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国税法知识竞赛

全国税法知识竞赛

全国税法知识竞赛”主要面向全社会,重点是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高等院校的大学生。

大赛围绕国家税务总局提出的第 26 个税收宣传月主题“深化税收改革,助力企业发展”,本着“为国家税收服务,为纳税人服务”的思想,开展税法知识竞赛。

税收法规知识测试题一、判断题1、税务所可以制定税收规范性文件。

( )( 错误《税收规范性文件制定管理办法》第六条第二款“县以下税务机关及各级税务机关的内设机构、派出机构、直属机构和临时机构,不得以自己的名义制定税收规范性文件”)2、税收规范性文件可以使用“办法”、“规定”、“规程”、“规则”或“实施细则”、等名称。

( )( 错误《税收规范性文件制定管理办法》第七条“税收规范性文件可以使用“办法”、“规定”、“规程”、“规则”等名称,但不得称“条例”、“实施细则”、“通知”或“批复”)3、税收规范性文件应当自公布之日起30 日后施行。

( )(正确《税收规范30 日后施性文件制定管理办法》第十四条“税收规范性文件应当自公布之日起行。

“)4、未经法规部门审核的税收规范性文件,办公厅 ( 室) 不予核稿,局领导不予签发。

( ) ( 正确《税收规范性文件制定管理办法》第十六条“未经法规部门审核的税收规范性文件,办公厅 ( 室) 不予核稿,局领导不予签发。

”)5、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难以取得的情况下,经税务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先行登记保存,并应当7 日内作出处理。

( )解释:正确《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七条第二款: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先行登记保存,并应当在七日内及时作出处理决定,在此期间,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不得销毁或者转移证据。

6、税务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税务机关应当依法给予当事人从轻或者减轻税务行政处罚。

( )解释:错误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

依据:《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七条第五款: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

7、税务违法行为在五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税务行政处罚。

这一期限从税务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 ; 税务违法行为有连续或继续状态的 . 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 ) 解释:正确依据:《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九条第二款前款规定的期限,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 ; 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征管法》第八十六条规定,违反税收法律、行政法规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在五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

8、税务机关对逾期缴纳税款的纳税人应当作出加收滞纳金的税务行政处罚决定。

( ) 解释:错误 " 加收滞纳金不是税务行政处罚,它属于税务处理范畴。

《行政处罚法》第八条规定:行政处罚的种类有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等。

加收滞纳金是税务机关依照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没有按照期限缴纳税款的纳税人在缴纳税款的同时连带作出的一种补偿而不是处罚,目的在于促使不履行纳税义务的纳税人迅速履行的纳税义务9、受托代征税款的单位和个人发现纳税人或其他税务当事人有税务违法行为,可以以税务机关的名义对违法当事人实施税务行政处罚。

( )解释:错误 " 受托代征税款的单位或个人只有代征税款权,而没有行使税务行政处罚权。

"10、对当事人的同一税务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个以上的税务行政处罚。

( )解释:错误 " 一事不再罚指的是同一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并非是不得给予两个以上的行政处罚。

《行政处罚法》第二十四条:对当事人的同一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

"11、税务违法行为在五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税务行政处罚。

这一期限从税务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 ; 税务违法行为有连续或继续状态的 . 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 ) 解释:正确依据:《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九条第二款前款规定的期限,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 ; 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征管法》第八十六条规定,违反税收法律、行政法规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在五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

二、单选题:1、对从简适用制定程序的税收规范性文件,起草部门将起草文本送交合法性审核时,一定要提交的材料是 ( ) (C 第二十一条 )A 制定依据B 会签单位意见C 起草说明D 纳税人的意见2、税收规范性文件应当以() 形式公布。

(B 第二十七条 )A通告B 公告C 通知D 命令3、省以下 ( 含本级 ) 税务机关应当于税收规范性文件发布之日起() 内向上一级税务机关报送备案税收规范性文件。

(B 第二十九条 )A15日B30 日C一个月 D60 日4、税收规范性文件实行日常清理和定期清理制度,定期清理每() 年开展一次。

(B 第三十八条 )A1B2C3D45、“对违法行为给予行政处罚的规定必须公布; 未经公布的,不得作为行政处罚的依据。

”这一规定体现了行政处罚的() 。

(A)法定原则(B)公正原则(C)公开原则(D)救济原则解释: C 《行政处罚法》第四条:行政处罚遵循公正、公开的原则,对行政处罚所依据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必须公布,未经公布不得作为处罚依据。

这充分体现了行政处罚的公开原则。

6、纳税人或其他税务当事人对税务行政处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的,行政处罚 () ,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A)必须停止执行 (B) 由上级税务部门或人民法院执行 (C) 不停止执行(D)暂时撤销解释: C 《行政处罚法》第四十五条:当事人对行政处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的,行政处罚不停止执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7、" 税务机关行政执法人员当场收缴罚款的,必须向当事人出具合法罚款收据,并应当自收缴罚款之日起( ) 内将罚款交至税务机关。

"(A) "30日" (B) 15日(C) 7日(D) 2日解释: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五十条:执法人员当场收缴的罚款,应当自收缴罚款之日起二日内,交至行政机关 ; 在水上当场收缴的罚款,应当自抵岸之日起 2 日内交至行政机关 ; 行政机关应当在二日内将罚款缴付指定的银行。

8、下列属税务行政处罚行为的是() 。

(A)税收保全措施(B)追缴偷税税款(C)强制执行措施(D)没收违法所得解释: D 《行政处罚法》第八条:行政处罚的种类有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等等。

税收保全措施、追缴偷税税款、强制执行措施不属于行政处罚的类别。

9、根据《税务行政复议规则》,下列事项中,不可以适用调解的是( ) 。

A. 核定税额B.确定应税所得率C.纳税机关的公告D.行政赔偿解释:C对下列税务行政复议事项,依照自愿、合法的原则,申请人和被申请人在行政复议机关作出行政复议决定以前可以达成和解,税务行政复议机关也可以调节:行使自由裁量权作出的税务具体行政行为,如行政处罚、核定税额、确定应税所得率等 ; 行政赔偿 ; 行政奖励 ; 存在其他合理性问题的具体行政行为。

10、对国家税务总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应该向( )申请行政复议。

A. 国家税务总局B.国务院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D. B 或者是C解释:A 对国家税务总局作出的具体行政复议不服的,应该向国家税务总局申请行政复议。

对于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申请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行政诉讼,也可以向国务院申请裁决,国务院的裁决是终局裁决。

11、税务行政复议机关在收到行政复议申请后,应当在( ) 内进行审查,决定是否受理。

A.10 日B.15日C.5日D.3日解释:C税务行政复议机关在收到行政复议申请后,应当在5 日内进行审查,决定是否受理。

12、下列项目中,纳税人和其他税务当事人认为税务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规定不合法,在对具体行政行为申请行政复议时,不可并向复议机关提出对该规定的审查申请的是 () 。

A.国家税务总局的规定B.国家税务总局制定的具有规章效力的规范性文件C.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规定D.地方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规定解释:B 纳税人和其他税务当事人认为税务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下列规定不合法,在对具体行政行为申请行政复议时,可一并向复议机关提出对该规定的审查申请:1.国家税务总局和国务院其他部门的规定 ;2.其他各级税务机关的规定 ;3.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规定 ;4.地方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规定。

部、委规章一级的规范性文件不可以提请审查。

13、在税务行政复议范围中 , 下列行为属于税务机关作出的征税行为的是( ) 。

A.税务机关拒绝颁发税务登记证、发售发票B.税务机关委托扣缴义务人作出的代扣、代收税款行为C.税务机关对纳税人少缴税款的行为作出罚款的处罚决定D.税务机关不予退还税款解释: B 税务机关不予退还税款,不属于征税行为, 4 个选项中只有 B 属于征税行为。

三、多选题:1、税收规范性文件可以使用( ) 等名称。

(AB 第七条 )A办法B规定C 条例D 通知2、税收规范性文件起草部门将起草文本送交审核时,应一并提供下列材料:(ABCD 第二十条 )A 起草说明B 制定依据C 会签单位及其他被听取意见单位的意见及采纳情况 D 其他相关材料3、对清理中存在问题的税收规范性文件,存在下列哪种情形的,制定机关可以宣布失效。

(AD 第三十九条 )A 执行时间过期B 违法上位法规定C 已被后文废止D 调整对象灭失4、行为罚的主要形式为( )(A)缴纳罚款 (B) 强制收购 (C) 责令停产 (D) 没收财产吊销执照解释: CE <行政处罚法 >第八条。

行政处罚的主要种类有警告、罚款、责令停产、吊销执照等5、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 ) 以外的行政处罚(A)责令停产停业 (B) 人身自由 (C) 吊销企业营业执照 (D) 警告解释: BC <行政处罚法 >第十一条: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销企业营业执照以外的行政处罚6、执法人员当场作出的行政处罚书应当载明( ) 以及行政机关名称,并由执法人员签名盖章。

(A)当事人的违法行为(B)行政处罚依据(C)依据罚款数额(D)时间地点解释: ABCD<行政处罚法 >第三十四条第二款: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载明当事人的违法行为、行政处罚依据、罚款数额、时间、地点以及行政机关名称,并由执法人员签名或者盖章7、纳税人收到税务机关的行政处罚决定书之后,在法定期限内( )(A)应当予以履行 (B) 可以申请复议 (C) 可以向法院起诉 (D) 要求解除税收保全措施解释:ABC <行政处罚法>第四十四条:行政处罚决定作出之后,当事人应当在法定期限内予以履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