的固有频率和振型,前6阶模态的固有频率从 146.13到587.66,随着频率的增大,通过曲轴的模态振型图可知,在曲轴的振动过程中,曲轴的变形越来越大。
预计在变形达到一定程度时,曲轴将出现破坏现象。
同时,通过模态分析,得到曲轴变形最大的位置和最可能出现破坏的地方,为以
后的优化设计奠定了基础。
建模及强度分析报告
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