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数学专题复习

初中数学专题复习

初中数学专题复习 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 第一部分 真题精讲【例1】已知:关于x 的方程23(1)230mx m x m --+-=.⑴求证:m 取任何实数时,方程总有实数根;⑵若二次函数213(1)21=--+-y mx m x m 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 ①求二次函数1y 的解析式;②已知一次函数222=-y x ,证明:在实数范围内,对于x 的同一个值,这两个函数所对应的函数值12y y ≥均成立;⑶在⑵条件下,若二次函数23y ax bx c =++的图象经过点(50)-,,且在实数范围内,对于x 的同一个值,这三个函数所对应的函数值132y y y ≥≥,均成立,求二次函数23=++y ax bx c 的解析式.【思路分析】本题是一道典型的从方程转函数的问题,这是比较常见的关于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的考查方式。

由于并未说明该方程是否是一元二次方程,所以需要讨论M=0和M ≠0两种情况,然后利用根的判别式去判断。

第二问的第一小问考关于Y 轴对称的二次函数的性质,即一次项系数为0,然后求得解析式。

第二问加入了一个一次函数,证明因变量的大小关系,直接相减即可。

事实上这个一次函数2y 恰好是抛物线1y 的一条切线,只有一个公共点(1,0)。

根据这个信息,第三问的函数如果要取不等式等号,也必须过该点。

于是通过代点,将3y 用只含a 的表达式表示出来,再利用132y y y ≥≥,构建两个不等式,最终分析出a 为何值时不等式取等号,于是可以得出结果.【解析】解:(1)分两种情况:当0m =时,原方程化为033=-x ,解得1x =, (不要遗漏) ∴当0m =,原方程有实数根.当0≠m 时,原方程为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2[31]4236930m m m m m m =----=-+=-△≥.∴原方程有两个实数根. (如果上面的方程不是完全平方式该怎样办?再来一次根的判定,让判别式小于0就可以了,不过中考如果不是压轴题基本判别式都会是完全平方式,大家注意就是了)综上所述,m 取任何实数时,方程总有实数根.(2)①∵关于x 的二次函数32)1(321-+--=m x m mx y 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0)1(3=-m .(关于Y 轴对称的二次函数一次项系数一定为0) ∴1=m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121-=x y .②∵()()221212210y y x x x -=---=-≥,(判断大小直接做差)∴12y y ≥(当且仅当1x =时,等号成立).(3)由②知,当1x =时,120y y ==.∴1y 、2y 的图象都经过()1,0. (很重要,要对那个等号有敏锐的感觉) ∵对于x 的同一个值,132y y y ≥≥, ∴23y ax bx c =++的图象必经过()1,0. 又∵23y ax bx c =++经过()5,0-,∴()()231545y a x x ax ax a =-+=+-. (巧妙的将表达式化成两点式,避免繁琐计算)设)22(54223---+=-=x a ax ax y y y )52()24(2a x a ax -+-+=. ∵对于x 的同一个值,这三个函数所对应的函数值132y y y ≥≥均成立, ∴320y y -≥,图7∴2(42)(25)0y ax a x a =+-+-≥. 又根据1y 、2y 的图象可得 0a >, ∴24(25)(42)04a a a y a---=最小≥.(a>0时,顶点纵坐标就是函数的最小值)∴2(42)4(25)0a a a ---≤. ∴2(31)0a -≤.而2(31)0a -≥. 只有013=-a ,解得13a =.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35343123-+=x x y .【例2】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1)2(2)10m x m x ---+=.(1)当m 为何值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点()11A --,是抛物线22(1)2(2)1y m x m x =---+上的点,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3)在(2)的条件下,若点B 与点A 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是否存在与抛物线只交于点B 的直线,若存在,请求出直线的解析式;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思路分析】第一问判别式依然要注意二次项系数不为零这一条件。

第二问给点求解析式,比较简单。

值得关注的是第三问,要注意如果有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只有一个交点,则需要设直线y=kx+b 以后联立,新得到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是否为零,但是这样还不够,因为y=kx+b 的形式并未包括斜率不存在即垂直于x 轴的直线,恰恰这种直线也是和抛物线仅有一个交点,所以需要分情况讨论,不要遗漏任何一种可能.【解析】:(1)由题意得[]22224(1)0m m ∆=---->()解得54m <210m -≠解得1m ≠±当54m <且1m ≠±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由题意得212(2)11m m -+-+=-解得31m m =-=,(舍) (始终牢记二次项系数不为0) 28101y x x =++ (3)抛物线的对称轴是58x =由题意得114B ⎛⎫-- ⎪⎝⎭, (关于对称轴对称的点的性质要掌握)14x =-与抛物线有且只有一个交点B (这种情况考试中容易遗漏)另设过点B 的直线y kx b =+(0k ≠)把114B ⎛⎫-- ⎪⎝⎭,代入y kx b =+,得14k b -+=-,114b k =-114y kx k =+-28101114y x x y kx k ⎧=++⎪⎨=+-⎪⎩ 整理得218(10)204x k x k +--+=有且只有一个交点,21(10)48(2)04k k ∆=--⨯⨯-+=解得6k =162y x =+综上,与抛物线有且只有一个交点B 的直线的解析式有14x =-,162y x =+【例3】已知P (3,m -)和Q (1,m )是抛物线221y x bx =++上的两点. (1)求b 的值;(2)判断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1x bx ++=0是否有实数根,若有,求出它的实数根;若没有,请说明理由;(3)将抛物线221y x bx =++的图象向上平移k (k 是正整数)个单位,使平移后的图象与x 轴无交点,求k 的最小值.【思路分析】 拿到题目,很多同学不假思索就直接开始代点,然后建立二元方程组, 十分麻烦,计算量大,浪费时间并且可能出错。

但是仔细看题,发现P,Q 纵坐标是一样的,说明他们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

而抛物线只有一个未知系数,所以轻松写出对称轴求出b 。

第二问依然是判别式问题,比较简单。

第三问考平移,也是这类问题的一个热点,在其他区县的模拟题中也有类似的考察。

考生一定要把握平移后解析式发生的变化,即左加右减(单独的x),上加下减(表达式整体)然后求出结果。

【解析】(1)因为点P 、Q 在抛物线上且纵坐标相同,所以P 、Q 关于抛物线对称轴对称并且到对称轴距离相等.所以,抛物线对称轴3142b x -+=-=,所以,4b =. (2)由(1)可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为2241x x ++=0.因为,24b ac =-=16-8=8>0. 所以,方程有两个不同的实数根,分别是1122b x a-+==-+,2122b x a-==--. (3)由(1)可知,抛物线2241y x x =++的图象向上平移k (k 是正整数)个单位后的解析式为2241y x x k =+++.若使抛物线2241y x x k =+++的图象与x 轴无交点,只需22410x x k +++= 无实数解即可.由24b ac =-=168(1)k -+=88k -<0,得1k > 又k 是正整数,所以k 得最小值为2.【例4】已知抛物线2442y ax ax a =-+-,其中a 是常数. (1)求抛物线的顶点坐标; (2)若25a >,且抛物线与x 轴交于整数点(坐标为整数的点),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 【思路分析】本题第一问较为简单,用直接求顶点的公式也可以算,但是如果巧妙的将a 提出来,里面就是一个关于X 的完全平方式,从而得到抛物线的顶点式,节省了时间.第二问则需要把握抛物线与X 轴交于整数点的判别式性质.这和一元二次方程有整数根是一样的.尤其注意利用题中所给25a >,合理变换以后代入判别式,求得整点的可能取值. (1)依题意,得0a ≠, ∴2442y ax ax a =-+-()()224422 2.a x x a x =-+-=--∴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2,2)- (2)∵抛物线与x 轴交于整数点,∴24420ax ax a -+-=的根是整数.∴2x ==±∵0a >,∴2x =±是整数. ∴2a是整数的完全平方数. ∵25a >, ∴25a<. (很多考生想不到这种变化而导致后面无从下手) ∴2a取1,4, 当21a =时,2a =; 当24a =时,12a = . ∴a 的值为2或12.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286y x x =-+或2122y x x =-.【例5】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1210m x m x -+--=(m 为实数) (1)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求m 的取值范围;(2)在(1)的条件下,求证:无论m 取何值,抛物线()()2121y m x m x =-+--总过x 轴上的一个固定点;(3)若m 是整数,且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1210m x m x -+--=有两个不相等的整数根,把抛物线()()2121y m x m x =-+--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求平移后的解析式.【思路分析】本题第一问比较简单,直接判别式≥0就可以了,依然不能遗漏的是m-1≠0。

第二问则是比较常见的题型.一般来说求固定点既是求一个和未知系数无关的X,Y 的取值.对于本题来说,直接将抛物线中的m 提出,对其进行因式分解得到y=(mx-x-1)(x+1)就可以看出当x=-1时,Y=0,而这一点恰是抛物线横过的X 轴上固定点.如果想不到因式分解,由于本题固定点的特殊性(在X 轴上),也可以直接用求根公式求出两个根,标准答案既是如此,但是有些麻烦,不如直接因式分解来得快.至于第三问,又是整数根问题+平移问题,因为第二问中已求出另一根,所以直接令其为整数即可,比较简单.解:(1)()()22241m m m ∆=-+-=∵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0m ≠ ∵10m -≠,∴m 的取值范围是0m ≠且1m ≠.(2)证明:令0y =得()()21210m x m x -+--=.∴()()()()222121m m m x m m ----±==--.∴()()12221121211m m m m x x m m m -+--++==-==---, (这样做是因为已经知道判别式是2m ,计算量比较小,如果根号内不是完全平方就需要注意了)∴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坐标为()11001m ⎛⎫-⎪-⎝⎭,,,, ∴无论m 取何值,抛物线()()2121y m x m x =-+--总过定点()10-, (3)∵1x =-是整数 ∴只需11m -是整数. ∵m 是整数,且01m m ≠≠,, ∴2m =当2m =时,抛物线为21y x =-.把它的图象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的抛物线解析式为 ()223168y x x x =--=-+【总结】 中考中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几乎也是必考内容,但是考点无非也就是因式分解,判别式,对称轴,两根范围,平移以及直线与抛物线的交点问题。

相关主题