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仙居旅游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旅游业是效益高、关联度大、带动力强的朝阳产业。
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地位逐步凸现,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之一。
5月24日,市委书记张鸿铭同志在仙居视察时,明确提出仙居要坚持旅游兴县,打造长三角地区重要的旅游休闲胜地。
如何做大旅游产业,推动长三角地区重要旅游休闲胜地建设,是当前我们需要认真对待、深入思考的一个问题。
最近,我结合工作实际,围绕仙居旅游业发展的问题,作了一些调查和思考。
一、我县旅游业发展的现状我县自然生态良好,旅游资源丰富,人文历史悠久,旅游开发潜力大、前景广,旅游业发展面临着难得的机遇。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把旅游产业作为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来培育,围绕“建设长三角地区重要旅游休闲胜地”这一目标,加强旅游规划编制,重视旅游资源管理,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强化旅游宣传促销,构建大旅游格局,旅游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2006年全县旅游门票收入2160万元,综合收入达9.2亿元。
(一)旅游发展目标明确,旅游规划不断完善。
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旅游工作,在全面分析仙居自身优势和面临的形势的基础上,提出建设长三角地区重要的旅游休闲胜地的战略目标,并在“十一五”规划中确定为我县今后一段时期重要的战略目标之一。
今年8月,县委十二届八次全体会议专题研究了长三角地区重要旅游休闲胜地建设问题,作出了《中共仙居县委关于加快建设长三角地区重要旅游休闲胜地的决定》,明确了目标任务、基本原则、工作重点和工作机制,为全面推进我县旅游事业的跨越式发展指明了方向,为旅游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和环境。
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鼓励农家乐旅游发展的若干政策》、《仙居县风景名胜资源开发利用管理暂行办法》等政策措施,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重视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分区规划、修建性详规、专项规划等多个层次规划的编制,先后编制或修编了《仙居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仙居县旅游业“十一五”规划》、《仙居县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仙居风景名胜区游客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仙居县农家乐休闲旅游发展规划》及雪洞景区修建性详规、蝌蚪崖景区控制性详规等,为开发和保护旅游资源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景区建设不断推进,旅游产品逐步丰富。
为加快旅游业的发展,加大景区景点开发力度,积极鼓励民资和外资投入旅游业。
目前,已开发了神仙居、永安溪漂流、景星岩、皤滩古镇(桐江书院)、高迁古民居、响石山、淡竹原始森林等七大景区,初步形成了“山、水、古、月、林”五大特色景区框架。
在理清思路、修编规划的基础上,重视旅游品牌建设,打造“大神仙居”品牌景区的基础性工作不断推进。
神仙居景区于2002年5月被列入了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后,又被命名为4A级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淡竹休闲谷景区获市级科普景区称号。
积极发展以农家乐为核心的乡村旅游项目,加快休闲度假旅游和特色旅游产品的开发,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已成为我县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我县共有农家乐特色村点25个,年接待游客35万人次。
(三)市场营销不断拓展,旅游品牌逐渐打响。
县政府及有关部门紧紧围绕“立足浙江,主攻苏沪,拓展闽京”的总体目标,采用请进来、走出去、捆绑式宣传等多种方式,以产品策划包装巩固扩大老市场,以区域合作开发拓展新市场,稳扎稳打,广泛合作,确保仙居旅游市场的快速拓展。
通过举办“杨梅节”等大型活动和邀请记者、摄影家、电视剧来仙采访、拍摄外景等一系列的宣传促销活动,我县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得以提升,神仙居景区被评为浙江十大游客喜欢的景区之一。
不断推出“暑期快乐游”、“果园观光游”、“仙踪探秘游”、“逍遥清凉游”等特色游线路,游客数量逐年增加。
2006年,全县共接待游客215万人次,同比增长23.4%。
(四)配套服务不断完善,行业管理得到加强。
台金高速公路和35省道改建工程的相继建成,县内各主要景区之间的交通网络正在规划,旅游专用道已动工建设,对外旅游交通瓶颈将得到缓解。
东方、月塘等大酒店完成创星、创绿工作,全县有挂牌的四星级饭店1家、三星级饭店2家、绿色饭店3家,宾馆不断增加,总床位达5000多张。
旅行社已发展到11家,取得各种导游资格的导游人员300多人,旅游汽车公司1家,直接从事旅游服务人员近5000人,初步形成了吃、住、行、游为一体的基本配套的旅游服务体系。
通过开展“旅行社年度综合考核”、“优秀导游评比”、“饭店星级评定”、“行业技术比武”、“行业培训”、“诚信旅游企业创建”等一系列活动,加强旅游行业管理,完善监管机制,规范旅游市场秩序。
重视探索旅游管理体制的改革,推动旅游企业的体制创新。
加强旅游队伍建设,通过举办各类技能大赛、培训班、引进人才等形式,不断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水平。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积极推动下,我县旅游业得到了较好地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一)旅游氛围不够浓厚,整体合力有待强化。
有的部门对旅游产业功能的认识还没有完全到位,把旅游看成是旅游部门的事,职责意识不够强,没有积极主动地为旅游业发展创造条件。
一些乡镇(街道)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缺乏大环境、大产业的理念。
有些旅游企业只顾及眼前利益,特别是宾馆酒店在节假日期间存在大幅度抬高价格现象。
少数干部群众对发展大旅游的认识不够到位,“人人都是旅游环境、个个关乎旅游形象”的良好社会氛围尚未真正形成。
(二)无序开发仍然存在,精品景区还不够多。
一是规划的龙头作用尚未得到有效发挥。
虽然编制了不少规划,但随着形势发展,有的规划已落后实际,存在不够科学、合理现象,缺乏可操作性。
分期分批开发规划尚未编制,近期优先开发不够明确。
二是无序开发现象仍然存在。
旅游资源开发缺乏全县一盘棋思想,遍地开花、无序开发、破坏旅游资源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保护与开发存在矛盾。
三是精品景区较少。
目前已开发的景区景点普遍存在“小、散、低”现象,文化内涵挖掘不够,大部分景区知名度较低。
一些景区人气不够旺,经营较困难。
神仙居景区投入不够,深层次开发缓慢,景区容量较小,游客还是走“回头路”。
蝌蚪崖景区开发前期政策处理虽已基本完成,但由于多种原因至今仍未启动。
(三)配套服务不够完善,旅游产业规模不大。
一是旅游内部交通较为落后。
通往各景区的道路普遍过窄,旅游旺季交通堵塞、停车难现象时有发生;景点专线班车较少,交通指示牌不够健全,影响车辆的通行。
二是城区市容市貌较差。
“脏、乱、差”现象突出,城内大中型停车场缺乏,交通秩序拥挤混乱,严重影响旅游形象。
三是接待档次和服务水平较低。
神仙居省级旅游度假区等建设项目进展不够理想,工程未真正启动。
星级宾馆酒店还不能满足现实需要,住宿冷热矛盾突出。
如杨梅节期间,许多旅行社因住宿紧张而推辞了接团业务。
娱乐设施缺乏,适合游客娱乐消遣的场所较少。
四是以游兴贸还不够明显。
在旅游产品的开发上,尚未充分挖掘我县的优势,开发出档次高的工艺纪念品和特色鲜明的农果特产品。
旅游购物缺乏,特产商场较少,旅游购物消费仅占旅游总消费的2%至5%左右,旅游经济在GDP 中的比重仍然较低。
(四)扶持政策有待完善,管理体制亟需理顺。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一些扶持政策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增强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县委关于加快建设长三角地区重要旅游休闲胜地的决定》的配套政策和具体实施细则正在拟订,尚未出台。
对旅游资源开发中涉及政策处理、部门(乡镇)协调、理顺关系、形成合力、招商引资等方面,缺乏具体、可操作性的政策和措施。
旅游资源保护开发与生态公益林保护开发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理顺。
《仙居县风景名胜资源开发利用管理暂行办法》等政策还需进一步完善。
对旅行社考核办法不够科学、合理,导致旅行社之间无序竞争,激励机制得不到有效发挥。
森林公园开发机制有待完善,相关部门职责有待明确。
旅游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理顺。
旅游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从业人员中大专以上学历仅占10%,优秀管理人才、旅游策划人才和优秀导游较少。
行业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宰客、不诚信经营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
三、几点建议(一)统一思想认识,形成良好氛围。
旅游业是富民产业、生态产业、朝阳产业。
县政府要牢固树立旅游兴县理念,把旅游业发展作为一大支柱产业来培育,进一步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全县性的协调管理机制,总揽旅游发展全局,认真研究做大旅游业的措施和办法,及时解决旅游发展中的问题。
要及时总结我县旅游业发展中的一些经验和教训,认真学习和借鉴外地的先进经验,进一步理清今后的发展思路。
要注重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积极性,特别是要注重发挥景区所在地乡镇的积极性。
各部门、乡镇(街道)要围绕建设长三角地区重要旅游休闲胜地的战略目标,积极做好各自工作,提供有效服务,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要强化宣传教育,提高市民素质,努力营造良好的旅游发展环境。
(二)科学规划布局,突出品牌培育。
要以建设长三角地区重要的旅游休闲胜地为目标,坚持以规划为先导,按照高起点、高标准的要求,抓好旅游产业的发展规划,明确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制定年度旅游开发重点。
每年要有计划地推出一些富有特色的新景点或新项目,增强吸引力和关注度。
要增强精品意识,以资源整合、特色营造为核心,充分利用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资源,加快蝌蚪崖景区开发,打造“神仙居”大景区的景观链,提高旅游景区的品位,提升旅游竞争力。
要充分利用抽水蓄能电站这一项目,做好相关旅游规划,带动周边地区的旅游资源开发。
要充分发挥仙居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做足“仙人居住地方”文章,深入挖掘道教文化,重视大佛洞和第十洞天等景点的开发,提升旅游业的文化档次。
要积极扶持农家乐等乡村旅游项目,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业,提高旅游产业的整体效益。
同时,要紧紧围绕“立足浙江省、主攻长三角”的宣传促销思路,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和市场开拓的力度,提高仙居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完善配套服务,做大旅游产业。
要不断完善旅游要素,健全景区配套功能,实现旅游业“吃、住、行、游、购、娱”的全面发展,切实提升旅游休闲胜地档次,繁荣旅游经济。
要加大工作力度,加快省级旅游度假区建设。
要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尽快启动景观大道、游客集散中心等建设,开通主要景区之间的旅游班车。
完善景区配套服务设施,增设游客接待厅、司机休息处等。
要精心编排旅游线路,积极探索开拓具有文化风情特色的娱乐项目,延长游客停留时间。
要积极实施以游兴贸、以贸促游战略,把“旅游经济”发展摆上突出的位置,充分挖掘我县各类工艺品、农果特产品优势,大力开发旅游农副产品、旅游工艺纪念品,提高旅游业的综合经济效益。
(四)强化支撑体系,优化旅游环境。
一要坚持政策引导。
要完善激励机制,加大扶持力度,进一步探索和完善旅游业发展涉及建设用地、招商引资、市场拓展、项目开发经营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加大对发展旅游观光农业的扶持力度,强化政府在发展旅游业中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