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金融 简答题论述题

国际金融 简答题论述题

第一章国际金融导论1、什么是金融什么是国际金融什么是国际金融学答:金融是指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经济活动的总称。

国际金融是指与国际的货币流通和信用有关的一切业务活动。

国际金融学是从货币金融角度研究开放经济下内外均衡同时实现问题的一门独立学科。

第二章国际收支1、简述国际收支的定义及特征与分类。

答:含义:是指一国的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与非居民之间的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

特征:①是一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交易②是国际收支的货币记录,以交易为基础,而非货币收支为基础③是流量的概念,变动数值④是一定时期,会计年度。

分类:①交换:一交易者向另一交易者提供一宗经济价值并从对方得到价值相等的回报。

②转移:一交易者向另一交易者提供一宗经济价值并未从对方得到对应的价值相等的补偿物。

③移居:一个人把住所从一经济体搬迁到另一经济体就形成移居。

④其他根据推论而存在的交易:投资收益再投资。

2、简述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含义及构成。

答:含义:国际收支平衡表是一国对其一定时期内的国际经济交易,根据交易的特性和经济分析的需要,分类设置科目和帐户,并按复式簿记的原理进行系统记录的报表。

构成:①经常帐户:货物、服务、收益、经常转移②资本和金融帐户:资本帐户、金融帐户③储备资产变动④误差与遗漏3、简述国际收支中的几个重要差额。

答:①贸易收支差额: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商品出口与进口的差额。

贸易收支差额是传统上常用的一个口径。

②经常帐户差额:国际收支分析中最重要的收支差额之一。

如果出现经常账户顺差,则意味着该国对外净投资增加。

③资本和金融账户差额:国际收支账户中资本账户与直接投资、证券投资以及其他投资项目的净差额。

它反映了一国为经常账户提供融资的能力;该差额还可以反映一国金融市场的发达和开放程度。

④综合差额:指经常账户和资本金融账户所构成的差额。

衡量一国官方通过变动官方储备来弥补的国际收支不平衡。

4、简述国际收支失衡(逆差)的危害、简述国际收支失衡(顺差)的危害。

①答:导致外汇储备大量流失;导致本币汇率下跌,国际资本大量外逃,引发货币危机;该国获取外汇的能力减弱,影响该国发展生产所需的生产资料的进口;持续性逆差还可能使该国陷入债务危机。

②答:持续顺差导致本币汇率上升,降低了本国产品的竞争力;持续顺差会使该国丧失获取国际金融组织优惠贷款的权力。

影响了其他国家经济发展,导致国际贸易摩擦。

资源型国家如果发生过度顺差,意味着国内资源的持续性开发,会给这些国家今后的经济发展带来隐患。

6、简述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

答:①结构性失衡:当国际分工格局或国际需求结构等国际经济结构发生变化时,一国的产业结构及相应的生产要素配置不能完全适应这种变化,由此发生的国际收支失衡。

②周期性失衡:一国经济周期性波动所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

③货币性失衡:指由货币政策导致的相对价值变化而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

④收入性失衡:是指一国收入相对快速增长而导致进口需求的增长超过出口增长所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

④偶发性失衡:一些偶发性的因素也会导致一些国家的国际收支失衡。

7、一国应该如何选择政策措施来调节国际收支的失衡答:一国的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首先取决于国际收支失衡的性质,其次取决于国际收支失衡时国内社会和宏观经济结构,再次取决于内部均衡与外部平衡之间的相互关系,由于有内外均衡冲突的存在。

正确的政策搭配成为了国际收支调节的核心。

国际收支失衡的政策调节包括有: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汇率政策,直接管制政策,供给调节政策等,要相机的选择搭配使用各种政策,以最小的经济和社会代价达到国际收支的平衡或均衡。

其次,在国际收支的国际调节中,还应针对内外均衡目标,确定不同政策工具的指派对象,并且尽可能地进行协调以同时实现内外均衡。

第三章汇率(平价说)1.试述外汇、汇率的基本含义和不同汇率标价法。

答:外汇是指下列以外币表示的可以用作国际清偿的支付手段和资产,具有静态和动态两种含义。

动态的外汇,是指把一国货币兑换为另一国货币以清偿国际间债权债务关系的实践活动或过程。

从这个意义上说,外汇同于国际结算。

静态的外汇,是指国际间为清偿债权债务关系而进行的汇兑活动所凭借的手段和工具。

外汇汇率是一个国家的货币折算成另一个国家货币的比率,即两种不同货币之间的折算比率。

外汇汇率的标价方法有:直接标价法,间接标价法,美元标价法。

直接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额的本国货币来表示其汇率;间接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额的外国货币来表示其汇率;美元标价法是非本位币之间以一种国际上的主要货币或关键货币作为汇价标准的标价方法。

2、简述对远期汇率的报价两种方式。

答:①直接报价:直接将各种不同交割期限的期汇的买入价和卖出价表示出来。

②用远期差价或掉期率报价:报出期汇汇率偏离即期汇率的值或点数。

3、试分析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

答: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国际收支状况;通货膨胀状况;利率状况;经济增长率况;财政收支状况;市场预期心理;中央银行的市场干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等。

4、简述金本位制度下的汇率决定理论。

答:在典型的金本位制度下,铸币平价就成为决定两种货币汇率的基础。

在实际经济中,外汇市场上的汇率水平以铸币平价为中心,在外汇供求关系的作用下上下浮动,并且其上下浮动被界定在铸币平价上下各一定界限内,这个界限就是黄金输送点。

而在后两种金本位制下,汇率决定的基础依然是金平价,但其波动幅度则是由政府来决定和维持,政府通过设立外汇平准基金来维护汇率的稳定。

5、简述购买力平价说。

(相对、绝对含义)答:购买力平价说:货币的价值在于其具有的购买力,因此不同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取决于它们各自具有的购买力的对比,也就是汇率与各国的价格水平之间具有直接的联系。

购买力平价的基础是一价定律。

绝对购买力平价:前提是对于任何一种可贸易商品,一价定律都成立;在两国物价指数的编制中,各种可贸易商品所占的权重相等。

两国由可贸易商品构成的物价水平之间存在着下列系:e=Pa/Pb。

相对购买力平价:在绝对购买力平价说的基础上,相对购买力平价说认为汇率依据两国物价水平被确定下来,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两国物价水平发生了变化,而且变化幅度不一样,两国货币之间的汇率发生变化,新汇率是由两国货币的购买力相对变化率决定的。

其含义是一定时期内两国货币之间汇率的变化率等于两国物价水平的变化率。

6、简述利率平价说。

答:利率平价说:说明了汇率与利率之间的关系。

汇率与利率之间的关系则通过国际资金套利来实现,反映了国际资本流动对于汇率决定的作用。

分为抛补利率平价和非抛补利率平价。

7、简述J曲线效应答:本国货币贬值后,最初发生的情况往往正好相反,经常项目收支状况反而会比原先恶化,进口增加而出口减少。

其原因在于最初的一段时期内由于消费和生产行为的“粘性作用”,进口和出口的贸易量并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但由于汇率的改变,以外国货币计价的出口收入相对减少,以本国货币计价的进口支出相对增加,从而造成经常项目收支逆差增加或是顺差减少。

经过一段时间后,这一状况开始发生改变,进口商品逐渐减少,出口商品逐渐增加,使经常项目收支向有利的方向发展,先是抵消原先的不利影响,然后使经常项目收支状况得到根本性的改善。

第四章外汇1、简述外汇市场的含义、特点、作用、主要参与者。

答:含义:是国际间各种不同货币彼此相互交换的场所。

特点:24小时连续运作的全球性大市场。

作用:实现购买力的国际转移;提供资金融通;转移外汇风险和提供投资机会。

主要参与者:外汇银行;客户;中央银行与监管机构。

2、简述主要外汇交易方式。

答:①即期外汇交易:是指外汇交易双方以当时外汇市场的价格成交,并在成交后两个营业日内办理有关货币收付交割的外汇交易。

②套汇交易:利用同一时刻不同外汇市场上的汇率差异,通过买进和卖出外汇而赚取利润的行为。

③远期外汇交易:是指交易双方在成交后并不立即办理交割,而是事先约定币种、金额、汇率、交割时间等交易条件,到期才进行实际交割的外汇交易。

④外汇掉期:是交易双方约定以货币A交换一定数量的货币B,并以约定价格在未来的约定日期用货币B反向交换同样数量的货币A。

⑤外汇期货交易:指买卖双方成交后,按规定在合同约定的到期日内按约定的汇率进行交割的外汇交割方式。

⑥外汇期权交易:指交易双方在规定的期间按商定的条件和一定的汇率,就将来是否购买或出售某种外汇的选择权进行买卖的交易。

第五章汇率制度(三元悖论、货币区)1、简述汇率制度的概念及类型。

答:定义:汇率制度是一国货币当局对本国汇率水平的确定、汇率变动方式等问题所作的一系列安排或规定,包括确定汇率的原则和依据、维持与调整汇率的办法。

类型:按照汇率变动方式,汇率制度被分为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

2、对于目前各成员国的汇率制度,IMF是如何进行分类的分为哪几类答:按照汇率制度弹性的大小以及是否存在对于给定汇率路径的正式或非正式的承诺,将汇率制度划分为8大类:无独立法定通货的汇率安排;货币局;其他传统的固定钉住安排;水平区间钉住;爬行钉住;爬行区间钉住;不事先公布干预路径的管理浮动;独立浮动。

3、简述固定汇率制度的含义、类型、影响答:含义:是指两国货币比价基本固定,或把两国货币汇率波动的界限限定在一定幅度之内的汇率制度。

类型:金本位制度下的固定汇率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度;货币局制度。

影响:积极:降低汇率波动的不确定性,有利于国际贸易和投资活动;限制政府不负责任的宏观经济政策;固定汇率制有助于促进国际经济合作。

消极:汇率不能发挥对国际收支调节的作用;削弱国内货币政策的自主性。

通货膨胀在国与国之间传递;容易受到国际游资的攻击,固定汇率下的汇率一旦调整,对经济的震动与伤害通常更加剧烈。

4、简述浮动汇率制度的含义、类型、影响答:含义:是指政府对本币与外币之间的汇率不加以固定,也不规定上下波动的界限,而是听任外汇市场根据外汇的供求状况,自行决定本币对外币的汇率。

类型:①按照政府是否干预分为:自由浮动和管理浮动。

②按照浮动形式分为:单独浮动和联合浮动。

影响:积极:发挥汇率对国际收支的调节作用;可保持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避免通货膨胀跨国传播;减少对国际储备的需要。

消极: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往往会出现大幅过度波动,不利于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发展;由于汇率自由浮动,助长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投机活动;容易滥用汇率政策,不利于国际政策协调和国际经济合作。

5、简述最优货币区理论。

(概念、影响、条件)答:含义:是指对某一区域,如果使用共同单一货币和实施共同的货币政策是最优的,那么该区域即为最优货币区。

影响:①消除汇率的不确定性和汇率投机对贸易和物价的影响;②有利于提高区内经济的开放度;③生产者可从生产的规模经济中受益;④有利于成员国在货币问题上加强合作,减少摩擦;⑤成员国不能根据本国实际制定和实施独立的经济政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