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大的“书”》教学设计(教案)

《最大的“书”》教学设计(教案)

主。
4.完成课后“我会填”中的练习。(先写再说)
四、布置作业(选择其中一道题)
1.找到有关岩石的资料,记录下来。在班级里开展“奇石博览会”,交流自己的“研究”成果。
2.课文中的学习伙伴读到“岩石就是书啊”这句话时,深有感触地说:“真没想到!”实际上,让我们“真没想到”的事物可多了。课外读一读《自然百科全书》一类的书籍,看看有没有这样的感觉。
(3)展示朗读。评选最佳“读书小组”。可以读全文,也可以读你们最喜欢的一个部分。
(4)小朋友们,你们的最佳“读书小组”选出来了吗?请你们跟我们这儿的读书小组比一比,看谁读得更棒,好吗?
2.识字游戏:“苹果丰收了”。
(1)黑板上贴出一棵苹果树,出示写有生字的大苹果。
(2)学生认读生字,教师挂苹果。我们来比一比哪个同学结出的苹果最多。
4.一起再读课文。
三、布置作业
1.熟读积累词语:地质、勘探、岩石、一册、厚厚的、脚印、雨痕、刨根问底、煤炭、宝藏、认真、奇怪、闪光、透明、宝藏、足迹、刨根问底……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查阅自己感兴趣的地质知识。
四、板书设计
19最大的“书”
1.最大的“书”是指什么?
2.“书”为什么加引号?
3.最大的“书”有什么用?
……
(生字范写)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继续来看一看这世界上最大的书。(板书课题)上节课中,小朋友们解决了一个问题:“书”字为什么加引号呢?还记得吗?谁能再说说理由。小朋友们还提出了一个问题,最大的书到底是什么样的?可以做什么?我们这节课就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朗读感悟
2.板书课题。说说你最想知道什么?(随机板书学生问题)
二、开展活动,读文识字
1.“读书展示会”。
(1)“书”字为什么要加引号呢?小朋友,你想知道这本“书”的奥秘吗?那就请你自己读读课文吧,不认识的字自己想办法解决。(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合作学习。自己去找学习伙伴,两人一组互相读课文给对方听,互相检查字音都读准了没有,句子都读通了没有。比一比哪一组小朋友最善于合作。
板书设计
作业或预习
、布置作业(选择其中一道题)
1.找到有关岩石的资料,记录下来。在班级里开展“奇石博览会”,交流自己的“研究”成果。
2.课文中的学习伙伴读到“岩石就是书啊”这句话时,深有感触地说:“真没想到!”实际上,让我们“真没想到”的事物可多了。课外读一读《自然百科全书》一类的书籍,看看有没有这样的感觉。
2.演中悟。
(1)四人小组合作演一演。
角色选定:川川、叔叔、爸爸、旁白。
熟读对话。分角色朗读,熟悉人物的语言特点。
创编动作。爸爸在文中一句话都没说,你能设计出爸爸的动作神态吗?合作演一演。
(2)集体评一评。哪个角色演得好?为什么?
3.你能猜出川川长大以后想干什么吗?说说你的根据。你能猜想出地质勘探队员叔叔是怎样获得这些知识的吗?你想向他学习吗?
自我评价
组长评议或同行评议(可选多人):
陈月仙 刘金莲 申仙云
评议一单位:姓名:王浩日期:2014.3
(3)指名认读生字摘苹果,不摘的学生负责评一评谁摘得又快又好。(学生根据老师说出的某个字的特征找出这个字并读出字音,如果正确就将苹果摘下。如:力气很大──勘;山下有石──岩;厂里过日子──厚;包旁一把刀──刨;家里一块玉──宝……)
3.送生字宝宝回家。
(1)小黑板出示含有生字的句子。
①一位地()()探队员,正趴在一块大石头上看着什么。
三、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卡,仔细观察,按结构分类:我们可以把哪些生字放在一起呢?请你摆一摆字卡,再说说你的想法。
2.观察讨论,这些字的哪些笔画容易写错?(“厚”字和“底”字都是半包围结构,但“厚”字上下都没有点,而“底”字上下都有点。)
3.指导书写,要求正确美观。
(1)范写重点笔画“竖撇”,让学生观察由“竖”到“撇”的演变过程。
1.读中学。
(1)自由读。川川通过问,学到了好多有关地质方面的知识。你想知道他问了哪些问题,学到些什么知识吗?请你赶快读一读,用不同的符号画出他和地质勘探队员叔叔的对话。
(2)伙伴对读。找自己的伙伴读一读“川川”和“叔叔”的对话,想一想,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3)指名汇报:川川学到的,你学到什么知识了吗?说给大家听一听。
②()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的书吗?
③雨点留下的脚(),叫雨()。
④把岩石书读懂,就能为祖国找到更多的()藏。
(2)把苹果树上的生字送回到句子家中。(在课文中找到带生字的句子)
(3)我们来把这些句子读一读吧!
(4)出示本课要求写的字(第二、三排),认读,组词,说说写这些字要注意什么。(“印、陆”单耳旁和双耳旁的不同;“刨”左宽右窄,“包”的最后一笔不能拖得太宽,不能超过竖中线;“埋”左边是提土旁,不能写成“理”字。)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指导学生会认读“质”等10个生字,会写“册”等12个字。
能力目标;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体会川川对大自然的浓厚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示课题
1.小朋友们,我们都读过书,从书里学到了不少知识。今天,我们要读的这本书,可不是一般的书。请小朋友们看老师板书。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
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教学形式
讲读
教师
王浩
单位
鄯善县育才学校
课题名称
19最大的“书”
学情分析
这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十九课。.课文语言简洁以地质勘探队员叔叔和川川的对话为主线,向小读者们展示了岩石这本"书"的无穷魅力。通过叔叔的介绍,描绘了"书"中的"字"、"画"以及这本"书。的作用,从而激发了学生探究大自然的意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